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亮 《科技资讯》2010,(36):105-105
充分考虑人的条件和特点,防止人为过失是特别重要的。由于不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人因差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在变电运行操作中有意识人为差错的制约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变电运行操作中人为失误的制约措施,对于今后变电运行操作安全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朱文军 《科技资讯》2014,12(21):220-220
空中的交通管制部门为航空器系统的重要部分,将其做好,才可得到安全的航空运行,空管系统的质量与飞行安全和效率具有密切联系,只要航空系统中有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就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在很多事故中,进行事后分析,发现人为差错为重要因素,甚至会因为其导致重大空难.为避免这些事件的出现,要预防人为失误.包括人为失误导致的因素,常见失误,失误原因和减少失误的措施,本文主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事事故中人为失误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在海上安全管理中,强调对人为失误的控制和预防,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人为失误在事故中的作用机理,掌握预防人为失误的有关知识这一趋势.在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事故中人为失误不同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产生的原因和其影响因素,阐述了预防人为失误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安全理论的应用,将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海事的发生,增进海上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垠博 《科技信息》2011,(22):I0393-I0393,I0395
随着飞机结构和系统可靠性的发展,飞行事故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飞行事故依然存在。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目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飞行事故已经占到当今飞行事故的75%,因此对人为因素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两起典型的人为因素飞行事故引出了人为差错,随后对人为差错进行了定义。根据人为差错的分类分析了引起人为差错的原因,通过对人为差错原因的分析最后给出解决人为差错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防范差错事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对护理临床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实习护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护生临床实习中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临床带教老师、护生法律意识淡薄是引起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只有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生的管理.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降低实习中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为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为失误在安全生产中的影响,弥补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缺点分析,采用理论研究、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和系统模拟等技术和手段,对原有HRA技术进行局部的改进并创新,制出人为失误表,分析人在集体作业中的可靠度,并将模拟数据进行修正,研究结果使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的数据准确可靠,整体上提高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为事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劭昱  颜伟  于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0):4457-4462
为了揭示煤矿水害事故成因,探究其内在联系,通过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来辨识事故报告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因素之间的强关联规则,从行为组织层面探究了事故内部影响关系,构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人为致因路径。结果表明:技术条件、技能型差错和习惯性违规是最频繁的问题形式;挖掘出了部分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出现了监督违规问题时,很容易导致工人发生习惯性违规;根据因果关系形成了“刻意性违规”和“错误性违规”两条主要事故发生链,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措施进行指导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分析施工触电事故致因的潜在联系性,为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对84起工程触电致死事故致因辨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率分析和潜在类别分析(LCA)对事故致因进行关联性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触电事故三大致因: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和技术环境差;以及潜在三大事故链:管理文化缺失、运行计划不适当和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业工程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以人因工程学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造成人的失误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说明人因失误是造成变电运行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变电站中开展现场管理的5S活动。  相似文献   

10.
空管维修中的人为差错因素是造成飞行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如何定性构建出事故模型和定量分析出众多差错中的最主要因素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空管维修模型分析,以造成人为差错的原因为标准,对维修差错进行分类并构建差错分类树.然后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构建出人为差错故障树.最后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模拟实验结果,从而最终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模块.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仪器系统中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虚拟仪器系统信号传递过程中引进的各类误差,包括传感器误差、调理电路误差、信号采集及接口误差和虚拟仪器进行数据处理时产生的误差等.通过分析这些误差对不同的虚拟测试分析仪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各系统中的主要误差源.还研究了虚拟仪器系统误差补偿和修正方法,即利用软件来修正和补偿系统误差,特别是非线性误差,并应用于虚拟式噪声分析仪的误差修正,获得了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量化管制人因差错概率,基于信息加工过程设计管制人因差错量化工具,将管制任务中的差错界定为错报、虚报、漏报三种差错,并量化其发生概率。结果表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人因差错概率数据经Box-Cox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代表点与损失函数的关系划分出5级等级标准。管制人因差错量化工具及方法的设计能够有效鉴别岗位人员发生错报、虚报、漏报的风险等级,对管制员选拔以及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拉曼雷达探测二氧化碳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十分微弱,有效分析信号的误差非常重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拉曼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回波信号误差的计算方法,推导计算了二氧化碳浓度信号的混合比,得到了影响信号误差的3种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实验上对信号误差进行了数据验证. 将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信号采集过程中造成的数据误差小于10%,并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大气透过率相对函数的误差约为2%;标定常数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电机伺服驱动的关节设计制造了一种7-DOF协作机械臂,建立了该型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几何误差模型,并且基于原始参数误差独立作用原理对参数误差进行分析与合成.基于数理统计大数定律,利用蒙特卡洛的方法对几何位置误差影响因素的灵敏度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找出对机械臂几何位置误差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的参数误差.通过对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几何位置误差计算分析,可知误差在工作空间内服从瑞利分布.经过实验测量,机械臂的重复定位误差不超过0.0591mm,并且绝对定位误差服从瑞利分布是显著性的,证明了双电机伺服驱动关节具有回差小、传动精度高的特点和误差分析的正确性,为机械臂的精度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因失误分类是人因可靠性分析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探讨现有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在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基于调峰背景下主控室操纵员操作任务的特性,以人因失误分类法的评估标准为依据,由3位人因专家和7位有主控室运行经验的评估员组成评估小组,采取评估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全面性、可靠性、理论有效性、背景有效性、实用性、资源效率、易用性7个方面,对现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进行评估打分。统计评估结果得知,在进行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操纵员的人因失误辨识时,现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各自有优势与劣势,没有一种能较好地应用。需要建立新的方法或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来解决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的人因失误辨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灿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689-5692
研究了基于Bayes估计的民航维修人为差错评估技术。首先,将维修人为差错概率视为随机变量,利用航空公司积累的历史信息作为先验数据,以THERP手册提供的5%分位点作为维修人为差错概率中值,运用点估计法确定维修人为差错的先验分布模型。其次,给出了Bayes先验分布参数的求解方法。最后,选取验后Beta分布的中值作为θ的贝叶斯估计,构建了民航人为维修差错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多,维修人为差错概率就越接近于极大似然法估计的失效概率。现场数据的检验反映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人因失误认知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回顾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人因可靠性方法,重点分析了这些方法关于人因失误认知机理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梳理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展望了人因可靠性认知机理研究与认知科学深入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元分析(PCA)的显著误差检测与校正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粉浓度软测量的测量数据中出现显著误差,将会严重恶化测量数据品质,破坏数据统计特性,导致软测量失败,因此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是误差处理的首要任务。本文讨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的显著误差检测与校正原理,运用Q统计方法,结合贡献图对某电厂热风送粉系统风粉浓度软测量中可能出现的显著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CA主元分析的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方法在风粉浓度软测量工业应用中可行。  相似文献   

19.
LDV/PIV全场速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激光多普勒测速和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的实验结果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压缩流连续性的全场综合误差分析方法,通过对轴对称旋转流动全场实验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发现,其实际全场测速综合误差虽然都小于4%,但比仪器厂商所给出的理想环境下的系统误差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首先提出DEM(DigitalElevaion Model)地形描述误差的提取方法,通过误差地图以及量化研究方法,揭示DEM误差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误差地图是实现DEM误差可视化的有效方法;DEM地形描述误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值随地形复杂度与DEM分辨率的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