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秋玲  刘林英 《甘肃科技》2007,23(7):224-226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树种连香树进行育苗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连香树育苗的方法和苗期生长规律,对有效保护和扩繁这一古老珍稀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杨种子微形态结构特征及其耐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胡杨种子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机制,对胡杨种子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胡杨种子微小(937.84μm×491.29μm),内含物少,寿命短,但其成熟期与分布区短暂的洪水期相一致,反映了其进化的经济性;种子基部簇生长冠毛,冠毛纤长而中空(长5 034 mm,外径12.93μm),可能有利于种子散播、吸水和隔热;种皮表面有网眼和表皮毛,网眼发达,可能有助于吸水萌发、减少蒸腾;表皮毛呈开放式船锚样,起到锚定和吸水的作用。胡杨种子的这些形态特征是对干旱荒漠环境的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3.
秃杉起源古老,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本文研究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脉区域秃杉的分布与生境状况,认为:雷公山地质构造为江南古陆(雪峰台凸),而“江南古陆”区域是秃杉等古老珍稀树种的密集分布区、残遗中心和后来流布、播迁的原产地,也是我国优越的林业生产发展基地,从而对秃杉林的保存、研究、经营、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巴州科技》2005,(1):20-20
胡杨是干旱荒漠盐土的特有树种,它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它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已被人们充分肯定,是盐碱荒漠干旱地区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由于它的很多优点被人们所承认,故而近年来胡杨育苗生产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县林业局苗圃有150亩胡杨育苗面积,连续三年成活率都在85%以上。本人多年从事胡杨育苗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认为要搞好胡杨育苗,并获得优质壮苗,应抓住如下六关。  相似文献   

5.
<正>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具有耐盐碱、耐涝、抗旱、抗寒、抗沙埋等特性,为一般乔木树种所不及。它是沙荒、盐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在新疆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蓄积有上百万立方米的木材。新疆巴州农业研究所巴州二十九团盐碱地造林试验站1979年以来,已营造了大面积成活率很高的胡杨人工林。 本文着重研究胡杨木材的构造、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兹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原产我国的珍稀树种水杉(Metaseguoia glyptostroboides)是个古老的树种.最古老的水杉化石出现于下白垩纪地层中.上白垩纪时,水杉曾分布于北纬80-82°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第三纪时,水杉广布于北纬35°以北的整个北半球,种类就已知的化石统计,达10种之多,而且生长非常繁茂.第四纪时,北半球出现过四次冰期,大多数水杉类植物,因不能忍受  相似文献   

7.
胡杨是沙漠和盐碱地上造林中比较理想的树种,但胡杨插枝难于生根,而实生苗生长缓慢,且在苗期易感染锈病,难于进行大量而快速的繁殖。我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组织培养法探索快速繁殖胡杨的途径。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杨属植物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小植株的报道,但直到目前尚未见到用胡杨茎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诱导获得小植株的报道。本文报道我们用胡杨当年枝条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产生小植株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胡杨作为内陆干旱荒漠地区树龄较长的阔叶树种,是开展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宝贵材料.为了探讨胡杨树轮生长指标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在综述胡杨树种概况和生长区域气候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以新疆艾比湖流域胡杨为研究材料,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分析方法,建立了艾比湖地区181年来的胡杨宽度年表.对宽度年表与精河、蔡家湖气象站的温度、降水序列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轮宽度指标与冬半年降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为0.408,两个气象站中,精河站与年表相关系数高于蔡家湖站.通过与其他学者在该地区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发现艾比湖胡杨树轮宽度指数高低时段与艾比湖湖面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与艾比湖地区地下水和湖面变化有密切关系,与胡杨生长受地下水变化影响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胡杨是中亚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树种,也是亚洲荒漠特有的植被。它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于我国西北边陲,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向东贯穿甘肃的疏勒河岸,绵延东伸至内蒙古的额济纳旗谷地,散生或成片分布。胡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群落结构,对防风固沙和保持生态良性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胡杨属杨柳科,落  相似文献   

10.
胡杨(Populus euphuatica)是塔里木盆地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树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胡杨林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片状或带状的衰残林地。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气候促使胡杨主要靠地下水生存。但对有活根存在的衷退林,在林地水位较好的条件下,可试行采伐并挖去残桩,形成“土坑”,利于胡杨断根萌株幼苗在“土坑”这样的环境中旺盛发育,这是衰退林复状更新的可行性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陇山林区珍稀树种资源及其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小陇山林区珍稀树种保护等级、用途和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其生态、经济、文化、历史、科研、潜在价值等,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珍稀树种的认识,从而促进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聚丙烯酰胺用量下较短时间内CO2浓度升高对1年生胡杨叶片光合和水分和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聚丙烯酰胺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2)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的胡杨叶片Pn、WUE、Ci上升,Tr、Gs下降。由此说明:CO2浓度升高对胡杨叶片Pn和WUE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胁迫作用;聚丙烯酰胺用量大时,CO2浓度升高对胡杨Pn的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外界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胡杨WUE,这将加强胡杨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3.
珍稀药用植物--红豆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松柏,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现全世界分布极少,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区均有发现,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木材细密、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绿化用材树种,尤其是含独特抗癌成分"紫杉醇"而珍贵,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世界销量第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摸清台江县木本珍稀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随机踏查和线路法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台江县分布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树种共21科26属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科21属25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9科13属16种,《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2科2属2种,珍稀树种的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分布濒危的植物为柔毛油杉,占总数的2.33%;稀有植物有伯乐树、半枫荷、马尾树、十齿花等11种,占总数的25.58%;渐危植物有翠柏、篦子三尖杉、闽楠、楠木等11种,占总数的25.58%;台江的珍稀植物从海拔510~1320 m都有分布,多保存在州级南宫自然保护区和"风水林"中,碎片化严重,多数种极稀少,有在台江灭绝的危险.结论:台江县分布的珍稀植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贵州科学》2021,39(2)
为保护贵州省绥阳县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在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绥阳县火秋坝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植物群落可划分为阔叶林、竹林和灌木灌丛群落3个植被类型,并伴有较多的人工针叶林群落组成。火秋坝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植物分布有5科6属,共计6个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省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保护区内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Ⅲ)》收录的植物有5属7种,均为兰科植物。该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包括系统学上原始、古老的类群,也是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上比较孤立的孑遗类型,例如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属于第三纪孑遗种;被子植物中属于古老孑遗种的有多心皮类木兰科的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相似文献   

16.
淳化县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分布参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树种的根系消弱系数 (rootextinctioncoefficient) β是确定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参数。通过研究渭北黄土高原淳化县境内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确定了该树种在不同立地上 β值的大小。结果表明 ,阴坡立地的 β值均在 0 .982以上 ,而阳坡立地上的 β值则一般小于 0 .982 ,说明阴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阳坡立地上的分布深度。其细根 (Φ <1mm)的分布深度大于较粗根系 (Φ <3mm)的分布深度 ,这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 ,适应干旱环境 ,促进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地下水埋深(4.64 m,6.15 m,7.02 m)环境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胡杨叶片在适宜温度(27℃)和高温(39℃)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胞间CO2浓度(Ci),比较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3个地下水埋深下高温都使得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减少,并且在地下水埋深(7.02 m)较深处,高温使得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下降幅度也最大,这都说明干旱胁迫加强了高温对胡杨光合作用的负面效应.然而,在同一地下水埋深下,由于高温的影响,胡杨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并未随着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下降而减少,其原因很可能是气孔发生了不均匀关闭.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饱和水汽压由于高温作用的影响都明显增加,并且在地下水埋深7.02 m处,高温引起蒸腾速率的增加幅度是最小的,这表明了气孔对干旱高温胁迫下胡杨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从内蒙古额济纳采集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异形叶和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采集的胡杨异形叶近轴面和远轴面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个地区的胡杨异形叶在表皮蜡质以及气孔形态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相比湿润条件(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内),干旱条件下(内蒙古额济纳八道桥地区)的胡杨阔叶表皮蜡质晶体融合成更多更厚的蜡层,而长叶则具有更多的直立状鳞片状蜡质晶体,而且排列更为密集、有序.在相同干湿条件下,阔叶表皮蜡质晶体融合程度比长叶表皮蜡质晶体融合程度更高,厚度更大.叶型相同时,干旱情况下气孔密度较大;同一地区,阔叶比长叶气孔密度大,相同叶片类型的远轴面比近轴面气孔密度大.另外,两个地区的气孔密度和形态也存在很大区别,体现了胡杨对干旱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河南桐柏山珍稀树种资源分布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法  高红莉  王明庚  郭宇  陈付合 《河南科学》2010,28(10):1257-1260
通过对桐柏山珍稀树种资源的实地调查,初步查明桐柏山分布各种珍稀树种2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对其濒危状态进行了评估,对其致濒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胡杨是珍贵的抗逆种质资源,但随着胡杨生存地环境的恶化,胡杨数量急剧消退,因而对胡杨植株进行转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胡杨的组织培养的研究和转基因植株抗生素的筛选以及国内外对于木本植物转基因研究较多的DREB转录因子进行了综述。但国内外对于胡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较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