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鼎湖山叶附生苔类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导了广东鼎湖山叶附生苔类植物14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和10个鼎湖山叶附生苔类植物新记录.文章对新种一鼎湖疣鳞苔(Cololejeunea dinghuiana Zhu&Wang)作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特征图.作者对仅鼎湖山有报导过的侧蒴疣鳞苔[Cololejeuneayoshinagana (Hatt.)Mizut.]作了订正,认为侧蒴疣鳞苔在我国尚无记录.  相似文献   

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裂叶苔科植物(Lophoziaceae)6属,8个种的孢子形态及纹饰,其中4个种为SEM形态的首次报道.8个种的孢子均为近球形,无萌发孔类型,属于细小孢子(〈10μm)或小型孢子(10—25μm),表面纹饰为疣状(乳头状)、条纹状(蠕虫状)和皱块状3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广东鼎湖山叶附生苔类植物14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和10个鼎湖山叶附生苔类植物新记录。文章对新种一鼎湖疣鳞苔(Cololejeunea dinghuiana Zhu & Wang)作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特征图。作者对仅鼎湖山有报导过的侧蒴疣鳞苔[Cololejeunea yoshinagana(Hatt.)Mizut.]作了订正,认为侧蒴疣鳞苔在我国尚无记录。  相似文献   

4.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 发现猫儿山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9种, 其中16种为猫儿山首次发现, 15 种属于典型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细角管叶苔(Colura tenuicornis)和叶生角鳞苔(Drepanolejeunea foliicola)为广西苔类植物新记录.叶附生的管叶苔属(Colura)为广西新记录属.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为东亚成分(占36.84%), 这反映了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东亚特点.异胞扁萼苔为Radula gedena Gottsche ex Steph.的新拟名.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2种浙江省叶附生苔类植物新记录种:陈氏唇鳞苔(Cheilolejeunea chenii)和钝瓣唇鳞苔(Cheilolejeunea obtusilobula).标本采自浙江省庆元县淤上乡高山湾村,其中,陈氏唇鳞苔在中国分布区极为狭窄,是一种特别稀有并被认为最先应该进行保护的种类.对这2种叶附生苔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生境进行了简要描述和讨论.鉴于该2种叶附生苔并未处在保护区保护范围之内,还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就地保护措施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山东崂山产4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4种藓类分别是:小石藓Weisia controversa Hedw.,拟草藓Pseudoleskeopsis zippelli(Dozy et Molk.)Broth.,淡叶长喙藓Rhynchostegium pallidifoli-um(Mitt.)Jaeg.和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Lindb.)Par..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的划分,4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的类均属于孢子壁外萌发,东亚小金发藓的原丝体发育类型为葫芦藓型(Funaria-type),其它3种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7.
皖南叶附生苔研究——安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皖南叶附生苔4科10属17种,较前记录增加了3科7属15种;11种为安徽省新记录,其中粗柱疣鳞苔(新拟名)(Cololejeunea ornata Ev.)为中国新记录;原为热带太平洋岛屿分布的狭瓣细鳞苔(Lejeuneaborneensis Horik.)首次在大陆上被发现.皖南叶附生苔种类丰富,仅次于福建武夷山而在华东地区居第二位.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elliptica)、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和狭叶残叶苔(Leptocolea oblonga)是组成本地区叶附生苔群落的常见种.对附主植物的研究表明叶附生苔对附主的选择并不严格,光滑无毛,质地较厚的叶面似更适合叶附生苔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共有苔类植物23科51属165种.该区苔类植物的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扁萼苔科(Radulaceae)、齿萼苔科(Geocalyc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疣鳞苔属(Cololejeunea)、细鳞苔属(Lejeunea)、扁萼苔属(Radula)、羽苔属(Plagiochila)、耳叶苔属(Frullani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64.97%);东亚成分次之(26.75%),北温带成分较少(3.82%).该区苔类植物的生态类型以木生类型占优势,叶附生苔丰富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皖南叶附生苔4科10属17种,较前记录增加了3科7属15种;11种为安徽省新记录,其中粗柱疣鳞苔(新拟名)(Cololejeunea ornata Ev.)为中国新记录;原为热带太平洋岛屿分布的狭瓣细鳞苔(Lejeunea borneensis Horik.)首次在大陆上被发现。皖南叶附生苔种类丰富,仅次于福建武夷山而在华东地区居第二位。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和狭叶残叶苔(Leptocolea oblonga)是组成本地区叶附生苔群落的常见种。对附主植物的研究表明叶附生苔对附主的选择并不严格,光滑无毛,质地较厚的叶面似更适合叶附生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将硬叶净口藓(Gymnostomum subrigidulum(Broth.)Chen)、仙鹤藓多蒴变种(Atrichum undulatum var.gracilisetum Besch.)和尖叶湿地藓(Hyophila acutifolia Saito.)3种藓类的孢子接种于Knop培养基上,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硬叶净口藓的孢子萌发类型是真藓型(Bryum-type),仙鹤藓多蒴变种的孢子萌发类型是真藓型(Bryum-type),而尖叶湿地藓的孢子萌发类型是短茎藓型(Di-physcium-type).藓类植物原丝体的发育特征是其对生长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酰基化试剂α-溴代丙酰溴对异丁烯和对甲基苯乙烯的二元共聚物中的p-甲基苯乙烯单元进行Friedel-Crafts酰基化取代反应,获得大分子引发剂。以所得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叔丁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了梳状异丁烯-p-甲基苯乙烯接枝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物。所得产物用FTIR、1H NMR、13C-NMR和GPC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二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约为25000,分子量分布约为2.18,其中p-甲基苯乙烯的摩尔分数约为5%~8%;共聚物的酰基化取代度可达83%;所得丙烯酸叔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可到58800,分子量分布约为2.26。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关于不相容矩阵方程对(AXB,CXD)=(E,F)最小Frobenius范数问题的一个迭代算法. 对于任意的初始矩阵X0, 在没有舍入误差的情况下, 运用此算法能在有限步内得到方程对在Frobienius范数意义下的最小解. 数值例子表明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中研究了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CF/VE)拉挤复合材料在65℃和95℃、质量分数为5%的H2SO4水溶液中的吸湿特性、以及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H2SO4水溶液中,浸泡前期复合材料的吸湿与Fick扩散相似,但后期吸湿率略有下降;拉挤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tanδ)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温度越高影响越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储能模量(E′)以及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均匀设计法在镍系催化SBS加氢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烷酸镍(Ni)/三异丁基铝 (Al)催化剂对SBS进行溶液均相加氢反应。研究了SBS质量分数、环烷酸镍质量分数、nAl/nNi、反应氢气压力、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SBS加氢度的影响。同时利用均匀设计法模拟并验证了优化的工艺条件:SBS质量浓度为80g/L、环烷酸镍的质量分数为 0.167%、nAl/nNi为6、氢气压力为2.5MPa、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135min。优化工艺参数下的SEBS用溴碘法测其加氢度,用紫外光谱法测苯乙烯的变化量,结果表明碳碳双键加氢度达到97.1%,而苯环加氢度为3.1% ,说明了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同轴旋转圆台间定态解的不存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柱坐标系下Taylor-Couette流存在形如u=uφ(r)eφ,p=p(r)的定态解。对于两无限长同轴旋转圆台的情形,应用反证法证明了不存在形如u=ur(r)er+uφ(r)eφ+uz(r)ez,p=p(r)这种更一般的定态解。随后在窄缝的条件下忽略圆台上下两端边界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统计出沿z轴切面上的平均压力p是与z有关的函数,从而验证了这种解的不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素数的一个特殊性质及其用于伪随机数生成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素数的一个特殊性质,定义了一类超素数 ,证明了相关的定理。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一种伪随机数生成的新方法——超素数法,统计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由此得到的伪随机数序列可用作伪随机数发生器,文中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数值示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3步阳极氧化法在铁片表面依次生成铁氧化膜、β-PbO2和α-PbO2,制得结合牢固、抗脱落性能优良、具有 Fe/FexOy/β-PbO2/α-PbO2结构的铁基二氧化铅电极。采用XPS、XRD、交流阻抗和扫描电镜对铁氧化膜组成、β-PbO2和α-PbO2的晶型及电化学活性、电极切面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借鉴漆膜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对铁基二氧化铅镀层的抗机械脱落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评价。研究发现,预先将铁基体放在4 mol/L KOH水溶液中,在温度80℃、阳极电流密度60mA/cm2条件下,使铁片表面预氧化生成一层棕红色的Fe3O4薄膜,然后再依次阳极氧化电镀β-PbO2和α-PbO2,能够获得抗机械脱落性好、电化学反应活性高的铁基二氧化铅电极。  相似文献   

18.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通过动态水热晶化法合成硅铝摩尔比为20~60的分子筛,采用XRD表征其物相结构;并采用NH3-TPD,吡啶吸附等方法表征其酸性质;利用气-液固反应和液-固反应,比较不同硅铝摩尔比的MCM-22分子筛在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硅铝摩尔比在30~60时,可以合成出比较纯的MCM-22分子筛,且随着硅铝摩尔比的增加,分子筛的B酸量逐渐增加,所表现出的烷基化活性也随之增加。当硅铝摩尔比为40时,目标产物异丙苯的选择性达最高值,副产物二异丙苯和三异丙苯的摩尔分数最低,但正丙苯的摩尔分数却最高,这与催化剂中B酸量及其所占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9.
Rh-Ru双金属催化剂的NBR加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铑-钌(Rh-Ru)双金属催化剂对丁腈胶 (NBR)进行均相溶液加氢动力学研究。分别考察了该催化剂体系的加氢活性、加氢速率和选择性。经加氢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对NBR加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 :氢气压力1.4MPa;温度145℃ ,反应时间 4~5h ,使NBR加氢度≥98%。此外还求得各因素的反应级数,并得到该催化剂的NBR加氢动力学方程:-d[CC]/dt=k[CC]1.70 p1.17[Rh-Ru]1.30 ,反应温度115~145℃时的加氢反应活化能为13.17kJ/mol。  相似文献   

20.
以三乙醇胺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叠氮化的系列反应合成了N-对甲苯磺酰基-双(2-叠氮乙基)胺,并以此为中间体与富勒烯C60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合成了N-对甲苯磺酰基-双(2-叠氮乙基)胺-富勒烯[60],并用MS、FT-IR、13C-NMR、1H-NMR、二维异核位移相关谱(HMBC、HSQC)、同核位移相关谱(COSY)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