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长的年龄     
张校长带领学生们打扫校园。有一位学生看见校长满脸流汗,便问道:“张校长,您今年多大年纪了?”张校长抹了一把汗,沉思了一下说:“我现在的年龄是5年后年龄的5倍减去5年前年龄的5倍。你猜猜看,我多大年纪了?”同学们,你们猜出来了吗?”校长的年龄@许志龄  相似文献   

2.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讲评《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题,评讲活动进展得很顺利。未料到评讲后一位学生竟大声说:“讲的啥?评错了那么多!”说着“哧哧”地就把试卷撕了。同学们面面相觑,看看这位同学,又看看我。  相似文献   

3.
[案例1]一次课外活动,学生让我和他们做游戏。我说:“咱们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我当鸡妈妈。”孩子们都欢呼雀跃着围拢过来。很快,我的后面就排了一串“小鸡”,有男生也有女生,几乎全班都来了。我们跑着,笑着,叫着……玩得特别开心。活动结束后,亚亚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对你说一件事,你千万别生气。”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教我们数学的李老师给我们来了一次突然袭击。他一进教室,就说现在要进行考试,同学们一听都傻眼了。李老师发完试卷后,让我们仔细看题,时间只有5分钟。"天哪!5分钟做一张试卷,怎么可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不满之声顿起。李老师脸一板,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同学们拿起笔,争先恐后地做了起来。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李老师让我们停下了手中的笔。他说:"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我们面面相觑,一脸沮丧。"没有!"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一个都没有吗?"李老师满脸的期待,"再看看试卷,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相似文献   

5.
明天期末考试了。在今天这节班会课上我把考试的基本要求讲完之后,余下的时间想让同学们抓紧时间做最后的冲刺。可是,一位同学说:“我太紧张了。”另一位同学说:“我也是,每次都害怕考不好,结果上次就真的没有考好。老师,帮我们讲讲如何消除考前紧张吧!”我一听。自己的心里倒是有点紧张了——平时没有注意积累这方面的材料,况且即使积累了心理学方面的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生怕自己考砸了。看看同学们,大家也都和我一样很紧张。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成绩,才七十几分,顿时我十分伤心。【诊断报告】这位同学写的是他在老师分发试卷前后的心理活动。片段中虽然写了"紧张得要命"、"和我一样很紧张"、"十分伤心",但我们读完后并不为之所动,我们并没感觉到他有多紧张、多伤心。为什么呢?因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只是抽象的描述,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当然就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8.
又是期末了,期末意味着假期,也意味着考试,对于从事学生这个“职业”多年,已经“久经沙场”的同学们来说,考试似乎应该是“家常便饭”,可以从容不迫应对,但情况却似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纸桥通车     
代一鸣 《青年科学》2009,(11):11-11
一上课,老师就高高地举着一张报纸。问道:“请同学们猜一猜?用又薄又轻的报纸来做一座纸桥,能不能通过一辆汽车呢?”同学们兴趣一下就来了,争先恐后地回答:“不能!”颜老师接着说道:“一座桥不仅与它的材料有关,更与它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六年级一班上语文课。正在我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时,坐在教室门口的一位学生说:“老师,有人找你。”只见教室外面站着一位陌生人,他夹着一个包,站在教室门口。我走出教室。那位先生用普通话说:“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学具推销员,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让我跟同学们讲几句,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些推销员也太厉害了,居然瞄准了农村学校中的学生。我不想让他来影响我的教学,拒绝了他。可这位推销员还不死心,缠住我,总是要我给他一次机会。这时我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机会吗?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缺乏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的敏感性,不知积累自己周围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冰心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那天我正在发动学生参加比赛,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冰心奶奶是谁呀?”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我不妨带孩子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于是我故意问:“冰心奶奶是谁,大家想知道吗?”此时孩子的兴趣高涨。我顺水推舟地说:“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电脑室.让你们和冰心奶奶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瞬间,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尝试】教学“比例尺”后,受课本习题(五年制第十册练习十五第7题)的启发。我向学生布置了如下形式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动手测量出房间长宽的实际长度,选择适当的比例尺,自行设计一张“家庭居室分布平面示意图”(墙体宽度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薛德红 《奇闻怪事》2007,(9):15-15,17
本期,为了让班级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为了排解孩子们心中的烦恼与忧愁,也为了促进孩子们学会对他人的欣赏,我想到了在班上设置“心语信箱”栏目。当我把想法抛给孩子们时,大家都很兴奋。有的同学开始自己制作邮箱,有的同学自荐来当分管“小干部”,拟出自己的管理措施,热忱为同学服务……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心语信箱”建立不久,里面就收到了大量的信件。同学们有的倾诉着自己的种种烦恼,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中小学学生中间,骂人、打架、乱扔垃圾、插队、考试作弊等现象随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没有教好吗?还是我们的孩子根本就不懂该怎样去做?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去看看孩子们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有多少孩子不上90分?或者让我们随便拉一个正玩得起兴的孩子问问:“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做啊?”这孩子保证用最快最好听的声音回答道:“应该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  相似文献   

15.
意外的收获     
高三复习课有时对老师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对学生来说听讲更应增强信心。前段时间《氯气》内容复习的一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情绪给了我更多的是难堪。有的学生漫不经心地小声说:“算了,让我们自己看书吧。”有的学生却发出不耐烦的“喳喳”声,还有其他的吵杂声……教室里,叽叽喳喳一片混乱。一节课刚要开始就这样一片哗然,作为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心情非常沉重。这堂课的教学如何进行呢?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我突然想到了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则消息与氯气知识有关,我想能否以这个事件为线索来进行《氯气》的复习呢?情急之下,我说:“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顿时,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6.
杨燕青 《青年科学》2009,(11):10-10
在上“电磁铁”这节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电磁铁的装置,然后便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来亲手做一做,看看大铁钉是不是能像磁铁一样吸起人头针。同学们马上就活动开了,不一会儿,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做的电磁铁果真能吸起人头针了,“老师,我们组的电磁铁吸了5根大头针”,“老师,我们组吸了3根”,“我们组吸了6根”,“我们组2根”……  相似文献   

17.
袁虎  王哲  黄亚勇  陈海岩 《科技信息》2009,(23):I0022-I0022,I0059
目的:探讨冲破传统的用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兴趣。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判分,其平均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安排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的实训活动,结束时对每个学生测试其操作技能,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向着应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方向转变;实习医院反映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增强.进院一周后就可以硕岗操作。结论:这一改革的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对冲破传统教育用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做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19.
【案例简述】在一堂《表内除法》的复习课上,我创设了“猜测隔壁班级桌子的摆法”情境,谈话后知道了202班有学生36人,于是我质疑:202班教室的课桌是怎样排的?学生有的说“平均分成三个人组进行排的”,也有的说“和我们班一样,最后一行的桌子是并起来的(说明:203班有38人)”……我没有忽视这位学生的发言,变“错误”为“资源”,人文地给予了评价:他们班的桌子后面有必要并排吗?于是全班同学纷纷展开思维,在辩论中达成共识:没必要并排,因为36人,需要18张桌子,18张桌子正好能平均分成三组,每组6张。图片说明:  相似文献   

20.
大雪纷飞时     
潘振群 《奇闻怪事》2007,(11):26-26
一个冬天的下午,我正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小测试,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着试卷。天气十分寒冷,有的同学写一会字就把手搓一下,有的把手放在嘴边哈热气,然后又认真做题。我静静地坐在讲桌前,也感到有点冷,便在教室里走动起来,我朝窗外望去,天空阴沉沉的,不一会下起雪来了。雪越下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有几名同学望着窗外,惊喜地喊着:“下大雪了!”其他同学随着喊声向外望去,个个脸上都露出好奇、惊喜的表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