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在商用空调系统中设置新风的重要性及新风量标准,着重分析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新风引入方式,根据具体工程灵活应用,满足人们的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风送风状态点的确定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中一直备受关注.新风处理的最终参数直接影响新风机组及风机盘管的选择,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能耗和室内的温、湿度的标准.通过对旅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夏季新风处理的4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从节能和卫生要求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性质和要求的空调系统应采用不同的新风处理方案,供设计参考.图5,参6.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定风量阀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几种应用方式,如:在新风系统中的应用,在排风系统中的应用、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等,并说明了在工程中适当运用定风量阀,可优化系统设计,有利于送、排风平衡,系统风量平衡,减少调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是指将风机和盘管组成的机组置于空调房间内,风机吸进空气,过滤后再经盘管加热或泠却,直接进入空调房间,以达到空气调节的目的。风机盘管所用冷媒集中供应。为了保证空调房间的空气品质,必须送入一定的新风,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集中的新风处理机组,将室外空气处理到所需的设计参数,然后按新风需求量分别送入各空调房间。  相似文献   

5.
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型集中空气调节方式。该系统结构简单、管理方便:但如何解决系统的新风处理问题,却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对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几种新风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工程经验,对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樊庆辉 《科技资讯》2007,(36):27-28
全热交换器不但能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还能减低建筑空调能耗.本文采用温频法,对广州一办公楼的空调新风系统进行了运行性能分析,通过比较,总结出在空调新风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净化空调系统由新风机组、循环机组和送风管道组成,新风机组的作用是为手术室提供新风,并将室外新风进行初步净化及热湿处理后送入循环机组,经新风机组处理的新风和手术室回风在循环机组中再进行过滤及热湿处理后送入手术室。笔者成功设计了某市医院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并实现该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该项目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先已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的所有指标,取得了用户的认可。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作为控制器,与上位机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实现通信。PLC是连接上位机与现场传感器、执行器等的桥梁,向上将底层传感器、变送器采集的温湿度、压差等信号上传至上位机,向下将上位机的控制信号传达给现场执行器。文章重点介绍了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新风机组的组成及实时监控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基于预测的末端再热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新风控制策略———基于预测的末端再热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预测的方法对系统实施前馈控制,使用末端再热器调整区域的送风量,从而能够合理地分配新风.仿真结果表明,该新风控制策略与最大新风比控制策略相比,可以使系统保持较小的总新风吸入量,通过有效地控制各区域新风的配给,在保证各区域新风要求的同时,节约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9.
空调系统新风节能与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目前空调系统常用的新风供应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新风换气机是解决空调系统新风节能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的实时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多区域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VAV)空调系统的新风控制中,现行的控制方案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使用预测的方法来实施前馈控制,对可能出现的扰动提前作出补偿将有可能改善目前多区域VAV空调系统的新风控制问题,ARIMA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非稳态随机过程的时间序列,以季节性ARIMA模型为预测模型,在利用CO2浓度检测室内人数的基础上,对一大楼中各区域的新风要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季节性的ARIMA模型可以很好地满足空调系统新风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工程为湖南省长沙市天源大酒店空调系统设计,地处长沙市,对该楼进行冬、夏两季的中央空调设计.该楼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0766.8m^2,总的空调面积约为9228.14m^2,总的冷负荷为:640kW.机组选用远大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两台,型号分别为BZ25VⅢ,BZ40VⅢ,单台制冷量为280kW,390kW.根据各不同功能房间,将该空调系统分为两种空调送风方式,高大空间如餐厅、商扬等采用全空气系统,新风直接从室外引进与回风混合后经过空调机组处理后送风;而客房、KTV、包间等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的方式,风机盘管承担室内负荷和新风负荷,新风在某区城集中由室外引进经风管输送到各个房间,新风系统对新风仅做净化过滤处理.全空气系统采用散流器贴附射流集中回风的方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侧送上回的方式.本设计的排风和排烟采用同一个系统,选用双速风机.平时排风,发生火灾时排烟.  相似文献   

12.
付郁璋 《科技资讯》2007,(20):250-251
本文阐述了低温恒温恒湿档案库房设置新风和排风的必要性,对在低温恒温恒湿档案库房内设置新风和排风的空调设计方案,从系统稳定性和节能性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此类档案库房空调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暖通空调设计也成为了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首先对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暖通空调设计的若干性能尺度要求,包括新风量和新风质量及处理要求、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要求、系统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以及系统新风机组的监控要求等,这对于能量的充分利用、空调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暖通空调是具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可以提供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个方面的功能,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在暖通空调领域可以有效提升暖通空调的效果。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对于保证空调系统本身的合理运行、减少人力、实现安全操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文主要对自动控制系统与暖通空调的结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志刚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30-30,54
介绍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种空调方式中,新风系统常见几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新风处理状态点的控制及新风送入室内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刚 《科技信息》2009,(10):333-333
本文针对目前新疆情况,提出商场空调设计中新风取值与人流密度的关系,就空调系统形式对能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张以集中送风系统为主,分散式系统为辅。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辐射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简化其结构,将辐射部分和新风部分结合起来,形成单元式辐射空调无动力新风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该系统主机采用735 W(1匹)冷暖机,末端为水平布置的顶板式辐射板和与顶板辐射板串联竖直布置的自然对流新风装置。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辐射空调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无动力新风,夏季和冬季新风量分别可以达到115~130 m~3/h和85~114 m~3/h,人体活动区域的风速小于0.15 m/s,同时可以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及对新风中的细颗粒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南方夏季时间长、气候炎热潮湿情况下的2人间办公室或卧室。  相似文献   

18.
为使新风系统与空调协调工作,设计了由主控制器、空调控制单元、空调状态检测单元以及室外温度采集节点等模块组成的新风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各模块间利用Zigbee技术进行通信,控制器通过对室外当前温度与预设的房间期望温度的比较,以±1℃温控的方法平滑控制空调的启闭以及智能地控制新风的引入.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明珠大酒店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功能房间,集中空调系统分为三种空调送风方式,高大空间如餐厅、娱乐室等采用全空气系统,新风直接从室外引进与回风混合后送风;而会议室、技师房等采用了空调机组加独立新风方式,新风经独立处理后进入空调机组和回风混合处理后送风;其他小空间房间采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楼梯间采用自然排风排烟,电梯间前室设置加压送风装置,地下室设备房设置防排烟系统,采用同一个系统,选用双速风机,平时排风,发生火灾时排烟.  相似文献   

20.
张双德  赵卿 《甘肃科技》2013,29(11):52-54
针对干燥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在办公建筑当中采用较多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新风机组,由原来利用机械制冷原理的新风机组换成新型蒸发冷却机组。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将风机盘管由湿工况改为干工况运行。对于这种组合的空调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兰州地区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