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维生素对红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泛酸钙、肌醇、VB1可显著提高红法夫酵母的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的产量,其较适质量浓度分别为0.05,25.00,0.50,0.05 mg/L.VB12和核黄素对红法夫酵母的细胞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可略微提高虾青素产量,其较适质量浓度分别为0.50和0.005 mg/L;VB6、烟酸和叶酸虽然可促进细胞生长,但却明显抑制了虾青素的积累;而硫辛酸既抑制细胞生长也抑制其虾青素的积累.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在培养基中按以上较适浓度添加生物素、泛酸钙、肌醇、VB1、VB12和核黄素,菌体生物量和虾青素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00 g/L和16.77 mg/L,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3.2%和108%.  相似文献   

2.
红酵母sp.8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红酵母(Rhodotorula sp.8)利用霉菌的玉米粉水解液合成类胡萝卜素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AQ72的玉米粉发酵液适于红酵母R.sp 的生长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在60 g/L玉米粉为底物,经黑曲霉水解后,摇瓶震荡培养红酵母84 h,生物量干细胞达13.4 g/L,色素含量为3.42 m g/L。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色素中,含量最高的是β-胡萝卜素,达2.67 m g/L。该研究为生物合成天然色素代替人们忌讳的化学合成色素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对我国淡水水域红酵母属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作了初步调查,按照Kreger-van Rij(1984)的酵母菌鉴定方法,对分别采用我国长江,松花江和鸭绿江等部分淡水水域的红酵母进行了常规分类鉴定,共鉴定出60株3个种,即:深红酵母38株,粘红酵母18株,小红酵母4株,调查发现:深红酵母是我国淡水红酵母的优势种,粘酵母次之,小红酵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中国淡水红酵母(Rhodotorula Harrison)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对我国淡水水域红酵母属(RhodotorulsHarrison1928)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作了初步调查,按照Kreger-vanRij(1984)的酵母菌鉴定方法,对分别采自我国长江、松花江和鸭绿江等部分淡水水域的红酵母进行了常现分类鉴定,共鉴定出60株:3个种,即:深红酵母(Rh.rubra)38株,粘红酵母(Rh.glutinis)18株.小红酵母(Rhminuta)4株,调查发现:深红酵母是我国淡水红酵母的优势种,粘红酵母次之,小红酵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高COD淀粉废水对产油菌株粘红酵母生长的抑制,提高油脂产量,本文利用淀粉废水对该菌株进行了耐高COD梯度驯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尼罗红染色的粘红酵母细胞进行了高油脂含量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经多次驯化后,粘红酵母耐受淀粉废水COD高达75000mg/L;流式细胞仪筛选得到一株油脂含量为25.7%(质量分数)的粘红酵母,比原始菌株油脂提高了140%。400L发酵罐实验表明,在初始COD 75000m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6g/L,pH4.8及30℃条件下,培养33h后,粘红酵母生物量达25.3g/L,菌体油脂含量为29.5%,COD降至5600mg/L,降解率为92.5%。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羊草生长及无性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温室内的人为控制温度试验,观测温度对羊草无性系分化和生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温度是影响羊草株高的最主要生态因子,适宜的高温显著促进羊草的伸展;温度也是促进羊草分蘖的主要因子之一;羊草的生物量积累受到温度变化极值的限制,适宜的温度范围显著促进生物量积累。羊草无性系的分化和高温的天数明显正相关,无性系对高温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甚至在高温已经抑制羊草生物量的积累的情况下,仍然对无性系的生长和分化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Rhodotorula glutinis X-20)富硒的影响,在恒定浓度亚硒酸钠和梯度浓度硫酸钠条件下培养R.glutinis X-20,研究硫酸盐对R.glutinis X-20生物量、总硒及硒纳米颗粒的影响,并使用RT-qPCR初步探索了硫酸盐调节R.glutinis X-20富硒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硫酸钠的添加使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48.5%,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36.7%和48.8%。RT-qPCR分析显示硫酸盐会抑制硒代谢关键基因CTH、metE、metB的表达,造成硫酸盐存在条件下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下降。硫酸盐的添加提高了R.glutinis X-20在亚硒酸钠环境中的生物量,这对富硒酵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RT-qPCR的结果也为R.glutinis X-20在分子生物学上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酵母细胞的活性和耐冻融性对于发酵制品和冷冻面团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大豆多肽、酪蛋白胨、酵母氮源三种不同的氮源加入培养基培养酵母细胞,通过对生长曲线、细胞湿重、面团发酵和冷冻后面团发酵及细胞存活率的比较,评价大豆多肽对酵母细胞活性及耐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大豆多肽量的增加,所得的酵母细胞生物量增加,添加量超过25g/L以后,酵母细胞生物量不再有明显增加,25g/L是大豆多肽的最适添加量。与相同量的其他氮源相比,大豆多肽作为培养基氮源得到的酵母细胞在冷冻后存活率更高,其发酵面团仍能够保持较好的发酵力。大豆多肽能够促进酵母细胞增殖、增强酵母细胞的耐冻性、提高面团的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铁营养酵母的摇瓶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验室筛选的高铁营养酵母菌为实验菌株(Candida utilis),根据酵母对铁的耐受量,研究培养条件对酵母细胞铁的富集、蛋白质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探讨摇瓶培养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温室内的人为控制温度试验,观测温度对羊草(Leymuschinensis)无性系分化和生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温度是影响羊草株高的最主要生态因子,适宜的高温显著促进单草的伸展;温度也是促进单草分蘖的主要因子之一,羊草的生物量积累受到温度变化极值的限制,适宜的温度范围显著促进生物量积累.羊草无性系的分化和高温的天数明显正相关,无性系对高温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甚至在高温已经抑制羊草生物量的积累的情况下,仍然对无性系的生长和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充分表明了羊草无性系对温度有较强生态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胡萝卜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番茄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胡萝卜汁与番茄汁的比例为3∶2,混合果汁用量为25%,加糖量为16%,加酸量为0.1%,所配得的饮料色泽、风味、口感、组织状态俱佳。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新鲜番茄汁、西瓜汁、黄瓜汁、橘子汁、菠萝汁及胡萝卜汁的稳定性及稳定时间.通过分析各种果蔬汁的色泽、滋味、香气、酸值、澄清度在放置期间的变化.实验发现:各种果蔬汁在制备30 min后其色泽有较大变化,尤其是西瓜汁、桔子汁及黄瓜汁;在制备10 min后各种果蔬汁的滋味、香气持续下降,放置3 h后,黄瓜汁、菠萝汁、胡萝卜汁、桔子汁及番茄汁出现异味,放置1 h后西瓜汁出现异味;放置10 min后,各种果蔬汁的澄清度随时间增加持续下降;果蔬汁放置后期的实验显示,7 h后出现肉眼可见变质现象.实验表明,新鲜西瓜汁、黄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黄瓜汁及西瓜汁应在制作后30 min内饮用,以最大程度保留其风味和滋味,而不宜1 h后饮用.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技术在番茄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国外番茄加工领域中,利用膜分离技术;超滤浓缩、反渗透浓缩、直接渗透浓缩、超滤加直接渗透浓缩、膜集成浓缩等技术应用于番茄汁浓缩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4.
对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菜用大豆和番茄汁进行了微生物指标分析,并优化出最适宜它们保鲜贮藏的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春桃番茄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0 kg/hm2(对照组CK)、1500 kg/hm2(T1组)、2250 kg/hm2(T2组)、3000 kg/hm2(T3组)4个施用量水平.田间实验表明:在春桃番茄的整个生长周期,随着牡蛎壳土壤调理...  相似文献   

16.
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及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胡萝卜、猕猴桃、番茄柑桔研制的复合果蔬汁饮料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山梨酸钾、柠檬酸分别与冷藏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汁保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8周的贮藏过程中,添加0.09%山梨酸钾的番茄汁,其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基本稳定,风味色泽变化不大,而添加0.03%和0.06%山梨酸钾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下降15%。添加柠檬酸的样品与对照一样,可溶性固形物下降较大,风味色泽下降更多。所有样品维生素C含量、菌落总数均有较大下降,添加山梨酸钾的样品下降更大,说明山梨酸钾影响维生素C的保存。冷藏番茄汁时,添加0.09%的山梨酸钾更为有效。柠檬酸对番茄汁的保藏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浆含量、稳定剂及其配比等因素对混浊型蕃茄汁稳定性的影响和改善产品风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富硒鸡腿菇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营养因子对鸡腿菇菌丝体生长和富硒的影响,筛选到适合鸡腿菇富硒深层发酵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玉米粉4%,花生粕0.4%,KH2PO4 0.2%,MgSO4·7H2O0.1%,VB1 10×10-3 g/L,Na2SeO3 4.4×10-3 g/L.在此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5 d的摇瓶发酵培养,得到菌丝体生物量为18.14 g/L,富硒率为56.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