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证明了X^ω在中不存在极大和极小Ⅰ-析取ω-语言,提出Ⅰ-析取辖区概念并证明其是稠密语言.  相似文献   

2.
令X为由有限字母表生成的自由么半群.X的元素称作字,X的子集称作X上的语言.语言称作析取的当且仅当其句法同余为恒等的.语言A称作F—析取的当且仅当其每一个句法同余类仅包含有限个词.Shyr,H.J.在中主要考察了析取语言类.Guo,Y.Q.等在中主要考察了F—析取语言类.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一致左F—析取语言类.  相似文献   

3.
提出理想的ω(I-幂与准素理想的n次I-符号幂的概念,推广了Noether环中的一系列交定理.  相似文献   

4.
在《Fuzzy析取语言的若干结果》一文中,作者给出了F-析取语言的定义,并用F-代数结构的方法刻划了F-析取语言的某些特征。本文进一步讨论了F-析取语言的某些性质,并定义了F-稠密语言,讨论了F-稠密语言与F-析取语言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F-稠密语言的F-析取2分解。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P-n-右析取语言的一些相关性质,给出了P-n-析取辖的定义,得出了P-n-析取辖是稠密语言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完全f-析取语言和拟完全f-析取语言的定义,讨论它们的代数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rf——析取语言类扩充问题的讨论,引进了拟稠密语言和拟rf——析取语言,研究了它们的特征性质,并给出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1]中刻划了 F-正则语言的代数特征,并讨论了某些代数性质,本文继续[1]的工作,定义了 F-析取语言,并用 F-代数结构的方法刻划了 F-析取语言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9.
引入了I-投射模和I-内射模,给出了它们的性质.定义了I-投射维数和I-内射维数,同时推广了一些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主要解决了左消语言与析取语言及其推广的乘积是何种语言的问题.首先,证明了:当X是左消语言,Y是任意语言时,XY的主同余包含在Y的主同余中.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如下关于析取语言及其推广的一些结论:当X是左消语言,Y是析取语言或是其推广时,XY也是相应的同类语言.  相似文献   

11.
数据仓库数据析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析取问题 ,以通用性为目标 ,分析、设计并利用MicrosoftSQLServer 7.0的DTS编程接口实现了数据析取工具 ,从而实现了从各种类型OLTP数据库系统到数据仓库的数据析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由句法右同余导出的两个反AFL即Q_-和A_-右析取语言族的性质其之间的关系。若R(L)≠φ,则L是Q_-右析取语言当且仅当R_L是R_(ees)右同余。而对及有限语言L是Q_-(A_-)右析取语言等价于说L是关于前缀序的一个有限(完全)链。  相似文献   

13.
d -析取矩阵是非适应群验算法的数学模型,在DNA测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特殊的集合中利用包含关系得到了一类d -析取矩阵,通过建立新的行指标集和列指标集,在这类d -析取矩阵的基础上又得到了一类d -析取矩阵.  相似文献   

14.
设(R,m)是交换的Noether局部环,I是R中的理想,M是有限生成的R-模.给出了I-投射模的定义及M是I-投射模的等价条件,讨论了I-投射维数、整体I-投射维数等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5.
半群的半直积与圈积是构造和研究半群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对一般半群(不带序的半群)的半直积及圈积的研究已有许多结论,但是对序半群半直积与圈积的研究很少。I-正则半群和I-逆正则半群是正则半群和逆正则半群在序半群中的推广,它们是两类重要的序半群。笔引入了序半群的半直积的概念,给出了两个序半群的半直积是I-正则和I-逆正则半群的充要条件,将其应用到圈积中,得到圈积是I-正则和I-逆正则半群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分别利用单纯复形、完全图中的匹配、t-填充和有限域上的辛空间、酉空间讨论了d-析取矩阵看作是d-m析取时的容错和纠错性,证明了当d减小时,它们的容错和纠错能力可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图G的I-全染色是指若干种颜色对图G的顶点和边的一个分配,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点的颜色不同,任意两条相邻的边的颜色不同.在图G的一个I-全染色下,G的任意一个点的色集合是指该点的颜色以及与该点相关联的全体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图G的一个I-全染色称为是邻点可区别的,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点的色集合不相等.对一个图G进行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所用的最少颜色的数目称为图G的邻点可区别I-全色数.本文给出了两类3-正则图的邻点可区别I-全色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三种不同情境内容的可兼析取和不可兼析取共6种大前提,加上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的小前提,构成12个演绎推理题,对10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以检验Johson-Laird(1992)提出的演绎推理的新模式理论.结果证明,大学生的推理并不符合新模式理论的预测.本研究就被试在演绎推理中如何对前提进行语义加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图G的I-全染色是指对图G的顶点和边染色,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点的颜色不同,任意两条相邻的边的颜色不同.图G的一个I-全染色称为是邻点可区别的,如果任意两个相邻顶点u,v的色集合C(u)≠C(v),这里C(u)={f(u)}∪{f(uv)|uv∈E(G)}.而图G的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中所用的最少色数称为图G的邻点可区别I-全色数.讨论路与扇的联图Pm∨Fn、路与轮联图Pm∨Wn的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问题,根据这类图的结构性质运用色构造法给出它们的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方法,从而有效地确定其邻点可区别I-全色数.  相似文献   

20.
设A是一个 de11-析取矩阵, B是一个 de22-析取矩阵.按字典式方法作A、B的直积.给出了一个 de-析取矩阵的新构作,其中d=min{d1,d2}, e=(e1 1)(e2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