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陈述了应用Traube定律[1]通过煤真密度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煤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随煤变质加深的变化规律,对用煤化学组成和煤结构划分煤变质程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煤浆燃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综述煤浆燃料的发展和技术特征,介绍了水煤浆、油煤浆、甲醇煤浆等处于能源改型中的代油煤基料浆,介绍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分布对形成稳定煤浆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南桐煤田煤样研究了煤的导电性,并初步探讨了煤的导电性与煤大分子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煤的导电特性的研究及煤的气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2,表3,参5。  相似文献   

4.
煤的结构模型及其电极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自四川鱼田堡、南桐和青年等三个煤太和的煤样的大分子结构,建立起了煤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煤在外电场的极化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转向极化和空间极化是引起通过煤样中的电流发生衰减的本质原因,且空间极化是煤极化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大煤田─灵武煤田部分矿区煤及乌兰煤为对象,对其煤质特征和煤成浆性及浆体流变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灵武煤田三矿区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和高发热量的优良特性,煤灰成分以硅、铝为主,灰熔点较低,属轻微结渣型。乌兰煤属高硫焦煤,灰熔点较高。四矿区煤岩相组成差别较大,其中灵武磁窑堡煤丝质组合量高达61.3%,这在中国煤岩相组成中属少见,在最佳制浆工艺条件下,四种煤均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静态沉降稳定性的假塑性水煤浆流体,但除乌兰煤外,灵武三矿区煤所能达到的煤浆浓度普遍偏低,属难制浆煤。同时发现,最高煤浆农度与煤最高内在水分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灵武煤最高内在水分偏高是其难制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西煤的煤质特点、煤岩特征及变质特征.作者采用了煤岩学配煤方法,对小焦炉配煤和半工业性配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惰性成分合量变化都明显地影响焦炭的质量.当煤级分散系数f≤0.35,惰性成分(质量分数)小于20%时,可做为合适的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当前炼焦配煤技术、配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配煤理论及技术,提出了已有配煤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指出了炼焦配煤理论和配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丽娜  李治钢 《科技信息》2010,(1):281-281,275
能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的品种和燃烧方式是直接影响着火力发电的经济效能。本文对配煤和混燃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对锅炉效率和除尘效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了配煤混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温气流超细粉碎法,结合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激光粒度分析探讨了神府煤田神木3 ̄-1煤的超细粉碎性能及表面结构。神水煤通过常温气流超细粉碎可达到物理上的均一性,并且使超细煤中无机显微组分与有机显微组分以解离状态存在,煤表面官能因含量普遍增加。  相似文献   

10.
鹤岗风化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青霉菌等4种微生物降解鹤岗风化煤及稀盐酸处理样,得到了降解效果。酸处理风化煤的降解远好于示处理的风化煤。对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煤样发生了变化;降解过程中伴随着O,H,N含量的增加,酸性官能团含量及FT-IR谱上吸收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非均匀煤柱条带开采中的煤柱稳定性及地表变形规律,并与常规均匀条带开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条带开采中,煤柱受力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最中间的煤柱受力最大,两侧煤柱受力较小,塑性区宽度也稍小于最中间煤柱。随着最中间煤柱宽度的增加,所受应力逐步降低,煤柱弹性承载区面积逐步增大,煤柱的稳定性增加。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要提高整个煤柱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最容易发生失稳破坏的最中间煤柱的稳定性。同时,地表沉陷值从480mm减少为420,400mm,煤柱的冲击倾向性也降低。因此,非均匀煤柱条带开采有利于提高煤柱承载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地表沉陷及冲击地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煤柱宽度对综放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广祥  杨科  常聚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8(11):1005-1008,1013
护巷煤柱宽度及巷道相对工作面位置的不同,将引起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岩层移动的差异,对回采巷道稳定性及其维护有重要影响. 以谢桥煤矿1151(3)综放面地质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研究,揭示了煤柱宽度变化对综放面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综放回采巷道护巷煤柱宽度的变化,不仅使煤柱内应力分布规律不同,而且使得相邻工作面煤体内应力分布规律也不同,二者应力分布随煤柱宽度变化而转移;巷道维护状态是工作面煤层和煤柱内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护巷煤柱的合理宽度应小于巷帮实体煤内应力向煤柱内转移的临界宽度.  相似文献   

13.
任建喜  林海  易归  张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4):5562-5568
以龙华煤矿3-1煤302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区段煤柱宽度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时煤柱的弹性区宽度,煤柱支承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完成了煤柱松动区数字钻孔成像和煤柱受力特性现场实测方案设计并开展了实测分析,得出了顺槽煤柱松动区范围和塑性区宽度。实测结果表明20 m的区段煤柱宽度有优化的空间。综合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建议龙华煤矿3-1煤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15 m。最后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煤层回采率,增加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开采条件下区段煤柱的留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留设防水煤柱是临近水库煤层保水开采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如何确定防水煤柱留设宽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保水开采问题的流固耦合机理,建立流固耦合作用的控制方程,以张家峁矿井常家沟水库周边4-2煤层开采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采动对库岸边坡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浅埋煤层开采覆岩采动破坏特性与岸坡失稳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地分析条煤柱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新兴的复合岩体力学理论,分析了岩体层面应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此种效应可引起煤柱强度提高,从而改善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窄煤柱护巷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窄煤柱护巷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沈阳煤业集团红阳矿的"孤岛"工作面为例,基于岩体的渐近损伤模型,应用RFPA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尺寸护巷煤柱的变形场和应力场,着重探讨了窄煤柱沿空掘巷的护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了护巷煤柱宽度对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当煤柱宽度为3-5m时巷道最容易维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家梁矿81015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煤柱中的应力观测,分析了回采工作面采动期间煤柱应力分布规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特征,确定了比较合理的煤柱参数,最后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窄煤柱沿空掘巷的实质,运用岩层控制理论,提出窄煤柱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核区概念,并以煤柱稳定核区的大小作为煤柱稳定性的一个判据,同时给出选取窄煤柱合理宽度的数学公式,并辅以数值计算方法对该理论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证明,选取巷道塑性破坏区半径的4倍范围作为沿空掘巷窄煤柱的宽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回采巷道煤柱临界宽度理论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填补长壁工作面回采巷道煤柱合理尺寸设计的理论计算之空白,根据Hustrulid(1976)提出的煤体实验室标准试件强度值与现场临界立方体试件强度值的计算公式和Bieniaws-ki(1969)煤柱强度计算公式,推导出了回采巷道煤柱临界宽度理论计算公式。该计算方法及其理论解,在回采巷道煤柱合理尺寸的确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条带开采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带开采是"三下"开采中的一种重要采煤方法。合理条带煤柱宽度的留设不仅能提高煤炭采出率,而且能有效地保护地面设施。文中通过对煤体极限强度和煤柱屈服区宽度模型的分析,推导出条带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的计算公式,确定出了在煤层地质条件参数M,H和煤岩物理力学参数γ,φ,c,μ一定的条件下,条带采宽D是影响条带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的主要且可控参数,并运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