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小菊品种56号和大菊品种28号无菌苗的幼嫩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器官分化或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建立了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6-BA和NAA,通过一定时间诱导,幼嫩叶片和茎段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产生不定芽.初步结果表明,适合56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合28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1mg/L;56号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3mg/L NAA 0.1-0.5mg/L.  相似文献   

2.
以人参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无菌苗的幼嫩叶片以及不同器官、人参成体的块茎及叶作为外植体,接种到附加着不同浓度的NAA、KT、IAA、6-BA以及它们分别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总结出外植体在同样的诱导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异,且不同的培养基对外植体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MS+NAA0.1mg·L^-1+KT0.5mg·L^-1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好的培养基;最理想的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1.5 mg·L^-1+NAA0.5mg·L^-1;最佳诱导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MS+KT0.5mg·L^-1+IAA0.3mg·L^-1+6-BA0.2mg·L^-1+活性炭3g;移栽、扦插的试管苗在炉灰渣中生长得最旺盛,所以最理想的基质是炉灰渣。  相似文献   

3.
萍蓬草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萍蓬草的嫩根茎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的BA、IAA、NAA和2,4-D的MS、1/2MS或1/3MS培养基上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的生根、试管苗的移栽和移植研究,成功的建立起萍蓬草嫩根茎无性系,达到了快速繁殖的目的。结果表明:MS+BA0.4-0.8mg·L^-1+2,4-D1.2mg·L^-1是诱导嫩根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031.2mg·L^-1+BA0.3mg·L^-1+NAA0.1mg·L^-1是诱导颗粒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5mg·L^-1的液体培养基是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平均成活率为99.4%。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变色白前的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的继代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变色白前嫩茎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MS+BA0.5mg·L^-1+NAA0.5mg·L^-1+2,4-D1.5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适宜培养基;MS+NAA0.1mg·L^-1+AgNO30.4mg·L^-1+ZT1.0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ZT1.0mg·L^-1+NAA0.1mg·L^-1+GA30.4mg·L^-1是不定芽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NAA0.1mg·L^-1+IAA0.4mg·L^-1是试管苗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在温室中,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为88.5%;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变色白前的生物学特征,且长势比野生植株旺盛。  相似文献   

5.
小根蒜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小根蒜嫩茎的鳞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试管苗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了小根蒜嫩茎无性系。结果证明:MS+6-BA0.3mg·L^-1+2,4-D1.0mg·L^-1+NAA0.5-1.0mg·L^-1是小根蒜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2mg·L^-1+BA0.5mg·L^-1+NAA0.1mg·L^-1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NAA0.3-0.6mg·L^-1是变异小根蒜不定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6.
土人参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快繁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A、6-BA,研究不同激素水平对茎段、叶片、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出愈率可达100%。愈伤组织在适宜培养基上能快速增殖。带腋芽茎段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丛生芽,经继代培养可大量增殖。小苗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中容易生根,健壮小苗经驯化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建立了土人参的快繁体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 1.0mg·L^-1+6-BA 1.0—2.0m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5mg·L^-1+NAA 0.5mg·L^-1;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1.0mg·L^-1+IAA 0.1mg·L^-1。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黄芩愈伤组织、丛芽诱导的最佳条件,分别以茎尖、茎段、叶片、带节茎段等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诱导条件对诱导率的影响;比较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增重量及生长状态.结果表明,诱导率:带节茎段要高于其它外植体;MS+6-BA0.5 mg/L +NAA0.5 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增殖最大的培养基组合;MS+6-BA1.0 mg/L +NAA0.5 mg/L为不定芽诱导最合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以益母草根颈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分化芽生根,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5mg·L-1+NAA 0.6mg·L-1+2,4-D1.2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0.5mg·L-1+NAA0.1mg·L-1+2,4-D 1.5mg·L-1是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6-BA 0.2mg·L-1+NAA 0.1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分化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N6+IAA0.2mg·L-1培养基是益母草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成活率为94.4%;定植成活率为99.1%;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野生益母草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9.
栝楼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栝楼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不定根尖分化出不定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栝楼的腋芽在MS 6-BA 0.5mg/L培养基上可以快速繁殖。无根苗转移至MS NAA 0.2mg/L培养基上可以100%生根;栝楼茎段很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 NAA 1.0mg/L 6-BA 0.5mg/L培养基形成的愈伤组织通过继代培养35d后,形成茁壮的绿苗; 将栝楼长约1cm的不定根尖培养在MS 6-BA5-7mg/L的培养基上,均可以诱导出大量的不定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金线莲增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L9(34)研究了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对金线莲(Anoectochitus formosanus Hay)茎段不同部位的腋芽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水平组合为MS+6-BA3.0mg·L-1+NAA0.1mg·L-1,最适外植体为中部茎段。BA及茎段不同部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该因素不同水平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耐盐碱刺槐的快繁效率,满足沿海及滨海盐碱地区绿化要求,以耐盐碱刺槐无性系"W009"和"W038"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耐盐碱刺槐试管苗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刺槐茎尖初代接种不定芽萌发率均好于茎段,"W009"离体茎尖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5mg·L~(-1),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1mg·L~(-1);而适合"W038"离体茎尖和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则为MS+6-BA 1.0mg·L~(-1)+NAA 0.1 mg·L~(-1);适合"W009"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05mg·L~(-1),"W038"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1 mg·L~(-1);"W00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IBA+0.2mg·L~(-1) NAA+1.0g·L~(-1)活性炭;"W0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 mg·L~(-1) IBA+0.2 mg·L~(-1) NAA+1.0g·L~(-1)活性炭.  相似文献   

13.
以膜荚黄芪幼叶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研究2,4-D、6-BA和NA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芪黄酮合成的影响顺序是:NAA〉6-BA〉2,4-D;对黄芪皂苷合成的影响顺序是:2,4-D〉6-BA〉NAA.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0.5mg·L^-1)+6-BA(1.0mg·L^-1)+NAA(2.0mg·L^-1和MS+2,4-D(2.0mg·L^-1)+6-BA(2.0mg·L^-1)+NAA(1.0mg·L^-1).细胞伸长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以白花碎米荠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与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 1.2 mg/L+2,4-D 1.0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 31.0 mg/L与1/2MS+AgNO31.0 mg/L+IAA 0.1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把不定芽的下部切口浸到浓度为5 mg/L的NAA溶液中处理约5 min,再将其接种到1/3MS+IAA 0.5 mg/L~0.7 mg/L两种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1/3MS+IAA 0.6 mg/L是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1%,定植成活率为96%.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白花碎米荠的所有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5.
以光滑风梨腋芽为外植体,研究观果凤梨组培快繁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1.0mg·L^-1+NAA0.2mg·L^-1ρ(蔗糖)30g·L^-1有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6-BA2.0mg·L^-1+NAA0.2mg·L^-1+φ(CW)10%+ρ(蔗糖)40g·L^-1有利于形成丛生芽,可用于增殖培养,月增殖系数可达5.3倍;1/2MS+IBA0.5mg·L^-1+NAA0.5mg·L^-1ρ(蔗糖)40g·L^-1适宜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6.7%;试管苗经晾苗4d后,移栽在椰糠与表土(V:V=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5.0%.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风车草(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的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快繁成功.结果表明:正面叶片接种于琼脂或者MS培养基上,其无菌苗培养出苗率最高;疏松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mg/L+2,4-D0mg/L;MS+6-BA0.5+2,4-D2.0;疏松愈伤芽诱导以及生根分别以:MS+6-BAO.5m∥L+NAAO.5m∥L;MS+IBA0.5mg/L+NAA0.5mg/L最适.各培养基pH5.8,附加0.7%的琼脂,3%蔗糖.炼苗和移栽的适当方案为:蛭石:珍珠岩=3:1灭菌培养基质中保湿培养;蛭石:珍珠岩=5:1未经灭菌的培养基质中炼苗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丽格海棠(Begonia elatior hybrids)的叶片组织进行培养研究,认为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最佳配方:诱导培养基,1/2MS+6-BA0.5mg.L-1+NAA0.2m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2mg.L-1+NAA 0.1mg.L-1;生不定根培养基,1/2MS+IBA 0.2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