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就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主线,分析了同根同源下日本当代建筑师和中国优秀青年建筑师文脉与建筑关系上的态度和实践。希望有利于指导我们对文脉问题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建筑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中,"表皮"一直不是一个清晰和单一的概念,对建筑表皮的认识和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现象,追溯了19世纪以来不同学者对建筑表皮概念的理解,描述了当代建筑表皮的建造实践情况,分析了当代建筑表皮理论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代建筑表皮功能多样化、构造复杂化的特点,提出建筑表皮系统的概念.建筑表皮系统包含了建筑中涉及围护和造像2种功能的全部构件,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建筑表皮研究的对象,更好的反映了当代建筑表皮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伦理层面反思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和建筑市场的秩序建设.分析了当代中国建筑领域的失语状态,指出其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和职业失范;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伦理的视阈透视了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特征,反思现代建筑发展的伦理轴线,提出伦理关怀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动力和建筑永恒的本质;最后把视点回归当代中国,从研究现状、学科建设、实践需要等不同方面,阐释了当代中国建筑伦理探求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丽博 《创新科技》2014,(16):125-125
新中式风格是在后现代建筑基础上适用于现代居住理念的中国风格,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的脉络传承下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城市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发展趋势和美学思考。同时结合作者近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积极的审美观,其次应对建筑师负有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再次应从工程技术.造价成本的角度对建筑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尤其是从结构及设备专业的角度思考建筑可行性的问题。任何艺术上的感觉都必须具有统一性,在建筑中,为了满足使用目的,必然导致形式上的多样性。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中,最常犯的通病就是美观有余实用不足.风格缺乏统一。所以把这些难免的多样性组成引人入胜的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然而其含义,却极少被理清。洞悉后现代主义的含义,了解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掌握其风格特点,可以使设计师明确设计理念,拓展设计思路,丰富设计语言和形式,以及更好地把握当代设计的脉搏,从而为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进行新的多元化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习风格是语言学习中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了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语言学习风格的理论、学习风格的类型及其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表现特点,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后,指出了协调好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建筑为了人”的根本目的性出发,分析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建筑多元共存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时空条件对建筑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提出建筑不能超越阶段发展的概念.最后提出了发展当代中国的现代建筑的一种主张.  相似文献   

9.
吴光辉 《科技资讯》2012,(10):69-69
近些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设计已成为信息时代具有开拓性的设计模式,其中研究性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促使了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以当前建筑研究性设计的典型实例——NOX和MVRDV为例,详细论述了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的实践,最后结合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的实践就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世纪以来建筑技术翻天覆地的变革情况,从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建筑美学出发,分析了钢结构建筑在当代的发展趋向,以促进钢材料在我国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扎哈.哈迪德和杨廷宝中外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以此分析了他们的哲学思想,试图通过解读两位风格迥异的大师而对建筑哲学有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周营 《科技资讯》2010,(25):77-77
目前在住宅项目中,中国风已经兴起。本文众国内建筑关于中式建筑风格的争论,中国风兴起原因的分析,当代中式建筑的特征及手法3个方法分析了当代中式建筑中的中国风兴起。  相似文献   

13.
刘正春 《科技资讯》2006,(35):227-227
建筑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建筑的发展与建筑所处的地域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地域的材料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等要素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对建筑的地域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关照了建筑地域性关照下当代建筑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筑地域性与时代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价值论美学的学术视野,构建了"形式审美循环与秩序探索递进"的复合系统;并通过对现、当代建筑艺术,基于形式审美与秩序探索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了探索"深层秩序"、提炼"模仿秩序"、建构"复杂形式"的当代建筑,是系统价值论建筑美学不断完善、人类科学探索不断超越的重大转折;同时具体探讨了当代建筑艺术,基于数学、复杂性科学、晶体学等学科科学追求的建筑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的抗侧力性能,进行了1榀单层两跨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测试试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位移角变形和承载力退化趋势,研究了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结构的弹塑性特征、整体框架抗侧刚度退化、结构在同级位移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刚度退化规律以及加载位移与残余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承载力和良好的抗侧能力,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形成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刚度退化表现出由快到慢的规律;结构破坏时位移角达到1/20,未发生承载力陡降的不利情况;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满足规范提出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筑形式的生成原本不是以成就某种风格为目的,它受制于各种影响因素,这其中不仅仅是自然环境及气候因素,还包括生活方式及观念上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夏克尔建筑与西藏建筑的比较研究,特别是探讨它们艺术风格的宗教背景、风格特征以及它们在建筑与家具设计方面的影响,力图通过对两者比较分析,寻找到建筑形式生成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传统图案中审美观念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代设计水平在平面设计领域中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本文简要论述传统图案艺术的基本特点,并将其放入当代平面设计的个案中进行分析,尝试在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双重向度上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福州是中国封建社会重镇,又为近代最先开埠的5个城市之一,这使得福州传统建筑在近代的变异更为集中.在对福州近代建筑遗存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福州近代传统建筑形式与风格变异现象,剖析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9.
李喜群 《科技信息》2011,(23):348-348
室内装饰设计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给人创造一种合理、舒适、优美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室内环境。本文就对当代室内装修设计主要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以实现房屋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图书馆建筑美学中的一种全新理念.通过对图书馆环境、图书馆建筑设计风格以及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