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作为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直接对立的“基本的发展观点”,是辩证发展观的实质和总特征的科学概括;在理论上,这个命题与列宁把辩证法归结为研究对立面的同一的学说完全一致;在认识论上,它是以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为观实基础的;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否定形式繁杂多样,不能仅仅学会用“not”和“no”来否定。因为英语中有些词语习惯上只能用于肯定句中,有些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本就几种特殊否定形式来阐述英语的否定句,以达到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英语否定句。  相似文献   

3.
<正>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的统一学说”.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列宁这一思想,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此,要深刻了解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露物质运动的内在矛盾,从而使我们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有能力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依据这样的预见,正确地指导实践、指导生产、推动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悖义”结构是一些不合常理但又广泛使用的语言形式。“悖义”结构不同于反问句、反语,也不同于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偏正结构(不坏→好)。 “悖义”结构有两大类型(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十余种格式(好不 A、难免不 V、差点没V、未 V之前、果不然、差点儿 V、险些 V/A、几乎 V/A、好 A)。这些“悖义”结构都是规范的,分析这些“悖义”结构必须从它们的结构成分、结构关系和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形式和的统一性来研究和分析法的本质和规律是列宁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论贡献。本简要地叙述了列宁如何运用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的方法,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法的本体进行探索,指出既要克服形式的主义的观点,深入法的客观内容中去把握法,又要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正确地对待法。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同,其否定形式差异较大。有的英语否定句虽仍译作汉语否定句,但若以汉语的逻辑思维方式去理解,译便会与原貌合神离,难得真谛。如:Justice is never done but some people will be found to complain.有人把它译作“裁判不公,但发现有人表示不满。”此句中but不是并列连词,而是主从连词,用在否定词never之后,相当于that…not…构成于双重否定的形式。应该用反译法译成“裁判虽公,仍必有人作不平之鸣”。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是起于康德而终于费尔巴哈的,不过费尔巴哈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中介。列宁在谈到哲学上的“圆圈”时就说过:“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正因为费尔巴哈是中介,所以对于德国的古典哲学的终结就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费尔巴啥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二是黑格尔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但不管怎样,由于费尔巴哈是中介,所以形成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对此,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先验的唯心主义”,“形式的唯心主义力”,“批判的唯心主义弦,而列宁却认为康德是一个二元论者。列宁深刻地指出“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化中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和谐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着眼于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时间的和谐,由此也就形成了西方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就在于在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中形成时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恩格斯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前者是就对立统一规律在整个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的,后者是就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第二次否定、第三个阶段(即"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地位而言的。列宁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辩证法理论体系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判断,二者的作用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因为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不能说明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全过程,不能说明发展是"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这种特点;要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说明掌握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周期性应该坚持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扶贫的机制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把社会发展仅视为单纯的经济现象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对扶贫所导致的弊端,指出应当用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来扶贫,把扶贫汇入经济发展的注流;扶贫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贫困人口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例对非线性物理过程中对立面的存在形式,以及对立面的“对立”或“联系”形式之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理论界有人认为列宁并没有把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划分开来,而是批判地继承了黑酸格尔对立统一即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在把对立统一规定为辩证法的特征、本质的同时,也就把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在把对立统一看作事物发展的泉源的同时,也就把西定之否定当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泉源,在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核心的同时,也就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把治国的基点由“革命”转向“建设”,革命必须为建设服务;否定“政治运动”,反对一切社会动乱,以“稳定”作为治国的大局;否定“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治国的中心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否定“人海战术”,走科技兴国的道路,把知识分子作为治国的第一依靠力量;否定“平均主义”,用“致富”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用“允许先富”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中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和谐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着眼于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时间的和谐,由此也就形成了西方艺术和谐美的特征 就在于在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中形成时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个月日本人民反对岸信介政府强行在国会通过新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充分表明了日本人民正在把议会墙内的斗争和议会墙外的斗争更好地结合起来。列宁曾指出:议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我们还没有力量解散资产阶级议会的时期,我们就不能一笔抹杀。日本人民在这次斗争的初期,斗争的口号主要是反对岸政府强迫国会强行通过日美军事条约,对于国会内的斗争是相对注意的,但同时也不忘记国会外的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中国民族文学的身分汇入世界文学潮流的,并不是由她的“西化”来实现的。一种新的文学,能否为本民族所接受,所喜爱,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无论思想、形式多么新颖特别,也难以在民族的土壤中生存。因此,作为主要接受西方文学影响而创立起来的新文学,在思想内容、形式风格上,就有一个与本民族人民互相认识的任务。鲁迅的创作“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他把“看外国的短篇小说”作为他的一条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但自它产生以来,就受到各种歪曲和误读,由此导致一些人对其产生怀疑或否定。事实上,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和丰富的内容,恩格斯、考茨基、列宁等人都对它有所阐发。我们结合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通过对这一理论发展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贫困化理论仍然是正确的,在当今世界,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千古未有之变局”.使中国的各阶层人物受到一次严峻的考验。以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也曾高喊爱国的腔调,企图用闭关政策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但很快地走向投降卖国;人民大众富于爱国的传统,并用自己果敢的行动表明与外国侵略者是势不两立的,但由于阶级的,历史的局限.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把中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发展到近代的水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日语的否定式看起来好象极简单,只用なぃ、ぬ、ませ、す就可以表示。但实际上日语的否定式相当复杂。从表现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在日译汉时如果稍不注意也会弄出笑话来。日语中除了用否定助动词なぃ,ぬ表示否定外,还有形容词なぃ也表示否定,推量助动词まぃ、终助词な也表示否定和禁止。对存在动词ぁる和形容词进行否定时用形容词なぃ表示。这时なぃ本身有两种汉语意思,对ぁる表示否定时就译成“没有”,对形容词表示否定时就译成“不”,而不译成“没”。例如:  相似文献   

20.
法兰克福学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问题当作一个主要的理论主题进行研究,他们以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为出发点,把科学技术的进步看作是人性发展的对立面,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进步。他们以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克服消费异化,来重建生态平衡,架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