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转笼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动态流化床的理念研制的一种新型反应器,其内部流场直接影响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模拟其内部流场,对于优化转笼结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滑移网格与动网格两种方法对转笼内部流场进行计算比较,分析表明:滑移网格在模型处理、复杂运动边界模拟和计算结果连续性方面不及动网格模型;滑移网格在计算耗费方面优于动网格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海藻酸钙固定化酵母应用于由甘薯及其它含固形物的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研制了笼架填充床生物反应器。结果表明,当该生物反应器用于一阶段发酵时,按糖醇转化率为93%,酒精浓度为7.8%(v/v)计算其乙醇生产能力(Productivity)为2.8g/1.h,是传统间歇发酵的2~3倍,当做为发酵器和细胞发生器进行转移发酵时,效率提高到4.3g/1.h。  相似文献   

3.
气固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的特点、类型及研究现状.根据反应器的结构,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和流化床,主要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应用于废气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情况,阐明了新型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与设计是光催化氧化法工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环形流化床热裂解反应器结构紧凑,热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环形流化床内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利用解析法,构建了环形反应器稳态传热的计算模型,并用C语言进行编程和求解,得出了反应器各参数随流化气速变化的关系.同时,应用数值法得出相应流化气速下反应器热量损失与壁面温度,并与解析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反应器在流化气速为0.02~0.24m/s下工作时,随着流化气速的升高,总传热系数上升,燃烧室外壁面温度降低,保温层表面温度升高,单位长度上的热损失呈上升趋势.与传统流化床反应器相比,环形流化床反应器的热损失较低.解析法与数值法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吻合性,对于流化床反应器内传热效果的分析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连续流隔板式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生物方法能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多年来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尤其是70年代以来,人们已开发出不少高效厌氧反应器.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R)、厌氧膨胀床反应器(AEXB)、厌氧固定膜反应器(SFF)等.  相似文献   

6.
流化床反应器(Fluidized bed reactor,FBR)是以液相和固相的两相混合为特征,固相颗粒通过向下或向上的循环流实现流态化的一类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FBR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FBR的新发展,包括分离固体产物、逆流流化床、与生物膜结合、与各种生物电化学系统结合以及厌氧-好氧工艺组合等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阳混合酵母、拉斯12号酵母以及古巴Ⅱ号酵母3种酵母中,南阳混合酵母最适合作为固定化的菌种.发酵醪初糖为9 86~15 88°Bx,发酵时间为6~11h,成熟发酵醪中酒精的体积百分比含量达4 8%~9 2%,反应器的乙醇生产能力为3 8~4 5g/(L·h),凝胶的乙醇生产能力为11 3~13 6g/(L·h),残糖均低于1 0°Bx.  相似文献   

8.
针对流化床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采用厌氧及好氧流化床串联的组合工艺,开发了基于微胶囊载体的生物流化床水处理设备。首先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总体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水处理装备的反应器本体与控制器。实际应用表明该水处理设备能够对较高浓度污染废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磷和排污,出水质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GC-MS分析生物质热解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流化床热解反应器上由不同生物质原料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生物油,用GC-MS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经谱库检索得到50余种成分,主要为小分子的酸、酚和酮类.通过比较发现生物质原料对生物油的组成具有较大影响,而热解温度对生物油的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白腐菌处理碱木素废水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采用2种运行方式,分批运行3个循环,碱木素脱色率为50%~80%,COD去除率达50%以上,连续运行55 d,碱木素脱色率达60%,COD去除率达84%.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堆芯参数和套管结构,对聚变-裂变增殖堆包层的进行了初步中子学设计。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的堆芯参数提出了采用套管结构,以天然金属铀为燃料和硅酸锂为氚增殖剂的快裂变-增殖堆包层的初步中子学设计设计方案。使用FENDL 2.1核数据库及MCNP程序自带的核数据库,用MCNP程序对套管结构快裂变-增殖堆包层进行一维的方案筛选及三维中子学的计算分析。计算分析包层内的一维功率密度分布、产氚率、钚增殖率分布,通过优化设计分析给出合理的包层设计方案,并计算氚增殖率TBR、能量放大倍数M、有效增值系数keff、裂变增殖比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使反应堆处于运行状态时 ,对辐射源的屏蔽满足辐射安全的要求 ,以及对堆的各部件和材料满足辐射限制的要求 ,必须设计堆的主屏蔽层。介绍了主屏蔽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以研究堆为设计实例 ,给出了主屏蔽的主要计算结果表明 ,以池水和重混凝土作生物屏蔽能满足辐射安全限值的要求 ,设计的主屏蔽层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热力学研究可以预测一个给定的反应在平衡建立前进行的程度.计算和分析了低碳醇合成过程的热力学数据,考虑了影响热力学数据的一些因素,使热力学数据更接近实际.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到热力学效应的规律性,并为低碳醇合成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需要更先进、更可靠的物理设计,而核数据的可靠性对于核设计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受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委托,中国核数据中心研制了钍铀循环专用核数据库CENDL-TMSR,包括微观评价核数据库和宏观参数库,以用于钍基熔盐实验堆的临界计算以及屏蔽设计.为验证钍铀循环专用核数据库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对该库进行了临界基准检验与屏蔽基准检验.临界检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基准装置的keff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都在0.5%之内,表明该数据库是可靠的,可用于钍基熔盐实验堆的物理设计.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整体性能优于其他评价核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GR(简称模块堆)一回路冷却剂氦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的计算是辐射防护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本文根据模块堆一回路氦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和去除机制导出了氦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解析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相淤浆床反应器流体力学和甲醇合成基础数据,以CO、CO2加氢合成甲醇为独立反应,以CO、CO2为关键组分建立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反应器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反应组分沿淤浆床高的分布和有关的设计,操作参烽,并分析了反应器的操作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VB的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设计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式空心电抗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噪声小和维护方便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利用VB语言可视化,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等特点,编制了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计算机程序,并以此对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电磁系统进行了实例计算.该设计计算与传统的手工计算相比,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计算精度,降低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多组分恶臭气体处理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开发出组合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组合式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污染物去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多组分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氨以及由甲硫醇、乙硫醇、乙酸、丁酸、二甲胺等物质组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合式生物反应器能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质,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在组合式反应器的不同功能区中的去除效果不同。硫化氢、氨、甲硫醇、乙硫醇和二甲胺在酸性区中的去除率较高;而乙酸和丁酸在中性区中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秦山二期核电工程主要的自主创新内容,包括新的堆芯设计,为此进行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以及为新堆所作的流致振动试验、分析和堆上实测;针对二环路的安全系统的改进及相应的安全分析,以提高其安全冗余度;根据二环路的特点对核电站的参数及其配套的设备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得核电站的出力达到最大;主厂房和常规岛厂房根据二环路及厂址的特点进行了创新。自主研制了控制棒驱动机构和装卸料机,其性能超出了设计指标;采取多种方法式使大部分主设备实施国产化。在土建安装上实施了穹顶整体吊装。在调试方面实施了汽轮发电机组的非核蒸汽冲转  相似文献   

20.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详述了序批式生物膜(SBBR)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介绍了序式生物膜(SBBR)技术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了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中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