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然水体主要因素对特异性鸡蛋抗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抗中华鳖红脖子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鸡蛋抗体为研究对象 ,重点考察了鳖池天然水体中主要不利因素对特异性鸡蛋抗体活性的影响 .试验证明 ,在所考察的天然水体中特异性鸡蛋抗体的活性可以保存 40h .在比较差的环境下 ,适当添加一些保护剂等 ,可使鸡蛋抗体的活性保持延长 .这不仅对养鳖业 ,也为其它各种养殖业用浸泡法被动免疫防治疾病提供了应用基础 .  相似文献   

2.
免疫防治在鳖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鳖分离得到四株致病菌菌株,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o).药敏试验结果:氟嗪酸、环丙沙星、新霉素对四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制备四联菌苗对鳖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较好的防治结果,卵黄抗体治疗病鳖,治愈率为37.1%。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对温室养殖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艳  孙霞 《科技信息》2011,(10):128-128
温室养殖中华鳖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嗜水气单胞菌病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溶解氧(DO)、氨氮、亚硝酸氮和生物因子等对温室养殖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3菌株为代表菌株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培养特性比较发现:本菌在鲜血琼脂和TS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TSB液体培养基和BHI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好;测定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在TS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表明:培养16~20h活菌数达到最高峰,24h后活菌数大幅下降,这一生长规律为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大规模培养奠定了基础;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在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TSB液体培基中4℃保存的存活曲线表明:本菌在以上介质中前期不易死亡,后期死亡较快。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解决了该菌即时计数的问题,为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动物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测定了该菌对中华幼鳖和银鲫的致病性,其LD50分别为8.40×10^8CFU和8.63×10^8CFU.  相似文献   

5.
水体条件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中华鳖养殖业的危害巨大.为预防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提高中华鳖免疫抵抗力,研究开发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PCR手段克隆获得嗜水气单胞菌DnaK和DnaJ两个基因,并将两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纯化获得了重组蛋白rDnaKAh和rDnaJAh.将两个重组蛋白分别与弗氏佐剂充分混合制备成疫苗,腹腔注射中华鳖幼鳖,加强免疫一次后,用已分离获得的致病菌株感染中华鳖幼鳖,实验结果表明rDnaK具有81.8%的免疫保护效应,而rDnaJ仅具有31.8%的免疫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细菌的16S rDNA 3'端和23S rDNA 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了一株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红板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16S-23S rDNA间区,克隆到pGEM-T载体上,测序.用BLAST和DNAstar软件对16S-23S rDNA间区序列以及其内tRNA基因与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和近缘种的IGSG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设计出对嗜水气单胞菌特异的PCR引物,建立了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PCR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检测,并用此方法检测了不同的水样.  相似文献   

7.
选取嗜水气单胞菌表面特异性抗原蛋白AhsA,构建了pET-28a(+)-AhsA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蛋白纯化方法进行纯化。重组蛋白表达效果较好,浓度可达10 mg·mL-1,纯度可达90%以上,符合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标准。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将AhsA抗体特定识别免疫原蛋白,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免疫原蛋白AhsA,而对于牛血清蛋白却不能发生免疫应答,表明该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AhsA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同时通过检测验证了AhsA蛋白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将为水产品质量控制及临床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可提供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苗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福尔马林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细胞的灭活时间,介绍了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制备过程,并报告了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和现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免疫防治途径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多种中华鳖疾病,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缓释微球疫苗,通过灌胃方式免疫中华鳖(体质量150~200 g),每只灌胃0.05 g或0.1g,微球含灭活菌约为6.75×1010/g.免疫应答反应结果显示,缓释微球疫苗体外释放可持续近40 d,血清抗体效价、白细胞吞噬率、白细胞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分别可达512,71.25%,1.51和77.25%.结果表明: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微球缓释疫苗可以达到注射灭活菌液疫苗的水平,且持续性略优于注射免疫.通过灌胃方式(0.1 g/只)、注射方式分别对中华鳖进行免疫,研究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注射免疫组和微球疫苗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为85%.免疫应答实验和攻毒实验结果分别证明了中华鳖口服缓释微球疫苗免疫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用鸭胚测定半数致死量并进行中和试验,测定了用雏鸭肝炎病毒(Ⅰ型)免疫蛋鸭收获的鸭蛋所制成的蛋黄抗体的滴度.结果表明,雏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半数致死量为3.50,该毒株的高免蛋黄抗体以1:532稀释可保护50%的鸭胚免于死亡;病毒对照组全部死亡;空白对照组全部存活.该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滴度较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2.
免疫母鸡的卵黄内舍有抗体这一发现,推动了卵黄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卵黄抗体更优于哺乳动物所产生的抗体,而且减少了对动物的伤害.分析了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以及用途.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一步沉淀提取卵黄抗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聚乙二醇一步沉淀法提取卵黄抗体 .当聚乙二醇浓度为 5 %时 ,可获得 66%抗体回收率 ,抗体纯度达 92 % ;当聚乙二醇浓度为 10 %时 ,抗体纯度为 85 % ,但可获得 99%的抗体回收率 ,且抗体活性没有损失 .  相似文献   

15.
以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为间接选择指标,对蛋鸡血浆VLDL浓度进行双向选择.经过两个世代的选择,在测定第一和第二世代母鸡血浆VLDL浓度及各相关性状值的基础上,估计了部分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为:血浆高VLDL浓度组母鸡的腹脂重、腹脂含量、蛋黄重、蛋黄比例、全蛋胆固醇总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等虽略高于血浆低VLDL浓度组,但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血浆低VLDL浓度组母鸡的体重、蛋白重和蛋重则相应提高,其中蛋黄比例的差异在第一、第二世代分别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水平(p<0.01).血浆VLDL浓度与蛋重、蛋白重呈负遗传相关,而与体重、腹脂重、蛋黄重、蛋黄比例、全蛋胆固醇总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呈正遗传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血浆VLDL浓度作为间接性状对全蛋胆固醇含量进行选择,来培育生产低胆固醇蛋的蛋鸡品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7个山东地方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7个山东地方品种鸡所产的种蛋各15枚的蛋重、蛋密度、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壳相对重、蛋黄相对重、蛋白相对重、蛋黄蛋白比、蛋黄指数、哈夫单位以及全蛋胆固醇含量等蛋品质的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鸡蛋的蛋黄指数、蛋密度、蛋黄含水量、蛋白含水量4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日照麻鸡蛋的蛋重、蛋白相对重2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其他6个品种鸡;鲁西斗鸡蛋的蛋形指数、蛋黄色泽、蛋壳厚度、蛋黄相对重、蛋黄蛋白比5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他6个品种鸡;琅琊鸡蛋的哈夫单位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他6个品种鸡,全蛋胆固醇含量不同程度地高于其他6个品种鸡;芦花鸡蛋的蛋壳相对重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鸡;综合各项指标,从蛋品质改良的角度来看,日照麻鸡、鲁西斗鸡蛋品质较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品种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IgY是从鸡蛋黄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不但具有高免疫活性,而且不受类风湿因子、血清补体等干扰,在免疫学试验中具有优越性。用纯化的弓形虫虫体抗原免疫白菜杭鸡获得特异性的IgY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后与抗人IgM单抗配伍建立捕获法酶免疫试验,与同类试剂对照,平行检测192份临床血样,检测结果二者吻合,表明该IgY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用含有5%松针粉和不含松针粉的饲料饲养海兰褐蛋鸡,对其所产鸡蛋进行品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针鸡蛋在蛋重、蛋白重和蛋黄重等指标与普通鸡蛋相比有所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重、蛋黄指数、水分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蛋形指数一致;在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上松针鸡蛋含量高,呈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蛋黄颜色差异大,呈极显著差异(P<0.01),松针粉可以有效提高鸡蛋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