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现有城镇标定地价评估中标准宗地布设主观性较强及定量化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要素分析、规划控制、土地利用3个维度(FA-PC-LU模型)的标准宗地布设方法.并以漳州开发区为例,利用要素分析维度进行土地级别划分,结合城镇土地规划维度划分标定区域,在土地利用维度的基础上使用ArcGIS分析工具布设标准宗地.研究结论:要素分析维度(FA维度)是区域内土地级别划分的重要基础,规划控制维度(PC维度)是不同类型用地标定区域划分前提条件,土地利用维度(LU维度)能够有效地鉴别出标定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宗地.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速率及转移原因,并通过与其它典型区域的比较分析,可为区域土地持续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并借用常规的土地科学时空演化模型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典型区域六盘山区和厦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减少而城镇工矿用地增加,这种变化以长沙最大,株洲次之,湘潭最小;区域内三市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速率大小依次为长沙、株洲和湘潭.结合对长株潭地区与典型区域六盘山区和厦门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的比较分析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阶段有关,同时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和GIS的莆田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 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莆田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 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具体把握土地利用的现状, 反映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劣势, 诊断土地利用合理与否, 为区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及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不仅是数量的优化,更是空间优化,同时也是不同尺度的优化.本研究使用遥感技术(RS)获取土地利用的空间要素,提出了基于遥感和生态绿当量的优化卷积算法和优化模型,对区域内部非行政界线的多尺度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用具有生态绿当量的的地类和RS来进行生态优化控制,实现任意区域与尺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闻滨  王晓晨  王琛明 《科技信息》2013,(4):408-408,410
<正>一、土地调查1.土地调查的涵义土地调查一般指调查宗地(地块)的位置、权属、面积、利用(地类、用途)、质量(等级、价格)及地形、区划、标示(门牌号、邮编等)等情况。2.土地调查的分类土地调查按区域分为农村部分和城镇、村庄部分,其目的、要求、技术方法均不同;按内容分为土地利用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是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调查。3.我国(或我省)土地调查回顾①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86年-1996年),以航摄像片和1:1万地形图为基础图件。②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进行  相似文献   

6.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划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选择居住用地的典型宗地,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宗地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对城镇土地定级的评价方法和过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城镇土地定级的评价因子体系和权重,在单因子影响度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各评价因子的影响度进行叠加分析,进行城镇土地级别划分.  相似文献   

8.
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动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类型格局变化对于区域经济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CA-Markov模型对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县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2020-2025年的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1990-2020年30 a间,元谋县的草地、水域、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其中城镇用地面积增加速率最大;整体上,元谋县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土地利用程度仍处于中等水平;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近30 a转换频繁,主要以草地转入,耕地转出为主;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0-2025年期间元谋县除草地、林地、水域、其他用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外,未来耕地、城镇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中城镇用地面积在未来5年内的增长速率为11.05%,预测模型的Kappa系数为0.92,说明模型结果和转换规则可信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元谋县土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引入以区域平均产量为计算标准的区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广西地区2004年生态足迹,定量分析研究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广西2004年的生态足迹赤字达到0.654954hm2/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内土地的承载能力.建议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做出调整,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92年到2000年期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历史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出现了超常增长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其中城镇用地、工业用地是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力军。同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计算,证实了城镇用地通过大量蚕食农业性生产用地而得以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由收益较低的土地利用方式向收益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片是一个为利于土地经营管理而组建的地域单元,也是村内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单元.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对它的合理划分,有利于村内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协调各类用地矛盾,有效落实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科学布局各业用地,为实现村域土地利用的科学分区,落实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推进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土地利用片的划分还为土地管理者或土地经营者在实现村内土地承包、转包、租赁、流转或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等方面造就了有利的条件.土地利用片是一个能有效实现村域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管理单元.  相似文献   

12.
开发区土地承载力较高,是辖区工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集中区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中发挥示范、辐射及带动作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于解决区域内土地资源紧张、促进开发区土地高效利用及国土资源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笔者工作所在辖区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区域内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其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构决定功能,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入手开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GIS及Fragstates软件,从景观级别和土地利用类型级别两个层次上,对2000~2007年间恩施州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多样性降低、稳定性下降.为维护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防止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逆向演变.  相似文献   

14.
熊晓峰 《河南科学》2023,(9):1382-1388
土地利用变化演变与探测归因对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数据获取河南省土地利用信息,引入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异特征,综合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联合因子回归与交互作用探索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2)地形是限制河南省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解释度值为0.64;(3)因子交互发现:驱动解释力呈现双因子增强,且不同区域范围内各因子的驱动解释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表明从因子驱动角度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呈多因子协同作用,其中高程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最强;(4)随着区域、因子间相互作用等,各因子对不同区域内土地利用影响力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15.
姜勇 《科技资讯》2009,(29):137-138
本文从全面性、可行性、经济性、连续性、分级控制、相对一致性等六方面阐述了土壤污染调查中样品采集点位布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以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类型、灌溉水源等依据,将点位布设区域划分为普查区域、重点区域和混合区域。在选定不同区域内,根据土壤类型及区域特征,较为系统地研究和说明了如何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土壤样品采集方法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92年到2000年期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历史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出现了超常增长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其中城镇用地、工业用地是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力军。同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计算,证实了城镇用地通过大量蚕食农业性生产用地而得以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由收益较低的土地利用方式向收益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信息熵计算了松原市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熵,根据历年熵增量将松原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计算了2009年松原市各区市(县)的土地利用结构熵,分析了松原市土地利用结构熵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松原市土地利用结构熵值逐渐增大,宁江区的熵值明显高于其他四个市(县),前郭县的熵值明显低于平均值.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导致土地供应增加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将一直持续,需对土地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规划.  相似文献   

18.
紫云县宗地乡典型峰丛洼地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10m分辨率的ALOS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利用Arc GIS、ERDAS IMAGINE平台,通过逐网格采样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紫云县宗地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对该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宗地乡生态风险值主要为中生态风险值和较高生态风险值,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域。宗地乡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分布由宗地乡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增,其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7.87,表明研究区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当前土地利用变化趋快,现有土地利用更新技术难以满足土地实时监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以GIS平台为基础,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变化信息发现、变化区域标定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可以看出,利用遥感技术和GIS平台更新土地利用数据是比较适合较大范围的土地利用更新技术方法,可以完成土地利用动态更新的大部分工作且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ARC/INFO 7.0),用变化量、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变化度等指标对肃州绿洲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以未利用地(56.19%)、耕地(27.47%)和草地(12.19%)为主,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和城镇用地仅占4.15%,各乡镇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12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增加,表现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周长都在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水域明显增加,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增加,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肃州绿洲LUCC的变化特点,但都表达出了LUCC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指标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