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的344个公交站点作为节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宝鸡公交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网络中节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以及紧密度中心性指标,对网络中各个节点中心化程度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出宝鸡公交网络中的枢纽节点,对应于城市的关键站点和主要换乘站点.网络节点中心化的研究可为城市公交网络站点的合理分配及公交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缓城市交通拥堵,改变城市公交线路规划不合理的状况,采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公交系统,构建公交网络模型,分析公交站点中心性、公交路段中心性、公交网络聚类特性、小世界性、集团特性和抗毁性等重要指标。以宝鸡市公交网络为例,基于Space L方法构建宝鸡市公交网络模型,用节点度和节点介数衡量站点的重要性,用边介数衡量公交路段的重要性,用聚类系数、最短路径衡量公交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采用GN算法对公交网络进行了社团划分。采用随机和突发2种策略对网络进行了攻击,验证公交网络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市公交站点网络和大多数公交网络一样具有幂律分布特性,该网络可划分为11个明显的社团;该网络对于随机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于基于度的蓄意攻击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和全国大中城市相比,宝鸡市公交网络的集团化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优化公交网络的方法,对关键站点实行分流,对关键路段实行绕行,根据社团划分和网络整体结构优化公交路网,建设智能公交系统,规划城市建设,研究结果可为宝鸡市交通线路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宋百超  王章虎 《工程与建设》2007,21(5):672-673,720
公共交通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做好公共交通枢纽的布局选址,可以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文章在充分考虑我国自行车数量巨大、小汽车数量迅速增长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参数以优化公交枢纽布局选址模型,并应用此优化模型对合肥市包河区东南部某区域的公交枢纽布局选址问题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交网络的拓扑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城市公交网络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公交网络的拓扑特性.以南京市公交网络为实例,建立了南京市公交路线与站点网络的数据库,分别构建了基于公交线路的网络模型、基于邻接站点的网络模型、基于换乘站点的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这三种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通过计算网络的静态参数(特征路径长度、度分布、集聚系数等),分析了不同网络的拓扑特性.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城市公交网络为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提出了新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交分担率的城市客运交通枢纽选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户均衡理论的基础上,首先研究超级网络条件下公交车与小汽车交通流量的相互影响,并以公交分担率最大为目标,建立在不同的枢纽选址方案下城市交通网络中公交车流量和小汽车流量分配最优化模型.进而,以公交车与小汽车的出行成本、枢纽建设的土地成本之和作为总成本,以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城市交通枢纽选址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最后,运用案例验证模型,并提出枢纽选址优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定制公交的站点及路径动态优化问题,分析定制公交特性,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动态需求特征,对站点进行重要度评估,并按照重要度高低进行排序,筛选出前50%与前70%的站点作为路径寻优时考虑的停靠站点.以最大服务率和最小动态行程时间为综合目标,以最大载客量、运营成本、行程时间为约束,建立随机需求下的定制公交动态路径优化模型.对A~*算法进行改进,综合动态行程时间与乘客需求作为当前节点到达终点的估计代价求解目标函数.以福州市为例,检验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与算法能够在随机需求下对定制公交停靠站点按重要度进行动态筛选并优化动态路径,且按照站点重要度前50%进行筛选得到的路径结果优于前70%.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加权公交站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上海公交站点的加权网络模型,研究加权网络静态统计性质,包括节点强度分布、加权群聚系数和相关性.研究发现:一个停靠站点上的饱和运输量和该站点的连接密度之间是一种超线性的关系,该发现为分析公交客流量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研究还比较了加权前后集聚系数和节点相关性的变化,发现运输量大的节点之间建立公交线路的可能性也较大,而且这些连接强度较大的节点之间的公交路段交通压力也偏大.文末提出了一些改善这类公交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物流枢纽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浙江省衢州城市物流规划的实证案例提出了城市物流枢纽规划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首先提出了城市物流枢纽规划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选址中的定性与定量指标隶属度.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获得3个合理的备选方案,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衢州城市物流枢纽功能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9.
秦琼  李舒阳 《科技信息》2011,(8):I0216-I0217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大连公交网络的拓扑结构。针对大连市公共汽车交通网络系统建立了公共线路、停靠站点复杂网络,对两种类型的网络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得出大连市公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一些静态几何量及其统计性质,如度分布、凝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公交网络较为便捷。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成区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城市建成区大量轨道站点客流换乘特征调查数据,对轨道站公交换乘客流比例、客流空间分布、公交客流吸引范围进行分析,依托轨道网络提出轨道站点公交线路优化规划方法,给出轨道站点出入口始发公交线路、途经公交线路的公交换乘设施用地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网络的思想,以Gephi软件为分析工具,对武汉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建立了邻近站点、公交线路和公交换乘3种复杂网络,获得了这3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几个静态几何量参数,并分析了这些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结果显示,武汉公交基本可以满足当前需求,但是仍存在分布不均、乘客候车时间过长、个别站点不能通过换乘到达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动态分析公交车辆在线网上的实时分布,文章构建一个基于车辆分布的公交动态复杂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车辆服务强度与线网储备运力2个指标来反映公交动态复杂网络的分布特征。基于Space-L方法建立包含城市公交站点及线路信息的静态网络模型,分析公交静态网络特性;根据公交车辆实时GPS数据提取站点间车辆数作为边的权重,建立公交动态复杂网络模型,使用车辆服务强度与线网储备运力进行线网车辆分布分析并对动静态公交网络进行匹配性研究。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宁波市公交系统,研究发现:车辆服务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线网储备运力与网络直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不同时刻动态网络直径的大小来分析线网的储备运力;公交静态网络与动态网络的关键参数差异表明两者不完全匹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城市公交车辆、乘客、站点等节点相连,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为公交调度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公交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射频识别设备嵌入到公交车辆、站点、乘客公交卡中,实现车辆、人员信息的识别与监测,结合公交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对公交调度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改善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轨道站点换乘服务水平分析有利于制定缩短换乘时间的规划策略和方案,而现有研究缺少利用公交IC卡的数据进行轨道交通站点换乘服务水平的分析﹒本文基于北京市公交IC卡的数据,对其轨道站点早高峰进出站客流量、轨道和地面公交线路间的平均换乘时间进行统计,并分别进行轨道站点进站客流量与公交换乘地铁的平均换乘时间、轨道站点出站客流量与地铁换乘公交的平均换乘时间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此探究轨道站点客流量与换乘时间之间的空间集聚关系,并将高-高、低-高集聚特征站点作为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站点﹒结果表明:公交-地铁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的站点有28个,地铁-公交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的站点有24个﹒最后,以国贸站为例,分析了其换乘服务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其地面公交运营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的科学选址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基于GIS分析方法,在考虑选址规划区域内存在地理阻断和路网运输服务水平的情况下,对一般的连续型选址模型进行修正,得到非连续型的阻抗函数,并通过成本费用最小化模拟分析客运枢纽的最优选址。  相似文献   

16.
公交微循环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千米"问题的有效方案.在当前建设开放式小区的背景下,其站点选址和线网设计对于乘客、企业和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以所有公交微循环线路总长度最小和乘客总步行距离最短为目标,以站点数量、站间距、线路长度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开放式小区公交微循环站点与线路综合设计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以北京市某小区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对模型参数和线路条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决策者应综合考虑企业与乘客利益,选择合理的模型参数值与布设线路条数,使决策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合肥市阜阳北路公交专用道改造工程,在对规划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公交专用道的形式、站点设计及交通工程的改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公交专用道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解决方法,为其他类似公交专用道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中的节点进行合理选址以提高城市地下物流服务水平,首先对城市地下物流节点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将城市地下物流节点选址问题抽象为"选址一分派问题",再经进一步分解,将"分派"镶嵌在"选址"中;其次构建了从决策者成本角度出发的上层规划模型和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的下层规划模型;最后针对此类双层规划模型,采用组合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将物流部门成本与客户利益综合考虑的双层规划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物流节点选址问题,且模型的算法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公交客流走廊集聚的需求,研究了全程车和区间车形成的多服务模式公交优化设计问题.针对公交走廊需求特征,利用公交客流起止点(OD)数据,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发车频率和公交座位数为主要输出参数的公交设计研究模型,下层模型为经典的随机选择(SUE)模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求解模型.最后结合相关案例给出了优化算例,案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公交车内拥挤对乘客出行成本的影响,能有效地提高公交走廊的运营效率.同时,模型通过输出不同站点上车在各站点能找到座位的概率,优化乘客选择不同公交出行的行为,均衡了公交客流,提高了车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获取2016年底福州"五区一县"的426条公交线路和1 432个公交站点数据,以此构建基于邻接站点的无向无权和无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站点的度、强度以及承载压力等进行统计计算,并基于派系对各节点进行子群划分.对整个公交网络采用随机攻击方法进行模拟攻击,引入聚集系数和连通度等指标来分析评价网络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强度高、承载压力大的节点主要分布于交叉路口以及学校、医院、休闲购物中心等重要场所,所处路段发生交通拥堵的概率和频率最高.从节点强度分布来看,强度最高的节点在仓山区分布最多,其次是鼓楼区.但从基于派系的子群划分结果来看,出现在鼓楼区的高强度的节点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它们作为群体发挥作用.随机攻击结果显示,当移除15%的节点后,整个网络不再连通,被分割成两个孤立的子网.文章最后将分析结果与福州的实际相结合,对福州公交网络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