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气浮结构的静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结构气浮静稳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导出了非对称多体气浮结构的初稳性高度的计算式。理论计算得到的稳心半径与模型试验和现场原型试验的测算值非常吻合 ;通过稳性高参数与静稳性曲线切线斜率的比较 ,气浮结构的静稳性分析理论和浮态分析理论得到了相互验证。所建立的气浮结构静稳性分析理论和浮态分析理论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在工程中应用 ;由于气浮力折减系数的影响 ,气浮体的浮稳性比对应的实浮体的浮稳性差  相似文献   

2.
气浮结构的浮态和运动特性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筒型基础结构气浮的浮态和运动特性。假设浮筒内的空气为理想气体 ,导出了气浮力的计算式 ,建立了气浮结构静稳态的分析方法和浮态参数的计算方法。按单自由度刚体弹簧体系求得了气浮结构升沉运动的固有周期 ,并对气浮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浮态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数据吻合。文中引进的气浮力折减因数体现了气浮体的恢复力刚度系数与普通浮体的差异 ,该参数对气浮体的浮态、稳性、运动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体船型完整稳性计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多体船的设计概念是通过采用大长宽比的主船体来有效减小波阻力,而由此带来的稳性损失由两侧片体来弥补,采用静力学方法对多体船横倾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分析,建立了多体船完整稳性的计算模型,以一多体船方案为例进行完整稳性计算,分析了侧体跨距、排水量等参数对静稳性臂的影响以及静稳性曲线的特征,并对不同形式多体船的稳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显示,多体船的横稳性主要受到侧体的排水量和横向位置的影响,初稳性计算结果的适用范围小于单体船。  相似文献   

4.
提供出船舶破损第三类进水舱浮态快速计算方法。同时利于自由流通对稳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推导出破舱稳性公式。并参照国际海事组织有关文件,结合国际惯例,对破舱稳性衡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给出了船舶破损后,危险程度的快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散货船配载仪中完整稳性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散货船配载仪中完整稳性计算精度,基于船舶三维设计数据对完整稳性进行了计算.首先通过对三维设计模型切片得到每个肋位处横剖面型值数据;然后对横剖面型值数据进行等距偏移模拟板厚,得到各肋位处的外板数据;再通过水线面与外板数据求交计算该浮态下的船舶参数;最后按照不同完整稳性计算方法计算复原力臂,绘制出不同载况下的船舶复原力臂曲线.以38 300t散货船RUI AN CHENG为例,分别采用固定纵倾法和自由纵倾法对其3个典型载况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静平衡下的自由纵倾法与NAPA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复原力臂平均误差为0.003 7m,最大误差为0.009 4m,验证了基于三维设计数据进行完整稳性计算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倾角稳性的某箱型浮驳稳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浮驳作业过程的稳性特征以及载重量和旋转点偏离值对浮驳稳性的影响,在静水大倾角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力学方法,以某箱型浮驳为例,运用MATLAB数学语言工具自编程序进行模拟,通过计算浮驳载重量以及旋转点的偏离值对其极限静倾角、极限动倾角、最大复原力臂和最大倾覆力臂等稳性参数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偏离值与载重量时浮驳的静稳性和动稳性曲线图以及对应的各稳性参数值。结果表明:浮驳空载情况下的稳性优于满载情况,且旋转点偏移距离(偏离值)对稳性有较大影响;随着偏移值的减小,浮驳承受的最大复原力臂与最大倾覆力臂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船舶在整个横倾过程中不发生纵倾,浮心只在船体剖面内作二维移动时的 稳性。建立了波浪稳性力臂的表达式和浮态方程式.并对一艘灯光兼围网渔轮在随浪 波峰上的稳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满意的。还讨论了船舶在随浪中自由纵倾的情 况;提出了纵倾浮态方程式和流体动压力修正,从而给计算船舶在随浪中的稳性提供 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驳船液体舱室中自由液面的分布以及舱容率对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影响,计算了船舶在风载荷作用下的稳性衡准数,并对船舶破舱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为驳船实浮拒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ADAMS平台,构建特定场景双船联合举升多体协同作业系统虚拟样机,对新型一体化拆解作业双船联合举升过程中待拆除组块横摇稳性进行预测与评估。构建了该系统拓扑模型,使用几何参数描述系统中上部组块横摇运动特征;通过虚拟样机仿真探究了双船不同耦合运动情况时上部组块最危险失稳状态,并分析了上部组块重心至连接点连线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对横摇角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驱动的虚拟样机技术可以有效评估该系统运动特征,与几何拓扑模型得到的上部组块横摇失稳角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双船同相位横摇与反相位垂荡耦合运动时对上部组块横摇稳性影响最大;待拆除上部组块横摇失稳时的极限纵横比可以作为复杂多体系统横摇稳性评估参数,为实际工程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回转起重船吊索动力荷载及其对浮态及稳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起重船在波浪中作业时,船体运动激起吊索摆动产生的附加动力荷载将对船舶的浮态和稳性不利,以超大型全回转起重船"蓝鲸"号为对象,建立了水动力模型,对其在不规则波浪中的运动响应进行了计算.采用谱分析方法根据悬挂点与吊物之间的运动传递函数得到吊物运动的统计值,从而得到不同浪向、不同回转角度、不同吊索长度情况下的吊索附加动力荷载,并分析其对起重船浮态及稳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锦州9-3筒型基础系缆平台为对象,在拖航速度、筒位置以及平台吃水深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模型试验测定了筒型基础平台以不同倾斜角度随浪与顶浪拖航时的平台运动加速度、筒内气压力、筒底水压力以及拖缆力,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用于研究倾斜角对筒型基础平台随浪与顶浪拖航时基本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可明显降低筒型基础平台拖航时的摇摆以及升沉运动的幅度,且随浪拖航效果要优于顶浪拖航效果;采用设置倾斜角度的方法来提高筒型基础平台的拖航稳性是以显著增大拖缆力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2.
以某四筒一简型基础平台为对象,就不同后倾纵倾角(后倾角)拖航组合,采用1:20的模型进行顺浪和逆浪下的拖航试验.通过测定各试验组合拖航过程中平台运动加速度、筒内气压力、筒底水压力以及拖缆力变化,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纵倾角对筒型基础平台拖航基本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而得出其对平台拖航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一定的后倾角,可明显降低筒型基础平台拖航时的摇摆以及升沉运动的幅度,但后倾角对提高平台拖航稳性是有限的,与逆浪拖航相比,后倾角对平台顺浪拖航影响较大.对于该四筒一筒型基础平台,在顺浪和逆浪拖航中,当设置1。的后倾角时,平台的拖航稳性和耐波性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元统计的筒型基础海洋平台拖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筒型基础海洋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测定了不同拖航组合时的平台加速度、拖缆力、筒内气压力以及筒底水压力,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个力学参数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于筒型基础平台随浪、顶浪时最佳拖航方式的选取判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方差的82%的贡献来自于前3个因子,所对应的平台x、y、z方向加速度、拖缆力、1#筒与3#筒气压力以及1#筒水压力为系缆平台拖航的特征力学参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筒型基础平台拖航过程力学参数的测定来归属不同的拖航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海军某四筒型基础平台为研究对象,在吃水深度、波浪条件和水深一定的条件下,在不同拖航速度下静水、顺浪和逆浪拖航,通过模型试验测定筒型基础平台在横荡、纵荡和垂荡方向上的加速度、筒内气压力和筒底水压力以及拖航中的拖缆力.试验结果表明:静水拖航中,筒型基础平台的拖航速度存在一个上限;拖航过程中的拖缆力随着拖航速度和水质点振荡速度的相对值以及纵荡加速度变化;平台拖航过程遇到大浪情况下,降低拖航速度是保证结构耐波性和稳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四筒基平台拖航试验分析-水深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下筒型基础拖航中的运动响应,以海军某筒型基础平台为研究对象,在拖航干舷、筒的位置以及波浪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模型试验测定筒型基础平台在不同水深下随浪和顶浪拖航时在横荡、纵荡和垂荡方向上的加速度、筒内气压力和筒底水压力以及拖航中的拖缆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筒型基础由浅水进入深水拖航的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性能和操纵性能下降,且出现倾覆现象,必须降低船速和设置护航船防止漂移,且15m水深时该平台的航速不能超过1.5节(0.771m/s),20m水深时航速不能超过1.0节(0.514m/s).  相似文献   

16.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上限法极限分析模型,结合最优化方法可以求得桶形基础侧向极限承载力,并对结构相对埋深对承载机理及受力机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相对埋深,将桶形基础结构划分为3种受力模式,即相对埋深β小于0.52时的浅插式、相对埋深β大于1.2时的深插式与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模式.针对上限法极限分析的繁琐与复杂,基于桶形基础不同埋深时的受力机制,探讨了桶形基础侧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的一种简化方法,并提出了对荷载作用高度的修正.为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通过大比尺物模试验验证及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筒型基础平台冰激振动下粘性土地基软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由于海冰力对筒型基础平台作用而产生地基土软化,降低平台承载力的问题,应用冰激振动理论对筒型基础平台进行了冰激振动分析,通过相应的有限元计算得到筒体周围土体剪应力的最大变化幅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对应位置土体的抗软化极限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在冰激振动软化方面是安全的。提出一种判断筒型基础土体软化可能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筒型基础平台冰激振动基础的安全性作出评价,对筒型基础平台的设计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jetting and cementing bucket platform (JCBP) is a new type offshore oil-drilling platform.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analysis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is platfor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half space, the dynamic stiffness and damping of the platform' s foundation were obtained and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e platform' s main jackets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The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latform due to wave and current loading was calculated. Furthermore, the whole platform' s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latform was calcul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by the usage of elastic half space theory and FEM is simple and it is reliable and efficient to calculat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platform in response to wave and current loading.  相似文献   

19.
筒型基础系缆平台沉/拔过程侧摩阻力原型测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1999年首次安装在渤海锦州9-3地区多筒基础平台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侧摩阻力原型测试研究,描述了简型基础上沉和上拔过程中筒壁侧摩阻力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给出了主要测试结果并与现行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这项成果对筒型基础平台的设计和施工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