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嗅球切除对树生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生殖季节和非生殖季节切除树嗅球,雌雄树的生殖器官发育和血浆性甾体激素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人乙肝病毒DNA在感染树鼩肝细胞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DNA在树Qu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Qu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Qu肝细胞检出HBV 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发现整合型的HBV DNA。表明树Qu肝对HHBV敏感,可成为乙肝和肝细胞癌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乙肝药物筛选的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在生殖季节末期和非生殖季节末期损毁视交叉上核(SCN)的25只树性腺和附性器官重量及组织学的变化。发现损毁树SCN不影响动物体重;在生殖季节末期损毁树SCN,未见影响性腺和附性器官重量变化,但观察到其在组织学水平上不衰退;在非生殖季节末期损毁树SCN,未见影响性腺和附性器官重量变化,但观察到其在组织学水平上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4.
以树Qu为实验对象,建立实验性脾虚模型后,对动物施以慢性手术,记录胃窦部电活动的变化。结果显示:脾虚树Qu胃电活动明显减弱,这是致使胃收缩运动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在生殖季节末期利非生殖季节未期,损毁松果腺的26只树性腺和附性腺重量及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发现损毁树松果腺未见影响动物体重.在生殖季节末期损毁树松果腺,未见抑制性腺和附性腺重量减少,但见其在组织学水平上不衰退;在非生殖季节末期损毁树松果腺,未见性腺和附性腺提前增重,但见其在组织学水平上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HBxAg及ras基因的表达蛋白P^21在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素B1(AFB1)致树Qu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发现这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呈正相关系,即接受HBV和AFB1双因素的树Qu的肝癌发生率与IGF-Ⅱ,HBxAg及p^21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只暴露于单一因素HBV或AFB1的动物。同时,在带瘤树Qu中,这三种基因的表达又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以过量大黄水浸剪剂胃饲树Qu,实验第8天动物出现与临床脾虚相似的症状。如溏便、纳怠、不爱活动,被毛枯槁,体重下降等,对其肝,十二指肠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脾虚动物相邻肝细胞间紧密连接松弛,十二指肠粘上皮吸收细胞微绒毛变短,而在胃饲四君子汤后上述症状减轻而恢复正常,实验证实应用树Qu建立脾虚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桑正林 《昭通师专学报》1995,17(3):56-62,72
本文通过电极损毁树Qu松果体后,观察其昼夜节律的明显变化,从而探索松果体与动物昼夜运动性活动节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5咱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四川产麝Qu亚科的四川短尾Qu、北小麝Qu、中麝Qu、灰麝Qu蹼麝Qu喜马拉雅水麝Qu、四川水麝Qu7种动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最短距离法与生物的分类结构较吻合,建议将蹼麝Qu属并入水麝Qu属而成基全亚属,并探讨了如何使数学的聚类更科学地反映生物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刺猬嗅球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刺猬嗅球的分布和形态,观察野生刺猬嗅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刺猬嗅球内广泛分布。强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刺猬嗅球边缘的突触小球层,小球周细胞也有NOS强阳性表达;偶见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内颗粒细胞层有大量浅染且较小的NOS阳性神经元.结论:刺猬是敏嗅动物.其嗅球中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状态可能与嗅觉灵敏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树和许多温带野生哺乳动物一样,属于季节性繁殖的动物。昆明地区的树其生殖季节在2至8月初,8月中至次年1月为非繁殖期。成年树的睾丸、卵巢和生殖管道的形态及重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2.
树鼩对人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树Qu对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性,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10只成年树Qu(雌雄各半)。然后每周抽血1次,每只动物共抽血11次。用不同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检测接种后的动物血清感染指标。实验观察至13周,结果分别有9只和8只动物出现HBsAg阳性,持续最短1周,最长7周。用PCR检测,结果有1只动物连续4周在血清中检测出HBV DNA。表明树Qu能感染人HBV,但实验有待改进以延长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用SP19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树Qu24-72小时尿液中Na^+、K^+、Ca^2+的排泄量,经用余弦节律分析法及零振幅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树Qu尿中Na^+、K^+、Ca^2+的排泄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其峰值出现于12:00-20:00,谷值出现于6:00-8:00。且其排泄量在一至黄昏期间均处于较高水平(高于24小时平均值),黑夜至午前处于较低水平(低于24小时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RIA法分析人工饲养下1只成年雌性灰叶猴尿液中的E2、P水平,结合观察该雌猴和其配偶的行为后发现:拥抱、梳理、接近、嗅阴和示阴是它们交往的重要行为;接近、嗅阴和示阴水平在E2峰值前后上升,其生殖期望(fertility expectation)即动物行为中表现出的增加后代数量的本能增强。雌猴怀孕后,生殖期望满足,嗅阴、示阴水平下降而表示友好的梳理、拥抱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鼠嗅球各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小鼠嗅球中的形态与分布.结果:NOS阳性细胞群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和中央腔周围的颗粒层;强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内;僧帽细胞层偶见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和簇细胞;弱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内颗粒细胞层,浅染且形态较小.结论:小鼠嗅球内有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这种明显的分布可能与小鼠嗅觉灵敏有关,僧帽细胞层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可能与小鼠对气味感知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6.
四川短尾Qu(Anourosorexsquamipes)行为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野外和实验室对四川短尾Qu的行为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四川短尾Qu的食性以蚯蚓,昆虫及其幼虫为主,也有部分植物芭叶和果定,同时喜食鱼韪等水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用光镜观察并比较了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犁鼻器在位置和形态上相似,但这三种鼠犁鼻上皮、犁鼻管腔和犁鼻血管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副嗅球中嗅小球层和颗粒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比较,说明犁鼻系统的结构差异与鼠类的生活环境和繁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普陀水仙鳞茎球的观赏,大球率以及种球繁殖速度,作者对其鳞茎球进行了类似园艺上修剪方法的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对营养生和生殖生长起到了不同的调节作用,其中切去顶端1/5,可促进生殖生长并抑制营养生长,直径1mm的钢针穿刺促进了营养生长,而倒放鳞茎球既抑制营养生长又抑制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初生扬子鳄嗅球、嗅束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尼氏,H.E.及Hagquist等染色方法对扬子鳄的嗅球,嗅束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横切面上,嗅球可分为清晰的8层,从外到内,分别是神经纤维层,小球层,外颗粒层,外网状层,僧帽细胞层,内网状层,内颗粒层和室慕支。嗅束的横切面上可见梨状皮质,海马及嗅前核等结构。  相似文献   

20.
神经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损伤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神经损伤修复是神经科学家多年研究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嗅鞘细胞是分布于嗅觉系统嗅球和嗅上皮基底膜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嗅鞘细胞在体外具有促进轴突再生并促进其较长距离延伸,髓鞘化轴突的能力而使之成为近年来最为吸引人注目的一种促进神经修复的工具。中枢源性与周围源性的嗅鞘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鼻黏膜活检可以是嗅鞘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自体来源。本文就近年来嗅鞘细胞移植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