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油库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是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影响油库的危险因素采用海因希里致因机理理论进行分析,找出油库事故发生的本质及普遍规律,用于指导油库安全工作.本文讲述了致因机理理论的发展;致因机理理论具体在油库的应用;致因机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李劭昱  颜伟  于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0):4457-4462
为了揭示煤矿水害事故成因,探究其内在联系,通过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来辨识事故报告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因素之间的强关联规则,从行为组织层面探究了事故内部影响关系,构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人为致因路径。结果表明:技术条件、技能型差错和习惯性违规是最频繁的问题形式;挖掘出了部分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出现了监督违规问题时,很容易导致工人发生习惯性违规;根据因果关系形成了“刻意性违规”和“错误性违规”两条主要事故发生链,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措施进行指导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研究煤矿重大事故的致因因素,强化安全管理体系,有效预防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以2011—2020年间发生的74起煤矿重大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煤矿重大事故特征,采用“2-4”模型事故致因链作为分析路径,定量统计分析了事故致因因素的发生频次和占比,总结得出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了适用于煤矿重大事故的致因分析模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了重大事故上下层级致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针对煤矿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煤矿重大事故相邻层级因素之间有20组影响因素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安全重视程度不足—安全监管不到位—违规冒险作业—不具备生产施工资质”是煤矿重大事故最易发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唐礼忠  成文媛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2):2177-2186
为明晰事故致因本质、促进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基于已有事故致因体系和SOC理论,采用“正向构建”范式,构建以能量和信息为主线的C-EI-C模型。从微、中、宏系统自组织演化和它系统被组织演化4个阶段介绍了系统演化过程,并延伸了模型内涵,阐述其功能与价值。研究表明:将能量与信息结合是安全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型明确了事故致因本质,揭示了完整的事故致因机理,为事故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真正做到事故的超前预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煤矿事故致因与煤矿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煤矿事故致因的基础上,进行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对煤炭安全生产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保障了煤炭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重大航空事故的致因机理及预防措施,以2018年狮航空难为典型案例,首先从系统视角进行组织安全控制分析,指出控制行为不足、沟通失效以及过程模型缺陷是组织层的安全隐患;然后通过飞机研制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指出设计逻辑缺陷、零部件故障以及维修漏洞等积累并影响了系统可靠性;接着基于人机共享控制理论分析了人机协同中的冲突,凸显了自动化透明度及人机功能分配等技术对安全的影响;还通过人因分类分析得到心理因素不良、机组协调以及人员训练不足导致了不安全行为。最后结合航空安全理论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组织安全控制回路、全周期的飞机系统可靠性、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设计和动态科学的人员选拔和训练等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赟  刘湘慧  陈玉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222-15229
为明确交通隧道施工事故致因之间纵向影响关系及层级结构,本文从事故发生全过程视角出发,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事故致因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及解释结构模型(ISM)判断各致因的重要性程度,建立事故致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确定关键致因因素,构建关键致因影响链,深入分析其纵向影响关系,并以WLM隧道为例进行验证,证实其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5方面20项交通隧道施工事故致因间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人员、管理及环境因素对技术因素、机械设备与材料因素存在直接影响作用,其中安全意识及素养、安全监管、施工方案及各类环境因素在事故致因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是良好安全管理的体现。本研究可为交通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分析施工触电事故致因的潜在联系性,为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对84起工程触电致死事故致因辨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率分析和潜在类别分析(LCA)对事故致因进行关联性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触电事故三大致因: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和技术环境差;以及潜在三大事故链:管理文化缺失、运行计划不适当和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致因理论有助于分析影响事故发生、发展的原因,预先采取措施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致因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从单因素理论到多因素系统理论,分析了各理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建立了一种综合动态分析事故影响因素的事故致因理论,与以往事故致因理论相比,该理论更系统、更全面,综合了时间与空间的因素,且注重因素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应用于建筑施工,提出的安全生产措施,可从多方面、多角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煤矿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过煤矿事业发展的重难点。基于此,本为以《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结构探析》为题,首先对事故致因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煤矿生产过程系统;再次探析了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结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助推我国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煤矿顶板事故发生之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预防顶板事故的主要环节,提出了预防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塔式起重机为对象,从塔式起重机状态安全监控的角度出发,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塔式起重机具体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条件,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塔式起重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塔机运行状态信息采集、ARM9主控制板监控和ZigBee及GPRS无线传输。该系统安装使用方便,功耗低,满足了塔式起重机监控系统的要求。本课题解决了塔式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采集、数据存储和布线难的问题,对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和事故分析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调研及资料查阅,搜集整理2003-2015年我国167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安全事故的资料.从百公里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角度揭示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趋势:2008年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事故由高转低的拐点,2014年事故呈抬头趋势,需警惕.以轨迹交叉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性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为人和管理因素;坍塌事故的主要诱因为环境因素;物体打击和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诱因为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员疲劳事故,利用功能共振分析(FRAM)与蒙特卡罗仿真(MC)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船员疲劳事故致因分析模型(FRAM-MC).以“深能1”轮搁浅事故为案例,通过梳理事件经过和FRAM-MC模型计算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FRAM-MC的船员疲劳事故分析方法可建立清晰事故层次结构,有助于理清事故致因,其功能可变性和耦合分析能够准确高效地找出事故发生的关键功能和关键路径,为功能屏障设置提供依据,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提高海事运输系统安全性,其研究结果可为海事事故分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运输设备,对于整个工作面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造成刮板输送机断链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光山县"12·19"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为实例,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剖析了该事故的致因及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详细过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科学高效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导致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可能性有48种,但只要能够采取3组最小径集中的任何一组去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该事故就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依据,利用知识地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从海量的首都安全大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合理应用,构建首都社会安全“3+1”风险预控模式。方法利用知识本体映射方法以及信息构建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明晰首都安全风险隐患,构建首都安全风险预控知识地图。结果通过知识建模、知识抽取,梳理安全事故发生链的全过程中蕴涵的知识关联、因果关联,建设首都安全的人物知识地图、机构知识地图、成果知识地图、首都安全风险预控平台。结论构建首都安全风险知识地图,为挖掘与分析首都安全事件数据知识链提供有效依据;建立大数据视角下的首都安全知识单元地图及其网络关系,为“平安北京”风险预警预控的多元协作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事实.基于这一现状,以北京地铁近年来新建线路施工中出现的具体工程事故案例为背景,结合新建地铁的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事故资料的整理分析,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5种类型:地层过量变形引起坍塌、不良地质体突发灾害、施工诱发地下管线破坏、工程施工管理不力、施工设备及操作技术过失引发的事故.针对每一类事故,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方案,进而提出适合于我国城市地铁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地铁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