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猫看上去很可爱,但毕竟它们是熊科动物,作为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科学家.近日,这个谜题终于被科学家破解了,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可帮助熊猫消化竹子. 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属于熊的一种,依旧存在熊的凶猛本性,有的时候甚至也会吃肉.它们平均每天要消耗12 kg的竹子,可是它们缺乏帮助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熊猫专家魏福文和他的同事使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了生活在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并希望能进一步发现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相似文献   

2.
熊猫在外观上与熊很相似,但熊是肉食动物,熊猫是草食动物,在许多方面,熊猫与熊具有不同特征。据专家们分析,从熊猫的牙齿、头骨、外生殖器及体态来看,它不应当属于熊科,而应当属于浣熊科。但从其化石来看,熊猫哪一科都不属,应把它分为独立的一科。而另一些专家则根据解剖学和血清学方面的数据,推断熊猫可能是熊的近亲。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美国斯米索尼安博物馆的奥布莱茵博士等人对熊猫与别的动物之间五十种以  相似文献   

3.
正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①冰上的北极熊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②努力求生的北极熊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将如何影响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们?在上一期(2014第年9期)的封面文章《北极熊的明天》里,科学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北极熊。这里,科学家们又将目光对准到了另外一种北极动物--北极驯鹿。  相似文献   

5.
鉴于两极冰川的迅速减少,多数科学家相信,北极很可能会在50年内消失,而不是过去估计的100年。北极动物大多会在冰原消失前消失,尤其是北极熊。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锐减了30%。而且不断有人亲眼看到它们因浮冰的减少而溺亡。可能是惺惺相惜的缘故,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关注它们。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北极熊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有冬眠的本领,每当寒冬来临时,它们纷纷进入岩洞、地下、树洞里酣睡,等待来年的春天。动物为何能冬眠?为此科学家探索了100多年,现在美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奥秘。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些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能够诱发冬眠的物质——类似荷尔蒙的特殊蛋白质.被称为“冬眠激素”。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6):4-4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袋鼠、考拉熊和它们的有袋类亲戚能分辨七彩颜色,这使有袋动物成为了已知的第二种能识别三原色的哺乳动物。在此之前,科学家只知道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这种能力。大多数哺乳动物(比如狗和马)都只具有两种视锥细胞,因而不能识别红色和蓝色。视锥细胞是一种在视网膜上感受光线和色彩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主要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凹进处,使得这一部分区域对光线最敏感。  相似文献   

8.
杨柳 《科学之友》2005,(7):55-55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有60多种。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  相似文献   

9.
识数的动物     
徐娜  肖夏 《科学之友》2008,(2):51-51
院子里有两堆麦子,一堆多一堆少,喜欢吃麦子的鸡会奔向麦子多的麦堆吗?有两盆肉骨头,一盆多一盆少,喜欢肉骨头的狗会选择骨头多的食盆吗?科学家发现,动物显然对食物的多少是有概念的,但是它们知道具体的数目吗?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获知,不少动物有识别具体数目的能力,一些动物甚至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动物的算术能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经过人类培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鼻行怪物     
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形态如此奇特,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就是"鼻行类动物"。如今这种奇异的动物早已因人类的过错而灭绝,我们只能从早年科学家的记述中去一睹它们的"尊容"。  相似文献   

11.
生物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动物世界中最顽强的可能是缓步类动物,这种仅半毫米长、俗称熊虫的动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缓步类动物体长一般在0.3-0.5毫米之间,最大的也仅1.2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体呈桶形或柱形,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4 ̄8个爪,像小玩具熊一样,样子很可爱,故又叫熊虫。熊虫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大洋底部、高山之巅,暖和的温泉、寒冷的北极、干旱的沙漠和潮湿的雨林等都有它的行踪。熊虫最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淡水、湿土、树干、岩山以及水分充足的青苔和地衣,都是它们栖身的所在,它们从苔藓中吸取汁液而…  相似文献   

12.
正气候变暖将如何影响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们?在上一期(2014第年9期)的封面文章《北极熊的明天》里,科学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北极熊。这里,科学家们又将目光对准到了另外一种北极动物——北极驯鹿。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恐龙曾一度充当地球霸主,那么它们肯定不会是光杆司令。事实上,整个中生代除了各种恐龙之外,还有许多种不同的动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昆虫、巨型两栖爬行类动物和体形娇小的丛林哺乳动物等等。同时共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的还有形态万千的各种植物。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希望了解恐龙的生长环境,想知道这一时期的恐龙跟其他动植物之间存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5,(6):5-5
科学家最近发现,狼正在帮助清道夫动物适应全球气候变暖。通过分析过去50年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冬季气候状况,科学家发现,近年来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公园里的雪量一直在减少,冬季结束得越来越早。对公园里的清道夫动物来说,气候变暖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是,从1995年开始,这种灾难已不复存在,因为就在这一年,狼被重新引入黄石公园,而在此之前这座公园里已经一连25年不见狼的踪影。在狼回归之前,公园里的大乌鸦、熊、厦  相似文献   

15.
温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智慧     
动物有智慧吗?这个听起来似乎天真幼稚的问题,长久以来却在科学界、非科学界中间引起了巨大的纷争。试想一下,你告诉一个爱犬者,他的宠物既缺乏意识能力也缺乏个性特征,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一些人坚持认为,只有人类才配得上具有思想,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复杂的语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具有思想,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用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它们到底具有哪种思想。 最近,在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切尔腾纳姆(切尔腾纳姆学院和切尔腾纳姆女子学院等大学的所在地)举办的一次科学节上,有关科学家宣布了各自在这个问题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惊人发现。以下几篇文章是科学家的自述或记者对科学家的访谈。  相似文献   

17.
智者能从一朵花中洞悉整个世界,科学家则能从动物粪便中分析出许多信息.科学家经常能从野生牛类的粪便中发现未消化完全的植物种子或果实,而熊这种杂食动物粪便里的内容就复杂多了——有浆果、种子、动物的毛发和骨骼,等等.通过对野外熊粪的调查和分析,科学家能从中了解留下粪便的熊目前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生物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一种身长只有0.5mm的缓步类动物——熊虫,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缓步类动物体长一般在0.3mm~0.5mm之间,最大的也只有1.2mm,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它们体呈桶形或柱形,分为头部和躯干部,长有4~8个爪,样子像小玩具  相似文献   

19.
杨柯 《科学之友》2005,(10):52-53
科学家发现,不少动物具有和人类相同或相似的性格和感情,它们的情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谈情说爱热恋的情侣在相处时往往会耳鬓厮磨,难舍难分,而一种比爬行动物还要低等的青蛙竟然也能用类似人类的举止“谈情说爱”。1996年10月的一天,美国的一个科学考察团进入亚马逊河上游流域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把每一个农历年归属于一种动物, 叫作十二生肖,这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这个传说中的海洋动物外,其他都是陆生动物。其实,在江河湖海里还生活着与这十二生肖对应的水生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水生动物中的十二生肖。老鼠斑老鼠斑是石斑鱼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