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点,指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递进性的过程.其中致灾体识别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关键环节,易损性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风险区划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孙振东 《工程与建设》2023,(6):1673-1675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地理、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等多个方面。本研究的主论点是,通过综合应用现代科技和传统知识,能更准确地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通过大量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风险评估方法及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现代工具在风险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社区参与和传统知识也是制定应对策略的重要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新平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国内目前对此的理解和应用,经常有概念混淆之处,对其评价也有诸多困难.根据当今国际上通用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新平为例,综述了国内外在这些难点上进行量化和评价的技术方法,架构了风险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述地质灾害风险概念和评价方法模型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讨论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基本框架、方法步骤和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从而为更有效的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特有的评估、技术范畴内的风险考量,应侧重探究本源的灾害成因、灾害对应着的频发程度、潜藏着的危险性.地质灾害关涉的风险评估,应当依循设定好的多重原则.经由定量解析,并整合了特有的定性,创设了GIS架构下的评估技术.地质灾害特有的这类灾害,应能划定明晰的评估区段,采纳新颖技术,提升评估之中的精准性.地质灾害指代惯常提到的滑坡崩塌、区域以内的泥石流等.伴随技术拓展,地质灾害的审慎预测,正在渐渐普及.评估得来的精准数值,可为灾害的管控,提供精准指引.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条件、人口情况、社会保障与发展、基础设施和灾害管理5个方面构建了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定量计算了各区县地质灾害内在韧性得分,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数得到了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城区高、郊区低的趋势,其中海淀、朝阳区地质灾害韧性水平最高;2)朝阳、密云、怀柔地质灾害易发性总体水平最高,城6区中除了朝阳区以外,其他城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水平较低;3)朝阳区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较高,但地质灾害易发性偏高,仍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怀柔、密云、门头沟和房山的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较低,并且地质灾害易发性水平较高,在突发地质灾害时具有高风险,需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做好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避难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舰船结构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风险评估与决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是结构系统可靠性方法与结构损伤冗余设计的合理延伸与综合.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舰船结构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建立一个适合于舰船结构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提供实施舰船结构在几个主要灾害方面的风险评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确立一条主线.文中应用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是量化的风险评估(QRA)方法,对舰船结构系统进行灾害识别、因果分析和风险计算,涉及结构风险评估的几个方面.评估结果包括当前结构的风险水平和风险费用,以及所能承受的基于安全准则的最大事故载荷两方面.还对巡逻艇结构风险评估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旅游区桥梁工程兼具交通和观赏2种功能.从结构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2个方面,分析了桥梁安全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估.以某旅游区桥梁工程为例,按照建设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流程,探讨旅游区桥梁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针对当前旅游区桥梁工程风险评估现状,提出了可靠的对策,以期为实践旅游区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岭隧道工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之相伴而来的各类事故和风险依然严峻.至今,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对隧道建设中保障人员健康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保护自然环境等贡献颇多,已成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针对我国山岭隧道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清晰完备的风险管理流程、缺少规范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等,本文通过总结和改进已有规范与标准的风险评估过程,建立了山岭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完整流程,并从风险源辨识、风险事件辨识和两者之间关系的辨识三方面对其中的风险因素辨识部分做出详细阐述,给出了风险因素辨识的流程;通过引入软科学量化风险分析分析方法,构建事故案例数据库和实用软件平台等,并采用合理选取指标项、引入指标权重项、规范化评分标准等方法,对现有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了系统的山岭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体系和风险等级评价标准.文中以总体风险评估体系和专项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岩爆风险事故评估体系为例,具体阐述了所建立评估体系和标准的评估思路和方法,以期促进风险评估和管理理论在具体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软件项目的模糊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软件项目中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对软件项目提出了一种综合风险评估方法。采用AHP方法与模糊逻辑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对AHP方法与模糊逻辑法进行了改造。应用模糊逻辑法对各因素的评判不是直接评价其重要度,而是将各风险因素从概率方面、从影响方面、从不可控制性方面分别进行评判。先用AHP方法将风险评估分为三层,在确定第三层各风险因素的排序权向量时采用模糊逻辑法。最后利用AHP方法求出各风险因素的综合风险权重。在确定了项目的风险,并作出了评估和排序后,对这些风险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组织内知识共享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组织内知识共享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的分析,找出使组织产生知识共享风险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组织内知识共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风险,即组织结构方面风险、组织文化方面风险、关键人员方面风险和知识技术方面风险等;然后根据该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评估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知识共享风险评估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如何通过该方法评估组织内知识共享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复杂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对复杂数据通信网络的风险评估进行相应研究.分析了复杂数据网络发展状况及其结构特点.分析了风险因素关系,确定风险评估流程,在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非贯序蒙特卡罗模拟法和状态枚举法,并对上述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相应仿真实验.实验表明:采用的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复杂数据通信网络风险;仿真计算所得风险值分布符合风险趋势曲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各种评估方法层出不穷,大大缩短了评估所花费的时间、资源,提高了评估的效率,改善了评估的效果。然而无论何种方法,基本上都遵循了风险评估流程,只是在具体实施手段和风险计算方面有所不同,其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并确定主要安全风险,从而分析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本文重点剖析了九种常见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提出一种基于指标选择和加权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首先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一些对评估结果有重要贡献的指标; 然后根据关联度对重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加权, 采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变化特点, 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 最后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该模型获得了比对比模型更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评估正确率超过95%, 且提升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提出一种基于指标选择和加权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首先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一些对评估结果有重要贡献的指标; 然后根据关联度对重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加权, 采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变化特点, 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 最后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该模型获得了比对比模型更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评估正确率超过95%, 且提升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16.
侯梅媛  李永先 《科技信息》2012,(11):228-229
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理论内容和类型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估与评价和处理等几个方面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对现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赵继锋 《科技信息》2011,(5):274-274
雷电灾害也是一种风险,防治雷电灾害就是要降低或消除雷灾风险,对易遭雷击的建筑进行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合理的防护措施。因而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评估方法多是对单个建筑物或其电子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是局部(单项)的雷击风险评估,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是需要进行区域性的系统风险评估。本题目是对以前(主要是IEC62305-2)评估标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环境因素对区域性的雷击风险评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环境因素对区域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风险矩阵法在校园网络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基于对某高校校园网络系统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运用风险矩阵法对校园网络系统七大风险要素进行评价,并构建了应用于校园网络系统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设计了利用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的决策过程规范可行,能较好地综合了群体的意见,增加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类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石窟寺作为较为脆弱的文物类别,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风险,风险评估作为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的关键步骤,是强化石窟寺类文保单位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基于前期石窟寺类文保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类结果,提出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位于甘肃省的A石窟寺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为下一步石窟寺类文保单位具体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属性与特点,概要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灾情现状。根据集对态势分析,剖析了灾害孕育过程,拟定了地质灾害危害等级与风险分区的集对分析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指标选取原则与赋值区间,构建了5级风险分区标准,划分并评估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及其特点,建立了不同区域代表性的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述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