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49-9052
制备了吡罗昔康口腔崩解片,并评价其质量。采用直接粉末压片法制备口腔崩片解,以片剂可压性、崩解时限、口感为指标。在先进行预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最佳处方的筛选,并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的吡罗昔康口崩片口感良好,与市售普通片比较,口腔崩解片具有明显速释效果。说明吡罗昔康口腔崩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多潘立酮-卡波姆胃内黏附微丸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备多潘立酮胃内黏附型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及体外的黏附性能进行考察,以卡波姆、羟丙基纤维素和PVP为主要黏附材料,以30%(质量分数)的NaCl水溶液作为润湿剂制备软材,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释放度和体外的黏附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处方,并进行最佳处方的验证,卡波姆、羟丙基纤维素及PVP...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氯化钾-乙基纤维素骨架缓释片并优化处方.以乙基纤维素10(以下简称EC)为缓释骨架材料,并以氢化植物油为润滑剂,乙醇为黏合剂,流化床制粒并制备氯化钾-EC骨架缓释片.在处方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缓释片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三个处方因素-EC微丸用量、氢化植物油用量、压片压力,以累计释放度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对缓释片进行优化,将自制的乙基纤维素-氯化钾缓释片与市售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3因素中压片的压力对氯化钾-乙基纤维素骨架缓释片的释放度影响最大,最佳处方组成为5%EC占比48.75%,6%EC占比48.75%,氢化植物油2.50%,压片压力设置为30kN.自制的氯化钾-乙基纤维素骨架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并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片芯处方和工艺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片芯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制片情况和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填充剂、促渗剂种类、片芯硬度等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片芯处方和工艺,按照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结果良好.结论通过对片芯处方和工艺的优化,可以得到稳定释药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相似文献   

5.
制备阿齐霉素掩味微囊并优化处方工艺,考察掩味效果.选择乙基纤维素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奇霉素掩味微囊,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处方工艺,以人体口腔内的苦味感觉为指标,考察阿奇霉素微囊的掩味效果.最佳工艺参数:囊材质量比1∶2,进风温度124℃,进样速率4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载药量为17.27%,包封率达70.54%,口感无苦味.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理想,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方法简单,工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对苦味具有良好的掩味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间苯三酚口腔崩解片处方和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为填充剂,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为崩解剂制备间苯三酚口腔崩解片。采用正交设计L9(32)安排实验,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和口感作为评价指标,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限为27s左右,硬度为4.0kg左右,分散均匀性和口感良好。说明处方和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苯关司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优化最佳处方;检测片剂的溶出度.方法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乌苯关司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溶出仪(稍作改良)检测法检测口腔崩解片的溶出度.结果 MCC:L-HPC:CMC-Na(9:1:0.75)作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压片制得的乌苯美司口腔崩解片,体外平均崩解时限为21 s,置于口腔内25 s即可崩解,无砂砾感;片剂体外溶出度10 min溶出基本完全.结论乌苯美司口腔崩解片于口腔内可迅速崩解,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改善了药物粉末的流动性,适宜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辛伐他汀肠黏附型脉冲片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工艺处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时滞时间及累计释放度为考察因素,优化辛伐他汀肠黏附型脉冲片的最优工艺处方.结果表明,确定辛伐他汀肠黏附型脉冲片的最佳工艺处方为丙烯酸树脂与乙基纤维素比例为65∶35,15%的PEG6000,包衣增重7%.本实验所得处方重现型良好,通过对肠黏附性脉冲片片芯包衣使制剂达到了迟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散片相对于常规制剂具有许多优点。我们在前人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基础上,借鉴制备其他药物的分散片的研究经验,用性能较好的片剂崩解剂立崩,用析因实验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方法:通过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主要辅料(微晶纤维素MCC)混合后稳定性的考察;用析因实验初步进行处方考察。结果:初步选择MCC作为处方的填充剂(稀释剂);立崩的量,PVP K30醇溶液浓度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和泡腾剂为崩解剂制备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以EudragitE100为载体制备盐酸昂丹司琼包合物以掩蔽其苦麻味,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药物体外溶出进行评估.以MCC,PVPP和泡腾剂含量为自变量,体外崩解时间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拟合的效果较好,较优处方为w(MCC)9%,w(PVPP)6.5%,w(泡腾剂)17.5%.与市售普通片比较,口腔崩解片具有明显速释效果.将盐酸昂丹司琼制成口腔崩解片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标志物在消化道的显影清晰度,对高载药量硫酸钡微丸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以硫酸钡为模型药物,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硫酸钡微丸丸芯;其次,通过粉末层积法在丸芯外包裹硫酸钡药物层,得到硫酸钡微丸;最后,以丸芯或微丸的圆整度、脆碎度、收率等为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丸芯和微丸性能的影响,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所得硫酸钡微丸丸芯圆整度好,制备工艺可靠,载药量为80%,550~700 μm(24~30目)收率可达85.33%;粉末层积法供粉中硫酸钡质量分数为90%,830~1 180 μm(14~20目)收率可达90.33%;硫酸钡微丸呈白色球形,粒径分布均匀,脆碎度低,密度高,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作为中间产品用于下一步包衣过程。所研制的硫酸钡微丸达到预期设计目的,载药量高,可为硫酸钡微丸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为不透X线标志物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溶出度,制备盐酸特比萘芬的固体分散体微丸。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中的喷雾干燥功能将盐酸特比萘芬和聚乙二醇6000(PEG6000)喷载于空白丸芯的表面,使固体分散体形成于微丸的表面。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制备工艺。以上药效率、粘连率和体外溶出度作为效应值,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处方。对盐酸特比萘芬固体分散体进行鉴别,并对固体分散体微丸进行溶出度考察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经优化后的制备工艺(雾化压力250 k Pa,进风量8 m3/min,泵液速率1. 0 mL/min,物料温度55℃)并按处方(盐酸特比萘芬与PEG6000质量比为1∶3. 96,丸芯增重72. 75%)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微丸在30 min内体外溶出度达90%以上,上药效率为89. 9%,粘连率为0. 5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盐酸特比萘芬的固体分散体微丸平均含药质量分数为6. 17%,粒径为0. 83~0. 88 mm,平均减重率仅0. 28%。以上结果表明制得的盐酸特比萘芬固体分散体微丸质量稳定,可显著改善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作为骨架材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方法.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对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优选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处方工艺合理,由其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药2h释放度为26%~28%,4h释放度为51%~53%,8h释放度为89%~90%.样品经过两年稳定性考察质量稳定.结论:HP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工艺简单可行,骨架片体外释放效果良好,样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氧化苦参碱肠黏附缓释片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制剂处方中的卡波姆型号、十八醇与卡波姆比例、润滑剂用量、片硬度进行预选,在此基础上再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氧化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剂处方组合.氧化苦参碱缓释片最佳处方工艺为74.25%固体分散体、24.75%卡波姆与1%硬脂酸镁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粉末直接压片,硬度为5 N,片重400 mg/片.本制剂处方重现性良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不透X线标志物供应不足的问题,研究制备一种高载药量硫酸钡包衣微丸作为不透X线标志物,探索其用于结肠传输功能检查,为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硫酸钡微丸丸芯,通过粉末层积法在丸芯外包裹药物层,得到硫酸钡微丸。其次,结合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硫酸钡包衣微丸,以体外稳定性、圆整度、收率等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包衣处方和工艺参数。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进行外观形态观察,并对硫酸钡包衣微丸的显影性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硫酸钡包衣微丸包衣液以3%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为主要材料,包衣增重7.5%;所得的优化包衣参数为包衣液流速为6 Hz、雾化压力为3 MPa、进风温度为70 ℃、风机频率为30 Hz;制备的硫酸钡包衣微丸抗腐蚀性强,在酸碱中稳定,由内而外显影密度增强,显影效果清晰,在高温、高湿和光照条件下性质稳定。所研制的高载药量硫酸钡包衣微丸性质良好、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成像清晰、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不透X线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延胡索乙素(THP)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运用了固体分散体技术来提高THP的溶解度,并通过泡腾技术为渗透泵片提供释药源动力,同时综合运用渗透泵技术来制备延胡索乙素单室单层渗透泵片(简称"THP"渗透泵片),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来考察和确定最佳的处方工艺,并对最佳处方工艺的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助悬剂的种类、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包衣增重、释药孔径对THP渗透泵片的释药行为有较大影响,而增塑剂用量及桨转速对THP渗透泵片的释药行为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同时还表明:依据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THP渗透泵片有明显的零级释放特征,r=0.994 7,符合控释制剂的要求.研究表明,THP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安全可靠,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方法为其他难溶性药物渗透泵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微丸,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化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度。本工艺中微晶纤维素(MCC)的质量分数为10%,乙基纤维素(EC)和硬脂酸物质的量比为1∶1,黏合剂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4M),在此条件下经烘干制得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微丸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药动力学符合Higuchi方程,且圆整度好。本方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微丸工艺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阿比特龙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素片的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片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乳糖15 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 g,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3%.通过优化制备的包合物片剂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不同处方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在水中分散均匀性和药物30min累积溶出度等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处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初步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显示,2%立崩、8%MCC和4%PVP K30%醇溶液组成的处方最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醚注入法制备硝苯地平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并用统计学方法考察磷脂量、脂药比和胆固醇磷脂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二次回归模型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6.5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7.25%;与二次回归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更适于优化硝苯地平脂质体的制备.优化后得到最佳制备处方为:磷脂量612.4mg,脂药比为60.02,磷脂胆固醇比为6.4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