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中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中华武术的技术层面国际传播与文化层面的国际传播等问题加以论述.以期在中华武术奥运之旅中,将中华民族武术深层的文化展现给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武术文化的深层交融。  相似文献   

2.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10,(34):I0282-I0283,I0285
中国武术的发展,保持特色,突出个性是必须的,但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又是中华武术的活力所在。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观是有利于中华武术发展的最好方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与西方相应层次文化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找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武术进奥及进奥未成的利弊,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和平龙     
<正>龙腾奥运共舞未来龙的故乡,龙的年代,龙的传人、龙的豪迈,让中华巨龙昂首飞起来……"中国龙"对于中国人而言,具有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亿万华夏儿女的民族魂。当代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国文化不断进行碰撞,中国龙形象的神秘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凸现"团结合力"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简述价值取向的哲学意义,并结合奥运的宗旨,从整体上分析了各国对奥运的价值取向;回顾奥运追求和平的历史,得出北京奥运追求世界和平的价值取向;回顾韩国等因承办奥运而带来国民生产总值猛增的范例,提出我们要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促进经济发展的取向;讲述奥运文化的西方性和北京文化,指出北京奥运在弘扬奥运文化的同时,要向世界展示我国古建筑的蕴义和中国人民的优良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曹晓东 《科技信息》2006,(12):179-18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具体论述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将成为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继承、发展的最佳时机。对国人了解奥运文化,对奥运文化进行研究并使之成为体系,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深远意义。奥运会真的来到了中国。但是奥运会不是一场简单的竞技比赛,而是要展示中华民族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精神风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对奥运文化传播的内容及其体系构建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李勇锋 《科技智囊》2008,(10):78-78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仪式上,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同志提出,要创造像奥运五环标志那样具有感染力的中华和平龙形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论断,也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应当执行的标准。这个标准将推动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对接和通融,将推动我们永远高扬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所一致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巩庆伟 《科技信息》2009,(32):280-281
本文通过对奥运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的哲学起源分析以及演进历程的探讨,以哲学的观点研究两种体育文化的历史根基和发展,比较其价值差异和冲突,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9.
中华孝文化里包含着“爱”与“敬”两方面的和谐内涵,对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从个人修身到家庭伦理、社会稳定等,孝文化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充分重视中华孝文化的作用,弘扬孝文化精髓,使其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讨论了中华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塑造作用问题。认为可以用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吃苦精神和仁信友爱精神,使全社会逐渐形成明礼诚信、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结构角度讨论了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呈现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民族形象国际传播,体现了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创意,也完美地传达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中国元素隐喻着大国崛起的自信与自豪,古老神话诠释美好祝愿的祈福,四大发明彰显民族贡献的卓越与不朽,艺术瑰宝呈现民族艺术的传统与浪漫,求同存异弘扬民族气魄的开放与大度,高低互助承载民族精神的团结与向心。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需要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发展的立场出发,二者应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为了我国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了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更好的交融,更应该加强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学为视角,运用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分析了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形成因素,梳理武术和奥运会的内部特征、精神实质以及价值取向.结论:武术与奥运会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与民族习性有关;两者运动形式不同,价值取向各异,但内部精神实质相似.建议:武术竞赛以民族化内养为根本,开创全球化发展新模式,从而促进中西文明的长期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效益影响,并介绍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具体内容,指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经济影响表现为经济效益正增长。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拉动中国GDP增长,推动北京市政建设,增加就业人口,发展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16.
从运动员实践“人文奥运”的角度,就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进行阐述,指出当前运动员精神缺失的不良现象,提出了中国运动员实践“人文奥运”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试论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与困惑--人类正义文化的沉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人类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正义文化的心理标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这既给奥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同时也给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带来了无尽的思绪和困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绪和困惑来进一步探讨,并以期达到正确对待奥运发展演进中所付出的一些代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历史,人们对“后奥运效应”忧心忡忡。本文尝试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入手来探讨“人文奥运”的丰厚遗产,力图使“后奥运效应”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从坚守文化自尊、以民众为本、创建文化教育的“场”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文奥动遗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的、有预见性的思想理念,它为人们确定了一种制度形式,对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现代体育教育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使奥林匹克运动持续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的角度和理性思维的高度,探讨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培养大学精神的贡献,奥运精神是体育文化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更高、更快、更强的进取精神和以人为本、公开、公正、公平的法治原则,不仅是奥运精神也是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要传承奥运精神.通过对奥运文化的认识来促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