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励自主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和提升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全程性、全方位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负责人,学生基础优良影响深远,具备参与创业就业教育、建设创业就业校园文化氛围、贯彻落实创业就业教育理念的先天条件,是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接、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以"创客空间"为载体的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打造双创基地,构建"创客空间",培育创客文化,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创客空间"的构建方式,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适应激烈的就业创业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成效,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理念的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模式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丹 《科技信息》2006,(10):157-158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活动.开展创业教育对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高职创业教育要创新,就要创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文化氛围,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增强学生创业实力及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驱动能力,探索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培养路径,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方面,提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可以通过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就业教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多渠道开展厚植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构建大学生能力素质建设系统,采用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素养和创业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我们党十七大提出的就业思路的重大创新,这也给我们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指引了新的方向,创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又一次重新定位。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做好创业型人才培养培训规划,提高创业师资队伍的素质,遵循创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其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各个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应从哪一方面突破、如何资源整合等成为现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平台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及资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具有就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就业能力教育和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何飞  陈谨 《科技信息》2011,(30):86-87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重要压力来源。因此,构建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鼓励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既是促进学生灵活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侯爱华 《科技信息》2010,(20):I0208-I0208
职业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改革创新,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在创新中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1.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独立学院应从创新创业教育入手,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机械类专业来说,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改革创新,逐渐培养出有一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为学生积极争取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扶持学生创业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考研率和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质量也明显提升,在此总结经验,以期为高校、特别是师范类理工学科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时期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目标,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高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该文就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以及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新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影响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而文化资本就是最易被忽视但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因素.文化资本包括三种基本形态:身体、客观及制度形态.身体形态的文化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影响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断助其进行"自己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身份认同,而且可以通过促进人格的成长与完善助其形成创业精神.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则通过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个体的影响力,不断给其提供创造创新创业的机会.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不断帮助职业院校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正确认识文化资本的作用、重视职业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优化职业院校文化等三个方面谈了职业院校大学生文化资本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就业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职业院校学生档案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能够帮助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及思想等各方面有初步且全面的了解。该文主要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与推荐学生就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惠及全体学生的理念教育、精神教育以及实践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系是学业规划和双创训练两个体系的有机融合,共同组成了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升创业能力这4个维度,通过该路径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发展成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构建"创客空间"为基地,开展专业教育,通过实际的创新、创意项目的研究与孵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分析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型人才需求调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创建校企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入才培养全过程中,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人数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学生较之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压力下不断创新,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创业水平和标准,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面临的一大课题。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意义的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现状,最后针对性提出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切实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创业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袁文 《科技信息》2012,(26):308-309
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本文围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改变传统观念,宣传专业优势,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开辟第二课堂,培育创新环境,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开拓广阔空间;结合社会实践,寻找创业切入点;传播新技术、新信息,为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保证等方面进行,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业院校确立"学生为本"的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开展职业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