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篮球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通过游戏形式教授幼儿篮球活动的基本动作,在帮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以及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活动。本文试图从简化篮球的教法入手,积极寻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运动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幼儿喜欢并爱上这项运动,使他们不但学会篮球技能还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能力,充分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肖洋 《科技信息》2012,(29):200-200
游泳是老少皆宜的一项体育运动,尤其对青少年而言,游泳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及心理健康的大有裨益,让青少年身心得到有益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系统理论和实践案例、数据相结合,剖析幼儿健康动态发展的四维空间结构体系及具体的实践操作形式.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幼儿健康动态发展的四维空间结构体系.结果:幼儿健康是以身体机能健康为主的,身体不断接受阈限刺激获得认知信息从而达到主动有限调控能力的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支持相结合的四维结构健康体系.结论和建议:对幼儿的健康教育重在身体刺激和身体的主动运动表达,以符合幼儿身心规律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及活动方法为因,各种健康指标为果,让幼儿快乐地动起来的健康锻炼理念才是客观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策略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英 《科技信息》2008,(19):297-297
健康的真正含义就是“身心和谐”。“健康”除了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如今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主要试从热爱关心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游戏中疏导幼儿心理等方面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消灭在萌发期,使每位幼儿都在轻松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蒋雯  赵祥 《科技资讯》2015,13(2):255-256
在幼儿园开展运动课程的时候,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通过培养幼儿对运功的兴趣有利于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主要分析了培养幼儿体育运动兴趣的相关措施,希望对促使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综合类师范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各1所选修身体表现类课程的500余名大学生为样本,连 续5个学期,对我国高等院校常年开设的以身体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运动进行研究,研究采用日本产唾液淀粉酶测试仪、荷 兰产polar心率表、国产电子肺活量计、注意力稳定性测试软件等相关实验手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测量,通过参加身体表现类运动大学生在运动前、后身心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身体表现类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为 提 高 大 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知:身体表现类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其中瑜伽锻炼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身体表现类运动基本属于低、中强度的运动负荷,其中体育舞蹈等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进行减脂、减肥的首选方法.瑜伽锻炼对缓解大学生身心疲劳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7.
贾涛 《科技信息》2012,(21):331-331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段君红 《科技信息》2012,(15):364-364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从而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苏斌 《科技咨询导报》2009,(13):244-245
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蒙丹艳 《科技信息》2011,(16):I0266-I0266
随着人类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我们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本文应用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研究方法,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了幼儿心理发展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定向运动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增进熟读地图和地理的知识,启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快速反应、果断处事能力,对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终身锻炼等都将产生全面积极的影响。通过调查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实施,对学前儿童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市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采用实验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进行研究,构建适合当前幼儿园实际情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论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实施幼儿运动处方可使幼儿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幼儿园作为平台,将幼儿运动处方培训和幼儿园家园共建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家长进行运动处方知识的培训,在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协作下,使每一名幼儿有一份“量身定制”的运动处方,通过运动处方帮助幼儿科学健身,培养幼儿的体育习惯,促进幼儿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张晓宁  高宁娜  吴楠 《科技信息》2012,(1):502-502,512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运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生活的调节器.能帮助摆脱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体育课在中专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中专生们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本文所探讨的是中专生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成长期.其心理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的特征。正确的教育引导对中专生心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提高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游戏能促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使幼儿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的做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和有组织的"控制"成为最普遍的方法,幼儿被动地接受体育锻炼能力和个性发展受阻碍。不适当的课程模式,不适当的教育方法,给体育教学带来的是: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流于形式,个性发展逐渐萎缩,突出了机械的模仿,使幼儿难以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由于教师为幼儿选择活动器械普遍存在着:种类多、数量少。出现了幼儿锻炼机会少,等待时间长的状况,导致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6.
幼儿韵律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的体操活动之一,在教学中将健康、艺术、社会等领域课程整合,创造性地将律动、音乐、动作、儿歌结合起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幼儿韵律体操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多元性、开放性、创造性、生活化等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过身体动作、音乐节奏、歌谣与儿歌的活动和游戏,促进协调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并通过儿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杰  郭玲 《汉中科技》2014,(2):68-69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规程》还规定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在幼儿的一天生活中,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户外活动能让幼儿接触新鲜空气和日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张春萍 《科技信息》2013,(11):326-326,374
<正>韵律活动是一种身体随着音乐旋律有节奏的优美运动,是经过艺术提炼,在音乐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创造性地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韵律活动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幼儿容易接受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音乐活动之一,已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表现、审美表现力,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都十分重要。在韵律活动中,幼儿喜欢边唱边跳,在主动的体验中得到熏陶,使孩子们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幼儿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新《纲要》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参考了一些有关幼儿园韵律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之一,但目前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较匮乏,幼儿教育仍偏重于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游戏为载体、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重视家园合作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围绕幼儿教育,家长、园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目标难以形成内在的一致性,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因此,根据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维护并帮助幼儿形成健全、和谐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