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判”即“神明裁判”,又叫“神断”、“神裁”、“天罚”、“巫术裁判”等等。“神判”是一种世界性的法律文化现象,是初民社会原始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它“几乎是所有古老民族在诉讼审判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方法。”[1]在古代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的古老法典和民族习俗中;和西方早期口承法律文化时代的日耳曼民族习俗以及他们的成文法典中,我们都能看到神判以及神判的痕迹。本文拟就中西神判问题作一对比探讨。一、神判的性质及其阶段性1、神判是先验性与经验性结合的“适应性行为”。神判是一种信仰的制度化模式,马克·布洛克在论及神判…  相似文献   

2.
机器蛇     
机器蛇,又称蛇形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仿生物蛇运动的新型仿生机器人。由于它能像生物蛇一样实现“无肢运动”,因而被国际机器人业界称为“最富于现实感的机器人”。日本东京科技大学于1972年研制出世界上  相似文献   

3.
龙与蛇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三对,即辰龙巳蛇,但一是神灵,一是凡物。一说龙是蛇变的,它变化莫侧,升天为龙,下地为蛇。故龙常被画成蟒颈、蛇身,故有大龙、小龙之称。王充《论衡》上说:“世俗画龙,马首蛇身”,可见龙蛇能称兄道弟,生肖属相,又巧妙地安排在一起。龙是原始社会的图腾,被定为神。龙是被神化后一种人造的神奇动物,可说是对某些自然现象——雷电的  相似文献   

4.
在《说文解字》中“蛇”作“它”:“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唐·元稹《巴蛇》诗:“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上古的先民早就以蛇为患,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就有许多极言蛇之歹毒的成语,如“蛇头蝎尾”、“封豕长蛇”、“佛口蛇心”、“牛鬼蛇神”等,蛇作为邪恶的象征,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迹。蛇年将近,笔者看到寿山石青年雕刻家潘惊石创作的一组寿山石蛇雕的组雕  相似文献   

5.
天南地北     
每年的8月6日至15日,在希腊西法罗尼亚岛上会出现一种奇景:数以千计的蛇从山崖洞穴爬出,汇集于两座教堂的圣像下面,几天以后,这些蛇又陆续自动离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数百年。更为奇怪的是,这些蛇头上有着十字架形状的花纹,它们在圣母像下爬来爬去,不仅从不伤人,而且任由旅客抚摸,该岛由此又得名神蛇岛。·昌·  相似文献   

6.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 道教等宗教传人瑶族地区瑶族的原始宗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原始宗敦一样,有着鲜明的特点:由于氏族部落的每一成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反映在宗教里没有“神”“鬼”的等级划分,不存在“神”统治“神”的现象, 也不存在“天堂”、“地狱”等互相对立的概念。同时,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还决定了人们接近神的权利的平等性。虽然巫师的出现,表明社会上某一部分人有了较多的机会接近神灵,但巫师的产生不过是社会分工在宗教  相似文献   

8.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遐想的地万,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容易造成如下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古代文化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蛇崇拜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涵义。蛇的象征符号功能往往足对立的、二元的,如:1.水神/旱神;2.男性/女性;3.地主和社神;4.冥神/邪祟;5.飞升/入地;6.重牛/死亡;7.智慧/阴险;8.祥瑞/灾异。蛇崇拜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楚文化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有很多蛇的资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楚文化对蛇的信仰和恐惧。楚文化中的蛇崇拜具有以下特色:1.楚人先祖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2.蛇为冥神——保护神;3.蛇为邪祟——破坏者;4.蛇与鸟——死与生。蛇在楚文化系统中散发出独具魅力的风采,也让我们对楚先民的智慧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红色”(red)在中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翻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琼 《科技信息》2010,(9):230-231
人类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颜色随处可见。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是一致的,因此不难发现“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本身以外的因素(如民族因素和习俗因素),“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又有不相同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相同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异同对中英文中翻译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黄开宁家住海南省琼海市椰子寨,1996年8月的一天,他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尾巴上的伤疤留着血渍。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他就带回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当时这条蛇四两重。如今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它哪里都不睡,就喜欢睡在枕头上,要不就睡在棉被上。”从此黄开宁的床都是蟒蛇睡一边,他自己睡一边。名副其实的“蛇保姆”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  相似文献   

12.
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阿比让有一座风格新颖的“水上村庄”,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瓦夫水上旅馆。瓦夫水上旅馆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泻湖之上。“瓦夫”在当地土语中是“蛇”的意思,科特迪瓦不少部族敬蛇如“神”,瓦夫旅馆的正门就画有一条昂首挺立的蟒蛇。瓦夫水上旅馆建于1979年,由陆上和水上两部分组成。步入旅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墙头均匀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锥形城垛,古色古香;周围椰林掩映,花木扶疏。入夜,华灯齐放,椰叶摇曳,暗乔飘溢,使人顿生天国神秘之感。“城堡”在前方是一个圆顶大餐厅。夜间,餐厅内五  相似文献   

13.
要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在坦桑尼亚的苏库马族中,有很多以要蛇为业的民间艺人。当地称他们为“巴耶耶”(bayeye)。巴耶耶表演时,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挥舞毒蛇,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只见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要蛇艺人的指点下,和着鼓乐,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起舞,十分有趣,深受观众欢迎。这种耍蛇舞就叫作“伍耶耶”(uyeye)。耍蛇艺人都经过专门训练。通常需一至两年。师傅在家里传授蛇艺,内容有识别蛇类,捕蛇经验,拔除蛇牙,饲养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14.
志怪小说表面上“张皇鬼神,称道灵异”,其实质是对生死、性爱、安全的关注。而这种内心情感的萌动与渴望,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的,但它却在神道世界中实现了,神道世界则成为志怪小说潜意识的载体,这才是志怪小说作家认为“神道之不诬”的真实原因。这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文人创作志怪小说的一种潜藏心态,这是介于教徒“自神其教”与“有意为小说”者之间的一种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5.
布拉迪是一名63岁的铁路工人。这天,他正沿着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的巴伦河河岸小路走回家去。突然,一条古铜色的巨大眼镜蛇飞快地向他滑过来。布拉迪清楚地看到了它方形的巨头、桔色的眼睛和张开的血盆大口。澳大利亚有7种世界上最毒的蛇,而布拉迪碰到的这种名为“台盘”的眼镜蛇正是其中的一种。面对毒蛇的攻击,布拉迪心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次蛇口逃生的意外中,我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事情发生在我与莽山烙铁头蛇之间。莽山烙铁头蛇是只分布在中国的特有蛇种,在中国同类毒蛇中,这是一种最大的毒蛇,到目前为止,地球上仅在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骑田岭支脉的莽山地区一带有发现,分布仅局  相似文献   

17.
容县真武阁考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武阁一名,可能与道教有一定的关系.道教供奉真武大帝.在这 座真武阁内,历史上可能供奉过真武大帝神,也可能住过道士。但这些都不足以说 明它为什么要叫真武阁。历史上个别文人,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附庸风雅,编造 出,容城南都峤山为火,致使容城常有火灾,水能克火,需造北方水玄武庙才能镇住 上,故认为真武阁是五行学说的产物。如按这种说法,凡城建在大山之北的都需建 一座真武阁来慎压。此说谎谬。考真武即玄武,玄武即水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龟 蛇。在天文分野上,越人属北方玄武。越人以蛇为图腾,故分野在北方。古代越地建有许多蛇神庙.用以祀祖。此真武阁的民众基础,便是祀蛇神,故真武阁就是蛇神庙。  相似文献   

18.
蛇年谈蛇趣     
不可思议的蛇“偷”蛋古时有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寓言故事,小小的一条蛇能吞得下大象吗?当然不能。这故事只是将那种贪心十足的人比作蛇进行讽刺而已。但蛇却确实能吞下比自己头部和身体大数倍的食物,而且蛇类的吞食过程往往是“囫囵吞枣”似地吞下整个食物。这是因为蛇的嘴巴和身体有一套特殊的构造,它的上、下颌关节是由韧带相互联系的,既可以使上、下颌关节分开,以利粗大的食物经过,又可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雅乐     
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不仅忠实于自身的传统,而且一向善于向外部世界学习,借以滋养自己的文化。在当今日本的艺坛上,雅乐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雅乐是日本的古典音乐。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作为宫庭艺术,长期以来,它与广大人民之间隔着一道宫墙。明治六年(一八七三年)大政官的布告中规定:雅乐的神乐歌等也和一般乐舞一样,允许在平民百姓中流传。这项宫禁的废除,使它在日本民族的文化天地里呈现出新风貌。本世纪初,“雅乐同志协会”在日本出现,开始了雅乐的普及活动;六十年代又创立“日本雅乐会”,进一步把雅乐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创世神话.中国各少数民族也有创世神话、中国的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却似乎没有创世神话.人们为此感到迷惑,也为此常生争议。就现有文献言.汉族也不能说没有创世神话.只是支离破碎、剩下片言只语而已,例如:一、《山海经·大荒东经》“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又《大荒西经》:“帝俊委常羲.生月十二。”帝俊是商族的始祖神.即商族的上帝.他的妻于常羲(羲和)诞生日月.帝俊是日月之父。二、《楚辞·大问》:“进古之初.谁传道之?上十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谁能极之?冯翼惟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