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2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普通活性污泥富集好氧氨氧化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普通活性污泥在SBR反应器中富集好氧氨氧化菌,反应器的运行周期为1 d,瞬间进水,曝气21.5 h,沉淀2 h,排水0.5 h.pH控制在7.8~8.3,DO控制在0.8~1.2 mg/L,温度控制在30±2℃.采用人工配水,初始人工配水中NH 4-N的浓度为50 mg/L.待稳定后逐渐增加进水氨氮浓度至250 mg/L,每次增加幅度50 mg/L.为定量判定富集过程中好氧氨氧化菌数目的增长情况,每隔15 d对SBR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最大可能计数法(MPN法)测试和MLSS测试.富集培养120 d后,好氧氨氧化菌浓度提高300倍.对比试验证实,pH和温度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及污泥产率系数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膨胀颗粒污泥床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采用间歇进水、间歇出水方式运行210 d,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总氮容积负荷为0.11 kg/(m3*d)下,氨氮去除率达75%,亚硝酸盐氮去除率达85%,污泥颜色由原来的黑色渐渐变为棕色,厌氧颗粒污泥逐渐解体,新的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粒径较小.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量和硝酸盐氮生成量的比例为1:1.1:0.18.在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电子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厌氧氨氧化细胞产率系数与NH 4、NO-2去除量和NO-3生成量之间的计量学关系,估算出厌氧氨氧化菌产率系数为0.080 mol CH2O0.5N0.15/mol NH 4.  相似文献   
3.
攀钢朱矿东山头边坡辉长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TS880±500 型材料试验机,对攀钢朱矿东山头边坡辉长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拟合出蠕变曲线的经验公式。经综合分析,提出了试验辉长岩的蠕变理论模型,确定了岩石的蠕变参数和长期强度。  相似文献   
4.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3.0%,用硫酸调节pH值至4.5,旋转不同时间使其聚合,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Al/Si)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有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当硅酸聚合时间为145min时,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大分子中脂肪边基和杂原子的校正,使煤大分子与氢化芳香碳氢化合物等效,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的芳香性和缩合程度,得到了与煤大分子结构性质基本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煤大分子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关于煤大分子结构和煤大分子堆垛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煤大分子结构“复杂多变”和“有序”的观点。建议将煤大分子结构划分为碳原子骨架(基本结构单元)、交联网络和边缘基因三个级次。  相似文献   
7.
沉淀池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水处理二沉池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固体通量理论的一维模型,以及沉降速率方程、层数等模型参数的选取.结合活性污泥模型研究进展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讨论了二沉池模型尚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指出了模型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如何建立包括生物反应过程的二沉池模型和完善对水力条件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四川白皎无烟煤电导率与甲烷压力和外加电压的关系。煤吸附甲烷后其交流和直流电导率都将增大。在直流电场中,煤的电导率σ与外加电压U和甲烷压力p 成正比,其双变量方程为σ(p,U) = 1 .464 + 0 .705p + 2.355 ×10- 3 U+ 2 .930 ×10 - 3 Up 或σ(p,U) = 1 .481exp(0 .3697p) + 2 .548 ×10 - 3 Uexp(0 .6858p) ;在交变电场中,电导率随甲烷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与外加电压值无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付氏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煤样的红外光吸收谱,就煤的红外光主要吸收带的归宿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还研究了煤大分子中主要基团含量随煤变质加深的变化规律以及用煤大分子结构异常特征预测煤和瓦斯突出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评述了煤结构的研究工作。对煤的X射线散射强度解析表明,煤结构模式可设想是较小的缩聚芳香环体系按一定方式组成较大的含有缺陷的弯曲层片,它们局部平行堆砌形成了三维结构单位,其结构单位又按一定规律组合定位。本文还研究了随煤变质程度增高时煤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