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平  李莉 《应用科技》1999,(12):24-24
烟剂,在蔬菜生产上又称烟熏剂或烟雾剂。它是将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剂与可燃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类型。目前在生产上既有单一的烟剂,如百菌清烟剂、速充灵烟剂等;也有复配烟剂,如百菌清和速克灵复合烟剂。烟剂能够防治温棚蔬菜多种病害,其效果一般可达到85%以上,比用同种可湿性杀菌剂喷雾防治效果提高10%以上,且在使用时不用药械、水及辅助工具,只需用火柴引燃烟剂即可达到防治目的,特别是阴雨天及湿度大时病害流行期间防治效果更加明显。一般一个温棚的操作过程仅需3-5分钟,比常规防治法省工省药,而药…  相似文献   

2.
以烟田普查和系统调查为主要手段明确了2013年奉节烟区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流行规律,并在实践基础上根据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组配了主要病害的防控对策。2013年奉节烟区主要发生病害种类有烟草野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烟草普花叶病毒病、烟草气候斑点病等5种病害。此5种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各不相同,防治时机和对策也各不相同。在防治上,不同病害的防治重点不同,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3.
柴文运  孙建忠  刘建泉 《甘肃科技》2010,26(19):184-187,206
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鉴定,东大河林区分布有林木病害47种,病原菌41种,生理性病原6种,螨类1种。在分析林木病害的分布、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学义  刘江林 《甘肃科技》2009,25(18):144-146,119
中华松针蚧在甘肃迭部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无肢若虫在松针上越冬,主要危害油松林。在初步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的基础上,采用林木检疫、营林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及喷施化学药剂、施放烟剂等方法可有效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5.
高风海 《甘肃科技》2009,25(16):150-151,168
云杉落针病是由云杉散斑壳菌引起的,经过几年连续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侵染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林木检疫:通过检疫防止疾病传播蔓延;(2)营林技术:通过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松土除草、合理施肥、幼林抚育和间伐、更换树种等可控制该病害的蔓延;(3)化学防治:用多菌灵防治2~3次,效果达90.7%;用安林Ⅰ、Ⅱ号烟剂防治2-3次,效果达84%以上;(4)综合防治:要以营林技术为主。辅以杀菌剂防治。通过剪病梢加喷农药,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烟剂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非常适用于树高、林密、交通不便、水源缺乏的林区。由于药剂转变成烟以后,颗粒变得非常小,能够到达茂密的树冠、叶子的正反面、树皮缝隙等处,大大提高了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所以烟剂防治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分子材料燃烧发烟问题,以沸石作载体制成复合钼酸铵抑烟剂和复合三氧化钼抑烟剂.锥形量热计法测试表明,复合抑烟剂的抑烟效果显著;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抑烟剂与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复合抑烟剂性能优异的原因在于在载体中钼化物得到了充分的分散,与高分子材料充分接触,提高了钼化物的反应活性,使钼化物的抑烟性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因载体的抑烟协同效应,增强了抑烟效果,降低了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省林木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整理和鉴定,并提出了林木真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温室白粉虱是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筛选适合的烟剂主剂,进行了防治温室白粉虱效果试验.结果显示,5种主剂配制成的烟剂对温室白粉虱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2.5%天王星乳油为主剂的烟剂防效高,持效期长,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广泛地分布着网螱属(Reticulitermes)、乳螱属(Coptotermes),大螱属(Macrotermes)和土螱属(Odontotermes)等种类。其中尤以土螱属和大螱属的某些种类对人工林造成的危害更甚。过去对这二属螱类危害种的化学防除,通常采用六六六、DDVP插管等烟剂鼓风压烟及铁筒自然压烟以及灭蚁灵(Mirex)粉剂喷射等法,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都有污染环境、费用较高、耗药量大等问题。 为此,我们于1983年8月下旬~1984年12月上旬在宜兴县林场进行了应用“胶冻剂毒饵”灭治林地白蚁的野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导如下: 一、试验林地的选择 选择土囟螱(O.fontanellus)、黄翅大螱(M.barneyi)和黄胸网螱(R.flaviceps)危害严重而过去未经防治的林地。 试验林地选定在茅山工区。确定茅山护林房下、沟北路东约7亩人工杉木林为试验林。1983年8月25日抽样调查,从南到北任选两排植株检查白蚁危害情况。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松针褐斑病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中国南方自七十年代以来广泛引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火炬松(P.laeda)营造用材林。1978年首先在福建发现松针褐斑病,使数千亩国外松林遭受毁灭性损失。1981~1985年的调查表明,湿地松、火炬松和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是高度感病树种;长叶松(P.palustris)、短叶松(P.echinata),加勒比松(P.caribaea)和砂松(P.clausa)感病较轻;而乡土树种马尾松(P.massoniana)和黄山松(P.taiwanensis)高度抗病,海南五针松(P.fenzeliana)未见发病。病害分布很广,已在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广东和广西等7个省区的48个县市发现,病原菌鉴定为Lecanosticta acicola (Th(?)m.)Sydow,它是子囊菌Scirrhia acicola (Drian.) Siggers的无性阶段,但有性阶段在中国尚未发现。文章对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形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敌敌畏插管烟雾剂是由供热剂和主剂两部分组成,它是一种新加工制剂。主剂为敌敌畏,装封在塑料管里;供热剂包装庄聚乙烯塑料袋里,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以硝酸铵为氧化剂。使用时,打开供热剂封口,插入主剂,然后点燃引火线,便产生白色浓烟熏杀害虫。施放烟雾剂是在特定条件下,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亩地通常用供热刑一公斤,主剂量应根据虫龄而异。  相似文献   

13.
杉木炭疽病的研究——Ⅱ.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杉木炭疽病的病原物是一种毛盘孢属的真菌Colletotrichum sp·。病死针叶在实验室中保湿培养,产生一种子囊菌Glomerella sp·其形态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et S.很相似。通过子囊孢子单孢分离和接种试验,证明Glomerella sp·是杉木炭疽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多波段红外辐射仪,测试了含四种不同聚合物的赤磷发烟剂燃烧产生的烟雾在远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并使用粉尘取样仪测试了烟雾的质量,计算出了各种烟雾质量消光系数.试验结果和计算表明:以含氟聚合物的赤磷发烟剂燃烧产生烟雾在远红外波段的质量消光系数最高,透过率最低,并分析了上述烟雾在远红外波段具有不同质量消光系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6种内生真菌.产孢真菌有12属15种,非产孢真菌1种.产孢真菌全部为半知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曲霉2(Aspergillus sp.2)、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在供试的各种组织均有分布,且分离率较高,是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1.5%,老茎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0.9%.生境及组织类型对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定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样、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地区桂花树叶栖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表明,桂花树叶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分离得到真菌26种,其中,大茎点霉(Macrophomasp.)、链格孢2(A lter-nariasp.2)、刺盘孢菌1(Colletotrichumsp.1)、拟茎点霉2(Phomopsissp.2)等4种真菌为优势菌.生态环境对桂花叶栖内生真菌有较大影响,阴面叶内生真菌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银杏病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病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经研究鉴定有8种.它们是日灼,茎腐病[macrophomianphaseli(Maubl)Ashby],根腐病(Fusariumsp.或RhizoctoniasolaniKiihn),轮纹病(PestalotiaginkgoHori),黑斑病(AlternariatenuisNess),叶斑病(PhyllostictaginkgoBrunand),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黄化病(病原待定).这些银杏病害在广西均是首次报道,其中银杏叶斑病菌、银杏轮纹病菌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一点红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广西药用植物园、柳江种植基地和南宁郊区等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的种植区调查研究一点红真菌性病害.结果鉴定了6种真菌性病害, 即:斑点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黑斑病(Alternaria longipes)、斑枯病(Septoria glycines)、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和锈病(Coleosporium sp.),其中斑点病、灰霉病、黑斑病和斑枯病的病原鉴定是采用传统分类与分子生物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