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基于2015—2019年面板数据对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在西部五省中处于较低水平;广西高技术创新产出实力略低于创新投入实力,创新技术吸收实力仍相对较弱;广西高技术四大行业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效果最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通信及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高,创新产出评分偏低,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产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吸收能力很弱.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项软科学研究课题——《山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量化分析及对策》在山东省科学院通过专家鉴定。这是山东科技界首次系统深入地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效益、效率问题。 该课题主持人、山东省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尤芳湖说,高技术产业属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产业。在当今我国及山东省的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评价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合理地分配资源,协调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课题力求对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进行较为深入的量化分析,以期明确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效益,促进今后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浩  陈长永 《河南科学》2020,38(6):997-1006
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评价了2009—2016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水平和时空动态演化,并运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驱动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不断提升,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十分显著且呈现差距不断拉大的态势;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集聚特征,但总体空间格局无明显变化,省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高技术产业基础、科技创新投入、科技资源丰度是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空变化的3个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与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协同创新活动3个方面设计了高技术产业企业协同创新态势分析的指标体系,探究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为高技术产业多主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促进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给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部地区2012—2016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利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具体分析了中部6省高技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绩效,结果显示: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在地区和行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R&D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果,其投入产出效率整体较高,R&D投入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行业差异较小. 2012—2016年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全要素生产效率在上升,这主要取决于技术的变动,说明近几年中部崛起战略和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有较好的成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中国高技术产业2011年27个省份数据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产业化能力、创新环境能力和创新综合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甘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现状基础上,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益、潜力四个方面,对比分析5年丝绸之路沿线14个省区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水平变化情况,找出甘肃在"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中的创新竞争力优劣势,最后从改善环境层、激发主体层、夯实资源层、扩充交流层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买璐璐  石薛桥 《河南科学》2019,37(6):1020-1027
基于2005—2016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网络DEA模型,测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及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并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其综合得分,分别针对全国层面和不同区域层面,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得出结论:①在全国层面,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均为正向影响,在技术研发阶段影响最为显著;②在不同区域层面,东部和西部地区在技术研发阶段和综合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均为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显著,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为支撑,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投入的有限性,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十分重要。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对中国内地29个省市区高技术产业2009年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对创新资源配置无效的省市区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和提高配置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体现高技术产业市场、效益、成长与发展等方面能力的11项指标,以中国大陆高技术产业2003—2008年28个省市(西藏、青海、新疆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2003—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实证结果表明,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运作状况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利申请及专利拥有等创新研发能力是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次重要因素,而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扶持作用尚未很好的发挥。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量经济方法,以VEC模型为基础,运用HP滤波分析、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理论对1997—2016年贵州地区RD经费投入、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存在滞后效应;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对高技术产业产值贡献稳定在7%以上。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各方面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备科技投入资金,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已成为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甘肃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情况,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4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了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21年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创新投入指数、科技创新产出指数和科技创新成效指数均呈现增长态势,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年均增速8.82%,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20年度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3.
正立足于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平台,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技术市场需求与供给、科技创新与创业、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消费热点与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知识管理等重大问题研究,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简称:高促会)将围绕能源、资源、环境、安全等12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每个月开设"科技促进发展"沙龙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指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创新基地建设,构建高端要素科技平台,要运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重点解决产业升级中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点,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立足于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平台,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技术市场需求与供给、科技创新与创业、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消费热点与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知识管理等重大问题研究,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简称:高促会)将围绕能源、资源、环境、安全等12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每个月开设"科技促进发展"沙龙活动。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12):2068-2073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能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采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以农业总产值为产出指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为投入指标构建评价模型,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对2006—2014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但同时也离不开技术效率的支持,山东省各市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现象.基于研究结果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如发展农业科技、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协同创新是现阶段产业、区域提高创新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中三角"高技术产业而言,科技资源投入有限、创新效率不高,协同创新尤其显得重要。而目前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合作框架,以促进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优化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是推进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科技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为基础,从金融资源分配导向和创新成果效益导向两个维度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6年中国31个省市信息技术产业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多维度评价各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表明:各省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未达理想状态,且区域间差异较大,广东和江苏两省资源配置效率远超其他省市。针对两维度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创新成果效益导向的资源配置效率普遍低于金融资源分配导向的资源配置效率;运用四分象限法深入剖析了4个梯队的资源配置效率特点及其成因,提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区域产业顶层设计以及开放资源共享等建议,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重庆高技术产业创新三阶段指标体系和三阶段链式网络DEA模型,使用重庆2009—2016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四个高技术行业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对重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与总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论:重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投入冗余,不注重资源配置结构;高技术产业过度重视企业短期收益,忽略了长期技术积累;四大高技术行业之间创新效率不均衡,行业间缺乏创新合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促进重庆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投入社会化是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是区域科技竞争力差异的重要来源。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财政因素的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的表现和性质,为研究区域科技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