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生涩、实验方法不多等问题,从而对学生掌握无线网络协议和技术造成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教学方案使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辅助课程教学,通过可视化方式提高学生对无线网络协议和技术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划  王小华 《科技信息》2011,(29):145-145,149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教材、学生的特点,提出要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突出工程意识。并从现存问题、教学手段、实验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帮助学生完成数值计算、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可视化建模及仿真调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开放性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对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探讨了学生一直反映该课程难学的问题。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在教学模块和组织顺序、例题和习题环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促进学习源动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推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模拟电路的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爆破类专业的教学由于安全、成本等问题很难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为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并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结合凿岩爆破课程中爆破网络设计的问题探讨了将爆破网络设计内容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进行可视化的操作软件的实现方法。通过框架设计、功能设计及实现、学生应用等环节,现已完成该可视化程序的编辑和应用,效果良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后期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铸造工艺与设备》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现场教学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与要求,但该课程目前缺乏实验环节。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推广,数值模拟技术在《铸造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三峡船闸水力学数值实验室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数值实验室的组成和结构,拓宽数值模拟的内涵,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图形及可视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界的应用现状.将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及可视化技术紧密结合,研制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数值实验室.利用该数值实验室可以对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输水系统任意运行工况进行实时数值试验,并以图形、图像、表格、动画等多种可视化方式给出数值试验成果.该成果表达形象直观,应用方便快捷.系统友好的界面使其能直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7.
材料力学作为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时的压缩导致传统的教学体系不能适应,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平台,把数值模拟引入材料力学教学中,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现了课程前期的问题引入,课程中期的模拟实验和课程后期的兴趣问题讨论.实践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课程中无线新技术部分——mMIMO技术教学中存在诸多复杂而难以让学生理解的概念,依据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利用MATLAB的APP designer工具建立mMIMO技术教学平台。在该平台中,通过设定特定参数,利用可视化仿真结果使研究生能够感性地认识mMIMO技术所涉及的信道硬化及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等关键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利用mMIMO技术教学平台的实时演示,增强了教学实践的互动性,提高了研究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特点和MATLAB软件可视化编程和数值计算的优势,开发出能辅助《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演示系统,并编写MATLAB编程作业,既能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科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两学科之间渗透、整合不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也体现了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教学中的基于教学资源(教材、课程标准、教学材料等)开展学科间渗透教学、创设学生活动、知识可视化等方法和手段。实施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有助于技术课程更有效地实施,课程的价值更好地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该课程至关重要,但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该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面以及教师业务、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为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及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个部分,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根据综合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文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任务设计基本思路、项目设计注意事项及具体项目任务,指出了项目教学中存在问题,并给出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冶金传输原理为例,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角度出发,根据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将虚拟仿真平台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并应用于冶金传输原理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讨论了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期末评教情况作为课程建设的评价和反馈依据。通过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课题是科学合理地开发油田。油藏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来模拟实际油田的开发和预测油藏动态的一门技术。该文通过对两者描述,可以看出,理论上,油藏数值模拟与传统油藏工程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类似于实际油藏开发的仿真实验。通过教学实例说明,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展开油藏工程的课程教学,会使教学过程会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王茜  王超 《科技信息》2010,(17):48-49
随着数字信号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中往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和图形处理。MATLAB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该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值计算、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可视化建模及仿真调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优化教学及上机实践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础上,对本科《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与探索。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且对促进该课程自身发展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都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目前用于模拟电路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实验箱存在可操作性不足、接线复杂、不易维护和综合性体现不足等问题,介绍了一款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并具备可扩展的模块式可视化模拟电路实验箱,以提升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该实验箱能够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中的大部分模拟实验,并可通过子板设计进一步扩展。同时通过配置母板上的微处理器所具有的模数转换、数模转换和串口通信等数字功能结合PC机系统软件,进一步实现模拟电路实验的PC机端控制与显示,提升模拟电路实验的可视化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箱在可操作性、综合性和可视化方面优于市面上现有的模拟电路实验箱。  相似文献   

18.
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技术及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针对教学中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李征  陈丹捷 《科技资讯》2014,(35):200-201
基于软件平台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设置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单元,提出了启发式和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并论述了该模式在软件平台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的求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现状,把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利用VRML语言建立交互式的三维虚拟教学模型,在固体物理晶体结构、能带理论和电子结构等教学内容中加以应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虚拟现实可视化教学课件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