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短路电流的增大已经成为高电压等级电网建设和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超导限流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限流装置,而其与现有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是超导限流器挂网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定义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引入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对10kV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并对两者的配合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进一步提出通过改变超导体参数来调整电阻型SFCL的限流电阻和限流水平,以实现与继电保护协调配合,为超导限流器应用于实际电网参数配置提出了重要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日.以电子科技大学应用超导与电工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金建勋为首的课题组发明出一种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复合高温超导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流器。该项技术发明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超导限流器可同时集检测、触发和限流于一身,被认为是当前最好的而且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限流装置。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新型高温超导限流器位于机端时对单机无穷大系统中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新型超导限流器样机进行动态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超导限流器位于机端时,由于限流电阻的存在,不仅能有效限制故障电流,而且有利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新型桥式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限制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桥式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该限流器主要由两个超导带材绕制的线圈反向并联而成,线路正常工作时,并联线圈的感抗很小,因此对电路无影响,短路故障发生时,其中一个线圈失超使电流降低,对另一线圈影响减弱,限流器表现为一个大阻抗,从而限制短路电流的快速增加.在给定交流电力系统参数的条件下,结合电磁仿真软件,给出了两个超导线圈的具体尺寸.使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对限流器的限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与无限流器时的仿真数据相比,该限流器反应速度快,限流效果明显,尤其第1个短路电流的峰值可限制到无限流器电流值的35.36%,有效减缓了电流的上升速度.最后,讨论了系统电流和线圈参数对限流器限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桥路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的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式超导故障限流器,它由超导磁体、二极管桥路和直流偏压源组成.将其接入电网,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超导体电阻几乎为零,对电力系统运行无影响;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超导线圈被自动串入线路,从而限制了短路电流,使得轻型断路器可以正常动作.本文通过PSCAD对超导故障限流器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证明超导故障限流器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丁丽娟 《科技资讯》2010,(21):58-60
概述了各种类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HTSCFCL)的优缺点。通过对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故障限流器的拓扑结构。在正常运行时,故障限流器电压损耗很小,不影响系统运行;在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限流器自动实现工作状态的转变,产生很大的限流阻抗,从而达到限流的目的。并用MATLAB/PSB对其限制电流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证明该拓扑结构的正确性,新型故障限流器能够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  相似文献   

7.
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高温超导电缆实用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及低温稳定化理论.建立了超导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稳态电流分布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数学建模对超导电缆在稳态下的径向温升进行仿真和计算.分析了均流优化前后层电流分布对超导电缆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高温超导电缆稳态性能测试实验,并对超导电缆在不同幅值及频率电流下的径向最大温升做了实验测量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温超导陶瓷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高温超导陶瓷YBa2Cu3O9-x体系的研制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YBa2Cu3O9-x体系电特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观测,确定了该样品为钙钛矿结构,并获得了零电阻为98K的高温超导陶瓷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磁性,同时,还探讨了烧制TlBaCaCu2Oy新体系的工艺条件,获得了零电阻为116.5K的Tl系超导陶瓷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型磁控开关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控制系统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限流器偏置电流自适应控制系统,采用2个RBF神经网络来分别构成自适应控制网络和辨识网络,实现了偏置电流的实时控制.试验证明,利用该偏置电流控制系统,限流器的响应速度和限流效果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
高温超导电性是近代凝聚物理关注的核心问题.高温超导的研究一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推动了多体关联凝聚态物理理论和计算的发展.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是除铜氧化物高温超导外的第二类常压条件下的高温超导材料.在对铁基高温超导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对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电子结构、对称破缺相、超导能隙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揭示铁基高温超导配对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近些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更是在一些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中发现了拓扑超导存在的证据.本文将对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Mo-V-O、As-V-O和W-V-O体系Keggin型多酸在多酸化学领域的新进展,由于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在催化、医药和分子电子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设计和合成Keggin型无机一有机杂化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我们应用有理混合吸引子条件去证明具非唯一不动点的映射Ciric型的若干不动点定理.结果推广并改进已知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在氧化沟内投加填料来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考察了系统在投加填料后氧化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发现:通过在系统内投加填料,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有机负荷和硝化和反硝化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了污泥上浮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4.
高扩散低收缩差动坎高坎空中挑射水舌运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高扩散低收缩差动式挑坎空中挑射水舌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给出了扩散高坎空中挑射水舌的扩散规律、流速分布等结果,并与连续式挑坎空中挑射水舌运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二者趋势吻合很好.结果表明:扩散高坎水舌沿程空中垂向扩散规律满足线性分布,其扩散厚度比连续式挑坎小;扩散高坎水舌截面速度分布规律与连续式挑坎相似,均近似符合正态分布,但速度沿水深方向较连续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5.
细菌四型菌毛(T4P)不仅在生物膜形成、DNA吸收和侵染致病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能够介导固体界面的滑动运动。尽管T4P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橙色粘球菌T4P系统中蛋白间组装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T4P系统pil N/O/P/Q单基因的敲除与回补实验显示敲除菌株导致橙色粘球菌群体运动完全丧失,而pil N/O/P/Q相应基因回补则恢复突变株群体运动。Pil N/O/P/Q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Y2H)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定位于周质空间的Pil P不仅与外膜蛋白Pil Q的C末端相互作用,也与内膜蛋白Pil O相互作用。遗传学与酵母双杂实验结果显示着Pil P蛋白是联通内外膜的桥梁,暗示着Pil N/O/P/Q蛋白形成跨越内膜、细胞周质和外膜的整合复合物结构,并在菌毛延伸和收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阐明橙色粘球菌菌毛的延伸与收缩的分子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型海上采油平台与土作用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提出的解决三维空间桩与土相互作用新模式-有限层有限元混合模型对采油新型平台与土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使用方便,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谐波问题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根据谐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滤波器(RITHAF)的滤波特性,把RITHAF加入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构建一种具有电压调节、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功能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分析系统谐波放大产生的原因,提出其抑制策略,构建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及控制策略在调整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谐波放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我们应用有理混合吸引子条件去证明具非唯一不动点的映射Ciric型的若干不动点定理.结果推广并改进已知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当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不能同时兼顾最优性与实时性的问题,以采用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物流车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型跟踪器理论提出了一种可在线实时应用的能量管理优化策略。建立了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线性数学模型,开发了直接节油型二次型跟踪器单自由度优化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进行了离线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获得与全局优化算法相近的节油效果。在基于dSPACE/Simulator搭建的硬件在环平台上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实时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CFS/GFS层间混杂加固纤维混凝土梁抗弯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采用杜拉纤维和钢纤维混杂改性的混凝土梁外贴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CFS/GFS)进行混杂加固抗弯试验,对构件的开裂及发展情况以及构件加固后刚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杜拉纤维和钢纤维,可以延缓混凝土构件微裂缝的出现,控制裂纹扩展,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这种混杂纤维混凝土梁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比单一纤维混凝土梁更为优良的材料性能.采用不同形式的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得到的加固效果有较大的不同,按试验方案采用CFS/GFS层间混杂加固纤维混凝土梁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在保证提高承载力的前提下,既提高了纤维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又可降低加固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