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占绝对优势,共77科,占53.1%;温带分布类型有37科,占25.5%;属的区系成分中,属的热带分布类型计197属,占区总属数的52.2%,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69属,占44.9%.可见该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次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次之,和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由它们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组成的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研究,漳卫南运河(德州段)河道范围共记录种子植物35科91属118种.超过10个种的科有:菊科21种,禾本科16种,区域性单种科达13科.区域种子植物以广布科和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居多,广布科共计15科57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42.86%和48.31%;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的科共10科20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28.57%和16.95%;属的区系分析中温带区系成分占据很大优势,为44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的63.77%,另外热带分布属24属,占总属数的34.78%.表明该区域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有热带边缘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并结合文献资料,完成闽浙交界交溪流域规划区植物名录,并对该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溪流域规划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18科,818属,1 887种;在科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有93科,占总科数的42.66%;属级水平上也是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有191属,占总属数的23.35%;中国特有分布科2科,特有分布属18属.说明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植物区系以泛热带特征为主.  相似文献   

4.
贵阳二环林带现有种子植物489种,隶属于107科334属.科级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的占总科数(除世界分布科外)的64.79%,温带性质的科占32.39%,中国特有科占2.82%;属级区系成分中,有15种分布区类型和12种变型,其中热带分布133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属外)的44.33%,温带分布共157属,占52.33%,中国特有7属,占2.33%.该区植物区系介于热带与温带之间,属亚热带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帕米尔高原约有种子植物59科303属963种(包括变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联系广泛.温带性质的属有254属,占总属数的83.8%,热带性质的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4.3%;温带性质的种有723种,占总种数的75.1%,热带性质的种有17种,占总种数的1.8%.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另外在区系科属分级水平上,寡属科、单属科占绝对优势,而超过20属的大科在该区仅有3科,却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5.9%和38.6%,区系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单种或少种属也较多,属种比值偏高.  相似文献   

6.
在神农架锐齿槲栎集中分布地带布设20个样方,对其进行植物物种及群落调查,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锐齿槲栎林群落中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99种,隶属于71科145属,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菊科和忍冬科等植物为主。区系组成中,在科的层次上,以世界广布科占优势,其次为泛热带分布科; 属的分布以温带分布属类型为优势,占总属数的50.3%,具有明显温带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热带成分。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可将神农架锐齿槲栎林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并以锐齿槲栎+四照花-绿叶胡枝子-中日金星蕨群丛和锐齿槲栎+华山松-鄂西绣线菊-苔草群丛类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山西历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46种,分别隶属于111科49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4科95属198种).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温带科28科,占总科数的25.23%;温带属337属,占总属数的76.9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科42科,占总科数的37.84%;热带属90属,占总属数的20.53%,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成分相联系的历史渊源.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500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8.
大曹天坑维管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种群类型多样化,开展天坑内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分析研究,对天坑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及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大曹天坑共分布蕨类植物13科19属27种;种子植物有85科155属209种;单子叶植物9科22属28种,双子叶植物76科133属181种。从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可知,其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的科、属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优势种群比较多,其他热带分布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温带地理成分的科属在本区系中也具有较大比例,北温带分布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带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成分。本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温带区系向热带区系过渡的特点以及热带北缘的区系性质,但整体特有成分程度相对低。  相似文献   

9.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6科、392属、729种.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主要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等;单型属较少,少型属较丰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中国特有科、属贫乏 .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个中国特有属.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型,属级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型,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最多,占本区总科数的55.9% ,热带分布的科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居首位,占本区总属数的 77.4%,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四川北部,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107科,444属,1091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1属,42种;被子植物101科,433属,1049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12个,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泛热带(热带广布Pantropic)型29科,占总科数的40.28%,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共225属,占总属数的56.53%,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其中特有种501个,占总种数的50.81%.该地区区系成分较复杂,特有成分较多,泛热带区系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取线路法、样地样方法进行野外植物调查,对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相邻区域野生植物为640种(含变种),隶属于152科435属,由蕨类42种、裸子植物类11种、双子叶植物499种、单子叶植物88种组成,其双子叶植物在该区域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植物生活型上,草本植物为主,乔木和灌木为辅,在科的层次上,小型科和中型科是该区域的主体,占总科数的71.4%,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的科为主,分别为31.8%、25.9%,属级水平上分布类型有12个分布型和17个变型,科属的地理成分复杂,热带属性占主导地位,同时兼有温带属性,说明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与邻近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比较发现,在亲缘关系上,与湖南溆浦思蒙种子植物区系关系最接近,热带属性明显,与四川白玉拉龙措湿地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区系的研究是认识和保护区域植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2019年对在建楚姚(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红线外延1 000 m范围的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在系统地整理出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开展该高速公路所在区域沿线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楚姚高速公路沿线共有种子植物118科384属64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6科381属645种;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性质科、属占优势,其中热带分布50科、166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科)的68.49%、50.15%,显示了该路域具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及与热带区系关系密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楚姚高速路域植物保护和生态重建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广西兴安白石天坑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地理演化、天坑生境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白石天坑植物有65科117属131种,区系组成中乔木有21种,占总数的16.03%;灌木有28种,占总数的21.37%;藤本植物有13种,占总数的9.92%,草本植物占总数的52.67%。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可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92%)和泛热带分布(32.31%);在属级水平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有60属,占总属数的51.28%,温带分布类型有37属,占总属数的31.62%。白石天坑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天坑底部向洞穴纵深100 m区域,物种分布只有3科3种;向洞穴纵深50 m区域分布11科13种;天坑底部区域分布13科14种;天坑中部植物丰富度较高,为33科44种,天坑外围分布有48科84种。白石天坑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为辅,植物区系受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岩溶地区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为以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喀斯特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具有维管束植物1078种(包括亚、变种),隶属于168科,635属。该区具有种类较为丰富,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地理联系广泛等特点。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主要为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北温带分布及东亚分布等温带区成分亦较为丰富。还论述了闽江源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在滦河中下游(大黑汀水库至入海口段)河岸带共记录种子植物45科109属147种.优势科为:菊科25种,禾本科23种,藜科10种;区域性单种科达23科.该区域内温带植物成分占据很大优势,温带分布属48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63.16%,少量存在的热带成分使区域内的植物表现出过渡性,体现出热带边缘区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46种,分别隶属于111科49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4科95属198种).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温带科28科,占总科数的25.23%;温带属337属,占总属数的76.9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科42科,占总科数的37.84%;热带属90属,占总属数的20.53%,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成分相联系的历史渊源.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500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17.
在对海子山自然保护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种子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科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种子植物丰富,共101科,456属,1418种;②生长型相对单一,以草本占优势;③优势科、属明显;④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均有分布;⑤区系特征具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分布科36科,占总科数的48.00%,温带分布属329属,占总属数的80.05%.⑥起源古老,特有属种及珍稀濒危植物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调查及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绵阳市湿地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特征,旨在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有湿地维管植物68科172属281种,物种多样性较为突出;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植物区系的主体,区系组成结构较为复杂;科级区系中世界分布占63.24%,反映了湿地植被的隐域性和湿地植物的广布性;属的区系成分中有14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占37.21%,温带分布占29.07%,显示了植物区系的热带和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9.
吉首市维管植物科的区系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首市地处云贵高原东缘, 境内有维管植物186 科, 662 属, 1 534 种. 从科的等级水平对其区系分析表明, 这些维管植物中有蕨类植物 29科, 区系成分为世界分布 9 科、 热带分布 8 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11科、 温带分布 1 科, 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比重最大,占 37. 93%; 裸子植物 5科, 除 1科为世界分布外,其余 4 科都是亚热带区系的代表;被子植物 152 科,其中世界分布 33科、 热带分布 8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40 科、 热带至温带分布 38 科、 亚热带至温带分布 10科、 温带分布 16科、 亚洲特有科 7 科,以热带至亚热带、 热带至温带比重较大, 两者合计占 51. 32%. 从被子植物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分析, 38个优势科中除了 13个为世界分布外,另外 25 个也是以热带至亚热带( 9 科)和热带至温带( 11科) 比重较大,两者合计占 52.64%;表征科 14 科,热带至亚热带( 4科) 、 热带至温带( 7科) 占主导, 二者合计占 78. 57%. 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维管束植物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为热带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狭果秤锤树所在群落的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重新发现了濒危植物狭果秤锤树(Sinojackia rehderiana)在赣北的分布,采用植被调查样方法研究了狭果秤锤树所在群落维管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系组成复杂,物种密度相对较高.在1 600 m2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7科74属79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0种,双子叶植物43科53属58种,单子叶植物8科11属11种.物种密度约达5种.(100 m2)-1.分布区类型多样,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科、属、种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该群落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在本区交汇,体现出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征.该群落分布面积小且邻近村落,具有明显的生态脆弱性,禁伐是维持该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