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三氧化二砷(As20 3)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CoC l2) 创造缺氧微环境,设常氧组、缺氧组及缺氧加药物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4.0umol/L As203作用HepG2细胞48h后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常氧环境下c-myc蛋白呈弱阳性表达,缺氧诱导48小时后c-my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186.51,P〈0.05),缺氧环境下As 203能抑制c-myc蛋白的表达(t=483.64,P〈0.05).结论:缺氧环境下As 203能抑制c-myc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自养、异养和混养下小球藻的生长及生化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小球藻在自养、异养和混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细胞的生化成分(如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养和混养培养的小球藻的生物量远大于自养时的生物量;异养和混养培养的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是自养时的2.13倍和3倍;光照对混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有影响,但光照强度为2.5klx和4.0klx时细胞生长的差别并不明显.尤其在稳定生长期;与自养生长相比,异养过程中小球藻的脂肪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大大减少;异养有利于亚麻酸的积累;在混养条件下,光照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其强度对细胞的生化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温胁迫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的生长和生理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条斑紫菜丝状体,观察丝状体生长状态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24℃条件下,条斑紫菜丝状体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24℃时,丝状体生长状态良好,POD活性在培养初期有所下降,36 h活性有所提高;在28、30℃条件下,培养超过12 h后,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丝状体变成棕红色,培养后期细胞内容物外溢,出现死亡.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低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紫菜抗高温分子机制和培育抗高温紫菜新品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温下棕榈某些生理变化及低温锻炼对棕榈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电导率为指标研究了低温对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低温处理不同时间的棕榈叶片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大幅度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SOD活性则表现为先增高继之下降的趋势,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在膜稳定性,保护性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均高于未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低温处理后经过锻炼的棕榈  相似文献   

5.
氢细菌固定CO2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固定CO2氢细菌的生长及底物消耗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气相比为V(H2):V(O2):V(CO2)=3.5:1.0:1.0;在30℃、pH=7.0的条件下培养40h,每mL培养基菌体干质量达1.6mg,每g细胞干质量含蛋白量为718mg。菌体产率分别为Y(H2)=3.00,Y(O2)=0.65和Y(CO2)=0.54,并得到了菌生长和底物消耗模型。  相似文献   

6.
细胞分裂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同时促进rbcS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紫萍半叶状体首先在不含细胞分裂素的培养液上于黑暗条件下培养10d,然后转移到长日照条件下、分别在含有或不含6—苄基嘌呤的新鲜培养液上培养.对半叶状体在培养过程中干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且用Northern blot的方法拉测了rbcS mRNA水平的变化,用SDS—PAGE分离和考马氏亮蓝染色的方法检测了其编码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小亚基,SSU)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6—苄基嘌吟显著地促进了半叶状体干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rbcS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SSU水平的增加.由于在没有外源细胞分裂素的情况下,rbcS基因mRNA水平的增加并不能引起SSU水平的增加,所以认为细胞分裂素对该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生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  相似文献   

7.
HIF-1α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CoCl2模拟化学缺氧培养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在缺氧前后的表达差异,及Millic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缺氧前后两株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缺氧后,两株细胞的HIF-1α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较缺氧前增高(p〈0.01),MDA—MB-231和MCF-7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DA—MB-231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加(p〈0.01),MCF-7的侵袭转移能力略有增加(p〈0.05).表明缺氧上调HIF-1α转录及蛋白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缺氧对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NRK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和变化情况.将NRK细胞分为:正常组(5.6mmol/L葡萄糖)、高糖A组(15mmol/L葡萄糖)、高糖B组(30mmol/L葡萄糖)、缺氧对照组(100μmmol/LCOCl2)、缺氧A组(100μmmol/LCOCl2+15mmol/L葡萄糖)、缺氧B组(100μmmol/LCOCl2+ 30mmol/L葡萄糖).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ELISA法测定24h、48h后NRK细胞VEGF与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的NRK细胞在缺氧条件下VEGF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各组NRK细胞的VEGF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P<0.01),VEGF mRNA表达亦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NRK细胞的PEDF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PEDF mRNA表达下降(P<0.01,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各组NRK细胞的PEDF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1),PEDF mRNA表达亦下降(P<0.01).缺氧加重高糖培养的大鼠肾成纤维细胞VEGF与PEDF的表达失衡,从而探讨了缺氧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吸附法从球抱白鹰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Spaodoptera frugiperda)体外培养细胞Sf-21细胞株,以研究球抱白僵菌毒素的昆虫致病机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毒素作用下,培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均有很大程度的损伤.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其细胞内总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所改变,进一步证明,细胞完整结构的破坏导致了细胞内物质环境稳定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甜瓜幼苗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研究了不同温度(昼/夜)条件下,即30℃/20℃、21℃/12℃、15℃/8℃。对早金和伊丽莎白甜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品种在各温度下幼苗根系活力随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一时期各温度条件下,伊丽莎白的根系活力均高于早金。15℃/8℃处理下,在不同时期伊丽莎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早金。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呈先降后升的变化,30℃/20℃、21℃/12℃处理下早金可溶性蛋白变化稳定;15℃/8℃处理下,同期伊丽莎白显著高于早金。  相似文献   

11.
铜是城市污水中常见的危害性重金属之一.在驯化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改变环境因素(MISS、COD负荷、pH及DO),考察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铜离子对活性污泥的毒性作用,以期为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增大MLSS和COD负荷将显著提高微生物脱氢酶活性,有利于微生物抵抗铜离子毒性;在弱酸性与弱碱性条件pH...  相似文献   

12.
利用溶氧作为控制信号补料分批培养生产PH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已构建的工程菌Escherchia coli XL1-Blue(pKSABC),在20L自动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研究表明,底物浓度、温度、pH、DO等参数是影响菌体生长和PHA积累的重要因素;通过补料分批培养可以提高PHA的积累量。通过对DO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确定DO作为补料时间的在线控制信号。补料的原则是,使发酵前期菌体大量生长,发酵后期PHA大量积累。在优化条件下,对工程菌Escherchia coliXL1-Blue(pKSABC)进行了60 h的补料分批培养,菌体浓度、PHA浓度和PHA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分别为179g/L,132g/L,73.7%。  相似文献   

13.
近海赤潮消亡后水体缺氧的预测与生物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期间,跟踪监测赤潮消亡过程及消亡后DO的变化,同时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观测.研究江蓠对赤潮消亡后水体DO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减缓赤潮消亡后出现的水体缺氧;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海区赤潮消亡后DO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溶氧对红曲菌在发酵罐中生物合成橙色素的影响。 分别采用不同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以达到不同溶氧水平,考察不同溶氧水平下红曲菌w1夏在10L发酵罐中生产橙色素的情况,并将优化后条件放大至50L发酵罐中。结果表明,不同通气量水平下底物消耗、pH值和溶氧情况相似,但最终橙色素色价不同,基本上呈现出随通气量增加,色价呈现上升趋势;搅拌转速升高,菌体量和色价均随之升高,但涨幅不大;50L罐中菌体生长和橙色素合成结果验证了10L罐结果。在大规模生产时应尽可能采用高的通气量和适宜的搅拌转速,达到较高的溶氧水平,以利于菌体生长和橙色素合成。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因素众多,其中氨基酸的影响不可忽略.实验发现,在杂交骨髓瘤细胞培养过程中,赖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故建立了考虑该限制性氨基酸的杂交骨髓瘤细胞非结构动力学模型.模型将赖氨酸区分为胞内赖氨酸及胞外赖氨酸,并且认为对细胞生长产生影响的是胞内赖氨酸的浓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动物细胞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DO和进水pH值对短程硝化及半亚硝化出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温条件下(25±2℃),以人工配制的低C/N比废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溶解氧(DO)浓度、进水pH值对序批式反应器(SBR)短程硝化运行稳定性及半亚硝化出水水质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控制DO浓度为0.3~0.8 mg.L-1,进水pH值为8.3~8.5能稳定运行短程硝化并实现半亚硝化出水.研究中还发现高浓度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都会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当FNA浓度大于0.01~0.03 mg.L-1,AOB和NOB活性开始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2005-2009年对亚龙湾浴场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浴场1月份水温最低,平均为22.5℃,5-10月份水温较高,平均为28.0℃;同时,浴场-般浪高0.8 m,仅在台风、低压等天气时,风浪较大;此外还发现,浴场pH、溶解氧常年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范围内,绝大多数情况下未检出粪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查明溶解氧含量下降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测定褐牙鲆幼鱼在溶解氧由7.4mg/L下降至0.9mg/L过程中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溶解氧含量(DO)降低,褐牙鲆幼鱼耗氧率呈"U"型变化,氧氮比呈倒"U"型变化,褐牙鲆幼鱼肌肉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尽管肌肉和肝脏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有增强的趋势,但由于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使得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机体仍表现出氧化损伤。【结论】褐牙鲆幼鱼的能量代谢指标和部分氧化应激指标对溶解氧含量下降有明显反应,可作为判断溶解氧含量是否对褐牙鲆产生胁迫及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原有摇瓶及5L罐发酵的基础上,对线虫生防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产物30L罐发酵放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30L罐发酵的工艺参数为:一级种子静置培养24h,接种体积分数为4%,通气量1:0.35~1.0,溶氧量20%~30%,发酵周期48h左右.在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下,经30L罐发酵放大培养所得发酵滤液1/2浓度的杀线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0.
以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常温(8~20℃)条件下,处理规模为5 m3/h的一体化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中,系统脱氮始终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通过低氧条件下亚硝酸盐的富集,系统进入稳定脱氮期.在稳定脱氮期,反应器出水亚硝酸盐平均累积率达82.52%,系统脱氮以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方式为主,实现了短程同步脱氮及磷和有机物的协同去除.TN,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87.7%和90.4%.在该研究条件下,DO质量浓度的最佳控制范围是(0.25±0.1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