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情况主流良好,总体上积极务实、健康向上,值得肯定。同时也反映出"四性"问题值得深刻总结和反思。学生对思政课的价值肯定存在"被动"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立独行性、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教师因素的关键性。解决好"四性"问题,才能切实增强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不断提高授课艺术,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政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通过实践培训,改善思政课授课现状,切实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秉承辅助教学的本质要求,遵循协同育人的建设理念,以校地共用为建设目标,按照衔接性、地方性、开放性原则,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通过把握重点内容,搭建内容体系,采集地方特色,形成重点突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资源库.通过借助校地团队,加强与地方宣传部门、政法机关、产业企业的合作,不断丰富建设内容,确保及时更新等措施,充分发挥思政资源库在课程教学、学校发展、地方建设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综合模糊评判技术,对大同大学教育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质量分析,发现该校精讲类、操作示范类微课质量一般,实验探究类和游戏学习类接近良好,对地方高校微课制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中面临新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业务素养和高尚的道德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实问题,部分高校对数字教育时代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思政课教师自身对提升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培训机制、优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必须从政治、业务、道德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支撑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突破点,进一步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政课"新课程建设的互动关系,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红色音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在音乐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是激励全国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日趋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红色音乐道德涵养、精神传承和价值引领的价值功能日渐凸显。教育状态的潜隐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结果的有效性诠释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强化红色音乐育人理念,提升教师音乐和数字化素养;遴选优质红色音乐素材,建设红色音乐数字化资源库;找准红色音乐融入视角,精准科学赋能思政课教学共同构建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慕课"是以名师、名课、名校为基础发展而来.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这对它们是一大挑战,针对这一挑战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在优质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团队打造、评价方式和评估机制探讨、平台建设的推进及制度与组织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以建立适合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慕课",走自己的特色"慕课"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挑战,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不强等现状,提出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的科研学术水平,完善思政课教师管理激励制度等措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是业务性非常强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地方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加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在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取得实质效果,以保障地方高校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文化技能过硬和思想素质过硬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这给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承担大学生素质培养任务的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是势在必然。我国当前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目前的素质现状、思政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并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快速提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路径,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授课主体不再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其他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以及校外育人力量等。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思政难题的“大思政”格局逐渐形成。在“大思政”格局下,将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乃大势所趋,理据充分:一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二是助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现路径主要有三:一是不断提升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精准定位授课内容中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二是不断深化团队协同合作,以恰当的方式在授课内容中嵌入党史故事;三是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着力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管理措施缺位、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明确,通识课程设置欠完善、教学质量难保障等等。只有更新通识教育观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通识课选课指导;改变通识课教学模式;构建通识课多元评价的成绩体系;加强通识课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才能改进通识课教学和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从绩效的角度来思考攀枝花学院这样一所地方高校如何实现基本建成地方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意味着攀枝花学院至少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结合攀西地区的特点和特质来树立发展的基本思路。攀枝花学院的绩效发展存在目标分解的断裂、协同性不足、保障措施不力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绩效与发展的关系出发,以量化绩效为基本突破点,通过"四步走"的主要措施来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早日实现基本建成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方式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发挥优势作用:以共享式总账分布技术扩大高校思政课数字资源共享规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以时间戳技术持续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用去中心化技术和LRS存储区块推动师生双向互动评价机制的建立等,从而以"区块链+思政课"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既有知识又有思想的综合性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渴求,这样的需求给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对当前新时期新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全适应,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意识也需要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课"建设的提出为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政"金课"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破除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引领、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通过精品思政慕课、课堂革命、教师教学共同体等多种资源和渠道的综合作用,共同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思政"金课",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