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盐地碱蓬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从盐生植物—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案,即通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因素三水平的选择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浓度为65%,乙醇质量体积为15倍,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4h,提取工艺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2.
沙枣叶中提取的总黄酮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青海本地沙枣叶为原料,利用水作为提取介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对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黄酮浓度为400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2.3%;黄酮浓度在50~400μg/mL范围内其清除率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中克隆了Δ^1-二氯吡咯-5-羟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S.salsa 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Ssp5CS),Southern杂交表明SsP5C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不同盐处理(400mmol/L NaCl)时间下SsP5CS在盐地碱蓬叶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同时盐胁迫条件下盐地碱蓬叶中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的增加, 并且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推测SsP5CS基因可能在保护盐地碱蓬免受盐胁迫损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铁扫帚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铁扫帚的化学成分。方法用醇提取、水提取醇沉淀方法进行提取,再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提取物。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出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多糖中分离出2种化合物,从黄酮中分离出4种化合物。结论来自黄酮类的4种化合物其Rf值分别为0.16,0.25,0.78,0.86;来自多糖类的2种化合物其Rf值分别为0.55和0.6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海边生境盐地碱蓬和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否遗传,我们以两种表型盐地碱蓬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其叶片中甜菜红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计算总叶绿素(chla+chlb)含量及Chla/b.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海边生境盐地碱蓬叶片中甜菜红素含量及Chla/b比值始终高于内地生境的,而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索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海边生境的.这表明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法对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探讨了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法提取山楂黄酮的优化条件为:功率为300w,时间为3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8.02%.山楂黄酮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以盐地碱蓬为原料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其酶活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0g盐地碱蓬中提取的SOD,经硫酸铵分级沉淀、氯仿/乙醇沉淀、丙酮沉淀及热处理后,酶活分别为427.035U/mg、648.6736U/mg和1181.856U/m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不同部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几种银杏叶、银杏外种皮、银杏果梗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中质量分数为1.9%左右,在银杏梗中的质量分数为0.5%-0.7%,在外种皮中的质量分数为0.1%-0.8%。结论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是理想的提取原料;银杏叶梗和外种皮中含较少量的黄酮,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角度考虑,同样可作为提取原料。  相似文献   

9.
从盐地碱蓬 (Suaedasalsa)中克隆了Δ1 -二氢吡咯 -5 -羧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 (S .salsaΔ1 -pyrroline -5 -carboxylatesynthasegene,Ssp5CS) .Southern杂交表明SsP5C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 ;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不同盐处理 (4 0 0mmol/LNaCl)时间下SsP5CS在盐地碱蓬叶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同时盐胁迫条件下盐地碱蓬叶中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的增加 ,并且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 .推测SsP5CS基因可能在保护盐地碱蓬免受盐胁迫损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盐地碱蓬叶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盐生植物盐地碱蓬叶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是典型的贮盐植物;生长在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的盐地碱蓬,在叶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状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盐地碱蓬是海岸带一种重要的先锋植被,其时空分布信息是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湿地修复工程的基础数据.为准确地获取碱蓬群落时空分布信息,构建一种盐地碱蓬提取指数十分必要.该文以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 OLI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构建盐地碱蓬指数(suaed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dex, SPCAI),并将其应用到多源遥感数据(Landsat5 TM、Landsat7 ETM+、Landsat8 OLI和Sentinel-2 MSI)中,最后利用SPCAI获取近21年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碱蓬群落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1)经主成分分析的Landsat数据的第4波段(PCA4)对盐地碱蓬的响应最为明显,且Landsat8 OLI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明显优于TM和ETM+数据;2)基于Landsat8 OLI的PCA4波段构建SPCAI,SPCAI对碱蓬的响应明显优于NDVI、SAVI、MSAVI,并...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碱蓬种群变化及扩散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卫星遥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物种群扩散模型相结合,利用1996、2006、2016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3期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景观转移矩阵、景观重心转移模型分析互花米草和碱蓬动态变化,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6年的演变趋势开展预测模拟.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 a来互花米草总面积由1996年的3.45 km2增长到2016年的25.14 km2,碱蓬总面积呈大幅度下降;在空间上,互花米草发生了连通阻断,其重心由胜利油田边缘向河口方向移动,碱蓬重心向陆源方向有一个小幅度后退.2)模拟预测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为26.67 km2,碱蓬面积为26.15 km2.3)2种植被在2006—2016年转移变化剧烈,20 a来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呈增加的趋势.从预测结果分析看,20 a间黄河三角洲河口受重大人工改道、初期的断流、风暴潮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互花米草、碱蓬等滨海湿地植被数量造成短时序变化,导致模拟精度不高.如果不对互花米草加以人为控制,到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的激增将对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植被指数饱和问题直接影响植被参数的遥感估算精度.基于DART模型定量分析盐地碱蓬群落植被指数对LAI的响应,讨论不同植被指数的饱和问题,研究发现:1) 盐地碱蓬LAI与株数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R2为0.99,RMSE为0.008.2) TSAVI抗饱和性最好,NDVI及RVI次之,EVI、SAVI一般,PVI、MVI及MSAVI最差.3) RVI、NDVI及TSAVI敏感度最优,且LAI〈0.68时,SRVI〉SNDVI〉STSAVI;0.68≤LAI〈2时,SNDVI〉SRVI〉STSAVI;LAI≥2时,TSAVI最优,RVI和NDVI出现饱和现象;EVI、SAVI对LAI敏感性一般;剩余3种植被指数对LAI的敏感性弱.对于辽河口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盐地碱蓬,结合实测LAI数据,初步分析认为TSAVI、NDVI及RVI可以作为较强适用性植被指数来进行相关研究,能够区分不同LAI下的盐地碱蓬群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及水淹环境对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解袋法,探究不同盐质量分数和水淹条件对芦苇、碱蓬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并采水样检测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NH3-N)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枯落物中的C、N、P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盐质量分数对枯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盐质量分数越高,分解越快.水淹可以促进枯落物的分解,不同水淹条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不同.碱蓬枯落物分解明显快于芦苇枯落物的分解,且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w(C)/w(N)呈反比.水中的DO、TP、COD以及NH3-N显著影响(P <0.010)枯落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盐水胁迫发芽、盐水浇灌盆栽和田间耐盐实验,研究植物的耐盐能力,筛选黄河三角洲滩涂重度盐渍土适生的耐盐植物.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NaCl对耐盐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盐胁迫下植物苗期相对生长量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碱蓬>柽柳>中亚滨藜>二色补血草>三角叶滨藜>海边月见草>海滨锦葵>田菁>罗布麻.筛选出耐盐性极强的、能在盐的质量分数为20 g/kg以上的重盐土上生长的植物2种,即柽柳和盐地碱蓬,为黄河三角洲滩涂重盐土的生物改良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A,B,C分别灌胃给药,结果表明水提取物A和C具有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其中以C(间隔12h给药,共给药4次)的效果最为显著,而B的效果不明确.初步揭示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的一些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沼植被时空演变规律,采用物候特征合成方法反演了1984—2021年保护区核心区4种盐沼植被(互花米草、芦苇、碱蓬和茅草)面积,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核心区盐沼植被总面积从11 113.2.hm2增长至16 528.14.hm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1%,主要得益于互花米草的保滩促淤能力;互花米草和芦苇通过占领大量碱蓬滩、茅草滩和光滩,面积分别增加了4 968.62.hm2和8 806.95.hm2,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67%和6.88%;受生态位竞争等自然因素和水产养殖基地等人工干扰的叠加影响,碱蓬和茅草面积分别减少了3 494.25.hm2和4 867.38.hm2,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14%和 -8.11%,适宜生境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主要由潮汐作用决定,在潮汐沿高程梯度的运动中形成了种子流。滨海围垦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盐沼湿地的潮汐作用,进而造成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的变化。本研究对不同高程盐沼湿地的种子流通量进行调查,阐明了潮流干扰下盐沼湿地中植物种子扩散模式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发现在潮流驱动下,低位盐沼和中位盐沼的种子将会向海陆两端迁移,低位盐沼上部是重要的种子源区,中位盐沼下部成为了种子汇区。而高位盐沼的围垦活动将会改变盐地碱蓬种子扩散模式。中位盐沼下部的种子扩散模式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围垦活动占据或破坏高位盐沼之后,中位盐沼下部将由种子的汇区变为源区,大量的种子净流出将给该区域盐地碱蓬定植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