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精细时空分辨率下的闪电临近预警对闪电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个主从时空预测网络模型(MSTNet)实现闪电的临近预警.模型的输入包括两种时空数据:历史闪电观测与雷达回波.MSTNet利用主、从时空预测网络分别对两种数据特有的时空规律进行挖掘,主、从预测网络提取得到的特征通过一个融合模块实现信息互补,基于融合特征完...  相似文献   

2.
为了精准预测交通流量,充分提取交通流中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及其依赖关系,提出了融合多维时空特征的CLABEK模型。其中,由Conv-LSTM、BiLSTM和Dense神经网络分别提取时空特征、周期特征和额外特征(节假日、天气状况以及温度等),并通过将上述模型融合从而全面获取交通流的非线性特征;由卡尔曼滤波提取交通流的线性特征。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证明,CLABEK模型在短期交通流预测任务上表现出最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定位设备的普及产生了海量的车辆行驶数据,使得利用历史数据预测车辆行驶时长成为可能.车辆行驶数据由两部分组成:车辆行驶经过的路段序列信息和出发时段;路径总长度等外部信息.如何提取路段序列特征,以及如何将序列特征与外部特征有效地融合,成为预测行驶时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行驶时间预测模型,模型由路段序列处理模块和特征融合模块两部分组成.首先,路段序列处理模块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处理路段序列,提取路段序列特征.该模型不但可以充分考虑各条路段与其他路段间道路速度的时空关联性,同时可保证数据并行输入模型,避免了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时数据顺序输入导致的效率低下.其次,特征融合模块将路段序列特征与出发时段等外部信息相融合,最终获得预测的行驶时长.在此基础上,统计路口连接的路段数作为路段的上/下游路口特征,与路段特征结合输入模型,进一步提升了行驶时长的预测精度.在真实的数据集上与主流预测模型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以及训练速度上均有提升,体现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交通流局部特征的有效提取,提高交通速度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基于K-means聚类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回归的交通速度短时预测模型。模型采用时空相关矩阵挖掘路网中相邻路段交通速度之间的关联性,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历史数据集,并选取实测出租车GPS数据验证模型对交通速度短时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ARIMA、PLS回归和LSTM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减少了约30%。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阶段航空发动机单一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数据挖掘深度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构建双通道网络结构:通道一使用时间卷积网络,通过残差结构和空洞卷积使得网络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和计算速度;通道二使用卷积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提取多维时空特征,捕捉数据长期依赖关系。其次,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为双通道网络特征重新赋予权重。最后,将双通道网络进行特征融合输出,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使用涡扇发动机退化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其它文献中提到的卷积双向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模型、多特征注意力模型、多头注意力模型、卷积门控单元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3种评价指标上均取得更好的表现,为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准确地预测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扩散节点可以对谣言、计算机病毒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泄露做到早检测、早溯源和早抑制。为了提高微观扩散预测精度,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微观信息扩散预测通用框架(MFFDLP)。为了获取信息扩散的时序特征,基于信息扩散序列和社交网络图,采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提取局部时序特征和全局时序特征,并融合形成信息扩散序列表征;为了获取用户交互行为和兴趣爱好的动态表示,根据历史信息构建信息扩散图,使用级联图注意力网络提取信息扩散子图中节点特征和边特征,并通过嵌入查找,融合形成当前信息扩散序列中相应节点的动态扩散表征;使用双多头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捕获静态和动态扩散特征的上下文信息,实现了高精度微观扩散预测。在3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对比方法,在微观扩散预测的精度上最高提高了9.98%。  相似文献   

7.
基于流量异常发现网络中的攻击行为具有普适性优势,而传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难以适应大量复杂的工业互联网流量特征提取,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融合深度学习的工业互联网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对类别不平衡的流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以形成样本分布较为均衡的流量数据集;使用融合聚合残差变换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深度学习模型从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提取流量数据特征,实现时空融合的流量数据特征的综合提取;通过Softmax分类器对流量数据进行分类。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F1值,分别可达到94.7%和95.47%。与传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对工业互联网异常流量数据的检测指标,且模型的运行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数据挖掘方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提取的视频图像特征不可靠,且不同视角下提取的特征值有很大差异,导致视频图像数据挖掘精度大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新的不同视角下海量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数据挖掘方法,通过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对待挖掘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数据时空特征进行提取,依据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数据时空特征,通过自相关矩阵建立相同事物不同视角下的递归图,将递归图看作一幅图像,通过计算像素点的梯度向量构建递归特征描述符,对相同事物不同视角下的关联性进行挖掘,将具有相同递归图梯度特征的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数据汇聚在一起,实现数据挖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挖掘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对异构网络多源目标数据的检测和识别能力,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异构网络多源目标数据融合跟踪方法。构建异构网络多源目标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结构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方法构建数据融合跟踪的网格分布结构模型,实现多源目标数据的可视化调度和自动监测;根据特征提取结果分析异构网络多源目标数据的统计特征,结合模糊层析性分析方法进行多源目标数据的多层次融合和自适应挖掘,提取其中的关联特征量,实现对数据的融合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异构网络多源目标数据融合跟踪的自适应性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同时还提高了数据融合跟踪过程中的跟踪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近地面臭氧逐渐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臭氧浓度的精准预测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臭氧浓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融合空间特征和统计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nd Gate Recurrent Unit,CNN-GRU)臭氧浓度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对时空因素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物与臭氧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基于统计域的方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对臭氧浓度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来提取臭氧浓度数据的时空特征,采用并联杂交CNN和GRU结构的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最终的臭氧浓度预测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CNN-GRU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小时的臭氧浓度可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均方误差的值分别为0.9598,11.9508和8.2753,未来两小时的臭氧浓度可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均方误差的值分别为0.8985,18.5373和13.0045,优于独立的CNN、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网络、GRU、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STM Network...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平台能够为积水预测提供海量的传感器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为了精准且快速地预测城市内涝点积水趋势,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组合时序预测模型(CNLSTM),对多变量积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预测.此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多变量数据之间的空间特征,得到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特征量,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提取特征量之间的时间相关性预测未来积水水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捕获积水点水位与各输入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比CNN,LSTM以及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具有能更好拟合实际水位的效果,更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此模型在城市积水预测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到了验证,能够为积水点的提前预警、准备及汛前、汛中汛后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无法有效提取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双向多尺度跳跃LSTM(bidirectional multi-scale skip long short-term memory,BMS-LSTM)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该模型以LSTM为核心单元,采用双向深层网络结构提取反向特征; 根据温度数据日的周期性设置跳跃连接数提取多尺度特征,解决了指数增长的跳跃连接数后期跳跃尺度过大的问题; 最后使用全连接层进行特征融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BMS-LSTM成功提取了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预测均值误差仅为3.890,优于对比模型,是一种有效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隧道塌方风险等级,减少隧道塌方引起的灾害事故,建立基于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SVR)隧道塌方风险预测模型。首先,从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设计因素、施工因素4个方面综合考虑,遴选13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隧道塌方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引入人工蜂群算法优化SVR的核参数C和惩罚参数g,解决传统SVR稳定性低的缺陷,提高模型的精确度,为验证模型性能采用相关系数(R2)、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评价参数对比分析;最后,以新疆北部某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塌方风险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分别将ABC-SVR、PSO-SVR、GA-SVR及SVR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BC-SVR预测结果为100%,PSO-SVR预测结果为83.3%,GA-SVR和SVR均为66.67%,ABC-SVR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工程结果一致性更高,可为隧道塌方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预测精确度低且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态势预测方法。该方法中,借助Stacking算法将TCN网络、WaveNet、GRU、LSTM进行集成挖掘态势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之后利用逻辑回归进行预测得到最终态势值;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提升模型性能。基于2个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所提预测方法具有较小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收敛速度较快,拟合度均可达0.999,可以很好解决预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Observations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 from satellites offer new data sources to understand global carbon cycling.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satellite-observed CO2 can be analyzed and modeled by geostatistical methods, and CO2 values at unsampled locations can be predicted with a correlation model. Conventional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nl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O2 , and does not consider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satellite-observed CO2 data. In this paper, a spatiotemporal geostatistical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temporal variability is implemented and assessed for analyzing the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and prediction of monthly CO2 in China. The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is estimated and modeled by a product-sum variogram model with a global nugget component. The variogram result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temporal correlation within satellite-observed CO2 data sets in China. Prediction of monthly CO2 us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ogram model and spacetime kriging procedure is implemented. The prediction is compared with a spatial-only geostatistical prediction approach using a cross-validation technique. The spatiotemporal approach gives better results, with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 and less mean absolute prediction error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Moreover, the monthly mapping result generated from the spatiotemporal approach has less prediction uncertainty and more detailed spatial variation of CO2 than those from the spatial-only approach.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客流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矩阵存在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根据客流OD的时空特征,提出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和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GCN)的短时组合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主要利用LSTM网络来获取客流的时间相关性,利用GCN来获取客流的空间相关性,基于出站口建立客流OD矩阵,对整个路网的客流OD进行训练预测。实验表明:融合LSTM神经网络和GCN神经网络的短时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轨道交通客流OD。相较于单独的LSTM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预测误差方面有所改善,更适用于短时客流OD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动态尾流缩减技术,减少进近阶段前机尾流对后机飞行安全的影响。依据相干激光雷达(coherent Light Lidar,简称CDL)扫描风场循环周期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飞机尾涡识别模型。首先,CDL扫描生成的径向速度风场转换成序列输入和块输入。然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简称Bi-LSTM)网络用于提取序列输入的时间特征,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简称CNN)网络用于提取径向速度风场块输入的空间特征。最后,将融合的时域和空域特征输入全连接层分类器,得到最终分类识别结果。实验团队在深圳宝安机场附近采集风场,并构建尾流数据集来验证所提得融合模型,结果表明:基于CNN和Bi-LSTM时空特征混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在尾涡识别上的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分别达到97.13%、97.50%、97.03%,且相比单一模型是一种更有效的识别方式,能够获得实时高效尾流预警。  相似文献   

18.
滑坡演变表现出力学参数及力学现象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滑坡位移变形分析成为工程技术难题之一.在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基础上,对误差修正方面运用模糊数学思维,采用GM(1,1)-Fuzzy—Markov模型对相对误差进行二次预测.在对云阳凉水井滑坡变形监测成果的分析中,上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GM(1,1)理论无法预测波动性的局限,实现了较好的预测,整体精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证明了该模型在滑坡变形预测方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滑坡变形预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提高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精度,对传统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模型通过对原始监测数据列优化重构,降低了量测误差、外界因素等噪声干扰造成的监测数据随机突变和离散性,提高了模型预测效果,并结合梅花山隧道典型监测断面对改进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GM(1,1)预测模型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程度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