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湿热处理对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普通玉米淀粉和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湿热处理前后其抗性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热力学性能、膨胀度及消化性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3种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湿热处理提高了3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使糊化变得困难;湿热处理后偏光十字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2.
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水分含量下对普通玉米淀粉进行了湿热处理,研究了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黏度、热力学性质、结晶性和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玉米淀粉的颗粒外形仍保持完整,但颗粒表面出现破损,偏光十字仍存在,高水分含量下处理时部分偏光十字消失;经湿热处理后,淀粉起糊温度提高,峰值黏度、终止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淀粉糊化过程吸热焓变减小;结晶度随湿热处理水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高水分含量下处理的淀粉中出现A+V型结晶峰,表明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抗性和慢消化淀粉含量随湿热处理水分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下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对含水量为30%的蜡质玉米淀粉进行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布拉本德粘度仪等对微波辐射前后淀粉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的淀粉颗粒表面会出现小孔和凹坑;微波辐射增强了对应的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降低了玉米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冻溶稳定性以及焓值,提高了糊化转变温度及其范围;蜡质玉米淀粉经处理后,其糊化起始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但粘度曲线不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在淀粉颗粒内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直链淀粉与直链淀粉之间、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产生新的不同稳定性的结晶体,从而使淀粉内部出现更加有序的结晶排列.  相似文献   

4.
以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Brabender黏度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淀粉糊性质与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糊化及糊化后4℃条件下保藏24h两种处理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直链淀粉含量与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峰值黏度、消减值、DSC糊化温度影响显著;在in-vitro消化模型中,4种玉米淀粉经两种方式处理后产生的消化产物总量以及消化速度均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而降低;4℃条件下保藏24h处理后,凝沉淀粉消化产物总量与消化速度均低于糊化淀粉,且降低程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改性高链玉米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群在半生物体内模型中分解底物的模拟人体消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链淀粉含量有关,链淀粉含量为50%的高链玉米淀粉最难降解,普通玉米淀粉(链淀粉含量为26%)最易被降解,链淀粉含量为70%的高链玉米淀粉的降解性能居中;普通玉米淀粉和链淀粉含量高的玉米淀粉经交联变性可抑制其生物降解性能,而羧甲基化变性将会加速其降解.  相似文献   

6.
乙酰化己二酸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糊的黏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旋转黏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乙酰化己二酸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性质、黏度性质、耐酸性和耐盐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蜡质马铃薯淀粉经乙酰化己二酸交联后,淀粉糊的起糊温度由64.7℃升高至67.3℃,峰值黏度从919BU下降为652BU,相对崩溃性从76.4%降低至27.6%,糊的黏度稳定性、抗剪切稳定性、凝沉性都得到改善。此外,乙酰化己二酸交联改性后,淀粉糊的耐酸性和耐盐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酸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木薯、玉米淀粉及其10~90流度的酸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探讨淀粉酸变性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70流度左右的酸变性淀粉具有特殊的热力学性质,淀粉颗粒内结晶形态对糊化性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泰国木薯淀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木薯是热带地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根的化学组成,淀粉含量,淀粉质量和淀粉性质常常决定木薯作为食品和工业用的价值.对广泛种植在泰国的2个木薯品种Kasetsart50(KU50)和Rayong5(R5)块根的化学组成、淀粉质量和淀粉性质分析结果表明:KU50比R5品种具有高的淀粉含量,高的氢氰酸含量和高的灰分含量.2个品种淀粉粒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85℃下KU50比R5具有高的膨润度.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热力学特征为:KU50具有高的糊化起始温度、糊化结束温度、糊化峰值温度和热函.2个品种的淀粉粘度曲线差异较小.由此得出:从提取淀粉效率来说,KU50优于R5;作为饲料加工业,R5的饲料品质优于KU50;对于淀粉深加工业,因KU50和R5具有不同的热力学性质和粘度性质,因而根据加工产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玉米淀粉醋酸酯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改性剂,在水相体系中、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低取代度的玉米淀粉醋酸酯。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并探讨了反应介质酸度、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对淀粉醋酸酯的性质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玉米淀粉醋酸酯糊化液表现出黏度增加、透明度提高、凝沉性减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水稻的粘性或蜡质胚乳是由支链淀粉组成,而非蜡质类型却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淀粉的蜡质类型,只能在胚乳或花粉粒中发现,且受单一隐性基因控制。至今,已有几篇介绍用辐射和化学诱变剂处理玉米和大麦成功地诱发蜡质突变体的报告。可是,在水稻上大概还没有人工诱发蜡质突变体的报道。作者试用次乙亚胺(Ethylene imine,简写 EI)来诱发水稻  相似文献   

11.
运用Brabender粘度计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粘度曲线进行了测定,研究考察了不同阴、阳离子取代度不同pH值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并同原淀粉及阳离子淀粉的糊化性质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磷酸型两性淀粉经阳离子淀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冷粘稳定性;阳离子取代度及阴阳离子比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磷酸型两性淀粉还具有一定的抗酸降解能力,在pH值为9.0的稀碱溶液中,碱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来源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GXU20的重组生淀粉糖化酶的酶学特性。【方法】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pH值、温度、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纯化的重组生淀粉糖化酶的活力的影响,同时测定酶的底物特异性、酶对生淀粉的吸附能力以及酶对不同生淀粉的水解效率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酶水解生木薯淀粉的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重组酶对不同生淀粉颗粒的水解方式。【结果】重组生淀粉糖化酶rPoGA15A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65℃,在pH值为2.0~10.0时,重组酶具有较好的pH耐受性,温度小于50℃时,酶的稳定性好。除Ag~+、Cu~(2+)和SDS之外,其他大部分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酶的酶活力影响不大。重组生淀粉糖化酶对大米和玉米生淀粉的活性较高,对木薯和马铃薯生淀粉的活性次之,重组生淀粉糖化酶rPoGA15A对不同生淀粉的吸附能力与其对相应不同生淀粉的水解活性大小呈正相关。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生淀粉糖化酶对不同生淀粉颗粒的降解作用明显,水解方式各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重组生淀粉糖化酶水解生木薯淀粉的产物仅有葡萄糖。重组生淀粉糖化酶rPoGA15A在40℃下对大米和玉米生淀粉水解72h后水解率分别达到86.5%和71.9%。【结论】重组生淀粉糖化酶具有广泛的pH耐受性,对生淀粉具有高水解活性,在生淀粉的水解和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酒精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羧甲基化对淀粉颗粒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糊化是淀粉的重要性质。本试验用一氯醋酸与原淀粉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温度、遇水膨胀性和偏光十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程度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影响不大;较高程度羧甲诺化对淀粉粒糊化影响显著,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大为降低,颗粒遇水易膨胀,偏光十字消失,甚至常温能遇水湖化。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starch sources on the behaviors of starch matrices and on the rates of herbicides released from the matrices were studied for slow release. The starches considered include native corn starch, wheat starch, potato starch and cassava starch. The matric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encapsulating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or 2,4,5 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s as model herbicides with hot-gelatinized starch pastes. The encapsulation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herbicide content, swellability,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release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arch 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matrix behaviors and on release rates. The rate of 2,4-D released follows the order: wheat starch 〈 potaot starch 〈 corn starch 〈 cassava starch. And for the rate of 2,4,5-T, this order is nearly the same only with an exception that the late two kinds of starch are similar.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herbicides with different water solubility show different release rates, no matter what type of starch is used as the matrices.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低于淀粉糊化温度条件下酶脱支处理对直链淀粉溶出及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选取不同条件产物,采用Guraya法测定酶脱支处理后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变化,从而研究酶脱支处理过程上清液中溶出的直链淀粉与沉淀淀粉颗粒态缓慢消化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进一步研究酶脱支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特性、热焓特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溶出量与缓慢消化淀粉形成具有相关性;低于糊化温度下通过酶脱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能提高淀粉颗粒表面的疏松度;相对于结晶的数量,结晶的质量对淀粉消化性影响更大;酶脱支处理后,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均有所增加,糊化温度区间变小,糊化焓降低。  相似文献   

16.
用于制备热塑性塑料的双醛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碘酸钠在温和条件中氧化玉米淀粉,制备不同醛基含量的双醛玉米淀粉,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产物.考察双醛玉米淀粉的分子量、结晶、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的变化. 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得到热塑性玉米双醛淀粉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TG)技术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糊化蜡质玉米淀粉(GWCS)共混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外延起始温度降低,即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说明淀粉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最大热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最大热分解速率增大.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随着淀粉含量增加,共混物体系的热分解E/logA值降低,表明淀粉含量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接枝淀粉是以淀粉为骨干,由具备上浆性能的单体接技共聚的产品,是今后纺织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对淀粉预处理、引发剂及单体选择、接枝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这些工艺条件,可制成性能优良的、工厂生产正常应用的接枝淀粉.有明显经济效益与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