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构筑学术新高地,上海师范大学近几年重点建设了“稀土功能材料”、“城市生态与环境修复”、“孢子植物与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光电材料与器件”4个校级科技创新实验室.作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实验室已成为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是中国关键经济区域和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面向生态环境优美、黄河岁岁安澜、经济绿色繁荣、文化兴旺昌盛的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解决流域“水”生态及资源开发以及流域发展转型等一系列需求。但从流域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及实力水平看,与国家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相比,黄河流域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科技创新投入和实力也较弱;面向新兴产业的研究布局不足,多数研究力量是围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有待提高;面向新兴产业的研究布局不足,多数研究力量是围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有待提高。下一步须强化科技创新与科研投入要同向同进;聚焦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规划前瞻性;鼓励制度创新,强化院省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3.
县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难点。在融合创新生态和全面创新概念基础上,分析安徽省界首市的县域创新生态构建中的主体、关系及创新要素,研究其在创新活动供给、创新活动需求、生态系统支撑、创新主体支持等面向全面创新的实践。基于此,总结界首特色,扩展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为其他县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可能借鉴。  相似文献   

4.
监测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绩效的动态变化以及评估发展潜力是我国基础研究创新体系构建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各一流大学创新能力及进步难易程度等问题,构建三个指标:基础研究创新绩效值、参考指数、当前指数,通过二次相对评价法得到前沿面指数和动态绩效值,刻画与评估“十二五”和“十三五”十年期间“双一流”建设大学基础研究创新绩效及未来发展潜力,并考察我国相关政策对其影响。最后对我国一流大学的基础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显示:(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在“十三五”期间已经达到最优绩效值,我国应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人才和创新高地”,重点开展世界前沿研究;(2)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些高校自身创新绩效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同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政策引导到位、完善内部激励措施等进行强有力的外部支撑,将是我国基础研究创新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于创新联合体在组建及运行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机制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将其置于“双循坏”背景下作为搭建完整创新生态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建设路径研究。组建创新联合体,有助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科研组织范式,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案例,分析其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实施机制与运行模式,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创新联合体的实践路径,包括推动市场牵引的企业技术需求凝炼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供给体系、强化成果产业化中端服务保障机制和打造基于国内国际双循坏的全球协同创新生态,为新时代更好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模式借鉴和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全球合作与竞争不仅集中在国际科创中心之间,也需要各国中等规模创新型城市的参与。根据国际权威排名,选取了一批人口规模在40万~200万之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等城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为生态生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硬科技资源、软科技要素、一流主导产业、国际化市场等。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集聚培育体现独特气质的“创新物种”是“科创中城”崛起的关键所在。第二,打造极富魅力的“科技地标”,使自身的科创元素成为城市新名片是“科创中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举措。第三,实现生态、创新与产业“适宜度”融合,是“科创中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围绕多元化产业发展,实施打破“路径依赖”的积极进取性创新政策是“科创中城”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广大中等城市如何发展将影响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速度。因此,中国应加快发展世界级“科创中城”,拓宽未来国家创新源泉,进一步融入世界创新网络。针对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给出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形成一批世界级“科创中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发展健康的创新生态,对于推动雄安新区集聚与吸纳创新要素资源,创新科技合作模式,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加权欧式距离”方法,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视角对2019~2021年雄安新区创新生态健康度进行评价,以探索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的发展现状、趋势与路径。研究发现:在河北省以及保定地区创新生态健康度一般的背景下,雄安新区与保定各县域地区相比较,其创新生态健康度处于较低水平;从内部看,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主体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是雄安新区创新生态健康度低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看,河北和保定地区创新生态发展不足使雄安新区的企业等创新主体无法从其所在省域及市域其他地区获取足够创新资源以及建立有效创新联系;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的逐步推进,雄安新区创新生态在2019~2021年的发展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是一个重视基础研究和创新的国度。通过深入分析,重点梳理总结了具有意大利特色、卓有成效的若干做法,包括稳定资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多渠道支持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实施税收“千分之五”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等。最后,基于对意大利特色做法的借鉴,就优化我国基础研究生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1月3日,2012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了题为《迎接新的产业变革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的主旨演讲。本次论坛汇聚了14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主题。就企业、产业、区域、政策、文化等多个领域,探讨创新趋势,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产业政策作为地方政府执政目标和政策愿景的实现手段,合理选择和使用可以推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案例,揭示科技产业政策中人才培养、组织规模、政府补助、制度规范、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6个因素对区域创新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是区域创新的必要条件,技术因素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科技产业政策影响区域创新的组合路径有5条,其中“技术引进+组织规模”路径占据主导,所有路径可以归纳为“技术吸收型”和“技术再造型”2种模式。地方政府应从动态调整政府补助的方向与对象、提升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水平以及注重政策措施的适应性与精准性等方面优化区域创新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8日,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在北京宣布成立“IBM中国创新中心”,旨在为中国客户带来面向未来的政务、金融、电信等各行各业的崭新场景以及基础研究领域的未来方向.加上之前设立的“IBM研究中心”、“IBM开发中心”,IBM在中国大陆的研发机构,已形成“三大中心”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并不觉得有多苦……” 虽然基础研究被很多人认为是个苦差事,不容易出成绩。但宿彦京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源头,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因为基础研究可以培育人们的思维方法、推理能力,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更具有系统性、长远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搞基础研究如果总是靠国外现代的先进仪器,这样只能做一些与国外类似的研究,难以进入真正的创新。”“买来的设备已经是强弩之末,难以做出开创性工作。”这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师昌绪等专家通过第十八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传达出来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生态成为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政府引导基金是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活动的重要措施。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区域创新生态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包括:(1)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混合基金数量、混合基金募资对象数量、混合基金投资企业数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使用差分GMM剔除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混合基金数量、混合基金募资对象数量、混合基金投资企业数量均显著正向影响高校或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度,而高校或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水平。(3)基于创新生态构成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促进区域创新生态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改善创新环境方面;基于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我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东部地区创新生态水平提升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提升区域创新生态水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和分析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核心机构和作者、研究主题演化以及研究前沿。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为“服务化”“可持续”“数字化”3大主题,研究前沿为平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未来的研究热点是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演化路径、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和价值共创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如何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对“双碳”的支撑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供给侧、需求侧和治理侧的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技术开发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碳汇能力6个一级指标。通过研究发现,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支撑“双碳”,并且供给侧效果好于需求侧,治理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创新支撑“双碳”在时间维度上稳步上升;在空间维度上存在地理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安庆科技》2007,(1):10-13
一、安庆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 现状“十五”以来,安庆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创新对推动安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为“十一五”打造“千亿安庆”、“和谐安庆”、“活力安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深圳大学进一步强化“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坚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并重,突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体制创新,努力促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大学在“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担负着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提出、创新思维原则”的概念,用它进行源创性的设计方案开发,以产品“生态”链思维原则为例,对缝纫设备研究开发中的若干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结论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