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1年夏,我曾参加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的试评、阅卷以及总结工作,就我工作的一个侧面,谈谈有关的问题和感想。一、大学招生恢复生物学考试是来之不易的 1981年大学入学招生恢复生物学考试,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它标志着已在恢复中的我国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空壳率依分蘖和枝梗次序的提高而提高,以后生分蘖下部枝梗第二次枝梗的空壳率最高,且空壳发生的频率与粒序有关,杂交水稻空壳的致因在一定程度上和有机、无机营养有关。空壳率和实粒数依与分蘖次序的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 0.923和-0.981。在“两系”杂交水稻的生产中,分蘖控制在3个左右(包括主茎在内,下同),空壳率可能控制在15%左右,每穗实粒数可能达到100粒以上。  相似文献   
3.
1 引言人类面临着人口、食物、能源、环境、资源问题的挑战,我国形势尤为严峻。人口每年增加1500万,耕地每年减少700万亩。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匮乏。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植物生理学对振兴农业将愈益显示其重要作用。2 21世纪新农业2.1 发展农业由靠能源、凭经验转到更加依靠科学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能源,大量投资化肥、农药和高度机械化是其特征。Wittwer 指出:“将有一个世界范围的急剧转变,从依靠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转向更以依靠科学为基础的农业”。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生长的激素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系生长的激素调节》一文就根系发生与生长的激素控制、根向地性生长运动的激素理论、环境条件对根内激素的影响,根内激素与根系营养等问题作了介绍.关于植物根系生长的激素调节的基础研究很重要,希望本文将对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有所帮助,以能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人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国内用“三系”或“两系培育的水稻杂优种,已在生产上开始试验应用。近年来,芜湖地区农科所用“两系”制成的一个杂优稻组合“336×泾紫8-3”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等优点,但空瘪粒率高,影响产量。杂优种“336×泾紫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粳型杂交稻在不同播栽期的某些生长发育指标的动态,分析了一穗上谷粒粒重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后季晚稻利用的粳型杂交稻亩产千斤的高产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植株上着生雌花数目的多少对以后结瓜数量有直接关系。以黄瓜为材料进行性别生理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黄瓜虽是雌雄异花,但在开始分化的初期却是中性花,以后根据雌雄芯的发育状况才决定花的性别。黄瓜花的性别可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乙烯对于黄瓜花的性别分化有着显著的作用,内源乙烯参与黄瓜的性别调节,使植株雌性化。用乙烯处理黄瓜,能使黄瓜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空秕粒多,在空秕粒总数中,空壳粒所占比例大,是什么原因导致杂交稻形成空壳而不能灌浆结实呢。固然外界因素是光、温、肥、水、气等条件的不适宜,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机营养状况是影响杂交稻空壳粒的真正原因(周嘉槐等,1979:“杂交稻的空壳率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报》第5卷第3期)。本文报道1979年进行的去叶或去粒试验,通过调整源(叶)、库(粒)关系,研究有机营养的供应量(亦即叶片同化产物的供应量)对杂交稻结实性状的影响。试验在当涂县农科所试验大田进行,供试品种为“两系”杂交稻3—58×广泾,用作双季早稻于5月6日单本栽插,株行距3×5寸,每小区120穴,抽穗期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农业前进步伐,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究竟怎样搞法,取什么方向?定那些内容,这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生产推动着科学在前进中,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是毫不夸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正在向农业科学冲击和渗透。从世界范围看,农业科学研究在深度、广度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农业科学的深度来讲,从群体、个体或器官水平,进而深入到组织、细胞、细胞器和分子水平上去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地上(植株)至地下(根系)。研究手段也由粗到精。过去仅凭肉眼或简易仪器进行测定或观察,现在已在使用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冷冻超速离心机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借助这些先进仪器设备,可以深入地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植物体内的细微变化。人们对作物生命活动认识得愈透彻,才能更好地控制作物生长发  相似文献   
10.
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代谢中的关键酶,可作为植物育种和营养诊断的生化指标,近五年来我国在稻、麦、玉米等作物上,亦已揭示出NR活力与作物耐肥性呈负相关这一规律,因此测定NR活力的大小,能够反应作物耐肥性能的弱或强。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方法有体外法(in Vitro)及体内法两种,体外法测定的数据比较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