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飞鹤  胡国儒  韩军平 《甘肃科技》2014,30(22):137-139
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高危致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对159例40岁以上健康群体进行脑卒中筛查,根据彩超颈动脉是否有粥样斑块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分别检测血脂、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Perason相关方法检验性别、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Perason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血脂、血糖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无差异。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可能诱发的脑卒中,不但要合理的饮食、戒烟,控制血压外,还要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可以清晰观察颈动脉血管的内部结构,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以便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方法符合人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0.7Sg)3次/d,疗程均为6月。两组每3月后复查色多普勒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及斑块数目体积等各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在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体积数目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6个月后至1年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和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影响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2001-2013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肥胖等与脑卒中均有相关性。结论:有效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查阅近10余年来国内外关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分析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研究表明:缺血区的脑血流量下降、血压变化、高血糖、发热与感染、脂蛋白与含铁蛋白含量、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谷氨酸(Glu)浓度等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结论与脑卒中进展相关的诸因素可增加致残率,预后差,治疗困难,对这些因素的关注有助于防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王超美  杨洁  张学兰 《甘肃科技》2013,(20):153-155
探讨了脑卒中高危人群(CS)的颈动脉狭窄(CAS)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预测。在2010至2013年之间,选择580例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下肢动脉疾病(Lower Limb Artery Dis-ease,LLAD)、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中除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以及已行颈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组患者除外合并冠心病及下肢血管病变。颈动脉狭窄的标准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美国放射学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诊断标准。对危险因子的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狭窄率〉170%的发病率是9.3%。狭窄率≥50%的发病率是28.9%。多元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优势比为2.281,95%可信区间:1.191~5.673);冠状动脉疾病(CAD,优势比为:2.312,95%可信区间:1.162~4.59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LLAD,优势比:2.135,95%可信区间:1.093—4.985)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因素。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是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缺血,这些患者也是颈动脉血管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西北某高校中老年教师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本校内45岁以上教师511例(其中男性268例,女性243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筛查,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详细记录吸烟史、家族史等相关因素,以上测量完成之后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TC、TG、HDL-C、LDL-C、GLU、SUA、Cr、BUN等生化项目检查.结果:该校不同年龄段中老年教师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检出率存在差异(46~55岁组为29.03%,56~65岁组为62.69%,66~75岁组为82.05%,76~85岁组为89%,86岁以上年龄组为1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性别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存在差异(男性为75.00%,女性为63.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体重、吸烟、高血压是影响中老年教师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校中老年教师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且男性教师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年龄、体重、高血压、吸烟均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载脂蛋白 B(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测定 10 0例患者空腹血中 L DL - C、Apo B浓度 ,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测量斑块面积 ,并计算斑块积分和斑块指数。分别计算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积分的相关性。按 L DL - C/ Apo B比值分组 ,计算各组的平均斑块指数。结果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积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且二者的相关性相当 (r=0 .6 6 5 7,P<0 .0 1;r=0 .6 86 4 ,P<0 .0 1)。L DL - C/ Apo B<1.2 5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比 L DL - C/ Apo B>1.6 2组高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1.76± 0 .80 ,3.30± 1.4 6 ;P<0 .0 5 )。结论 :L DL - C、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 Apo 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东芝-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及其硬化斑块进行观察,并对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检测,与健康组作对照研究。结果:高糖组颈部血管的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部位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处,与其它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管腔狭窄程度与血流速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斑块较小者血流速度变化不大;斑块较大者引起管腔狭窄时,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与发展进程,对颈血管病变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TIA患者(TIA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46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病变与TIA有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TIA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2012年2月共收治的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其疗效,并随访3。18月。结果8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的狭窄率为(78±11)%下降到治疗后的狭窄率为(16±3)%。术后无颅内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例有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但无新的脑梗死,DSA复查发现3例再狭窄其狭窄率均约32%但无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判断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4例拟诊断为因颈动脉处狭窄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4例患者中有150例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共341处。颈动脉轻度狭窄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5),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检查颈动脉狭窄基本可以替代DSA,作为常规怀疑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首选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148例为实验组,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依据WHO诊断标准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稳定型心绞痛(SAP)3组;冠脉造影排除CHD的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两者与斑块不稳定性、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IMT、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正相关(r=0.506,P<0.05;r=0.345,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剔除术中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术前诊断为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为10~13 cm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中于子宫肌瘤表面、子宫体前后壁3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用缩宫素同样方法注射。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手术时间(60.5±20.5 s)显著短于对照组(90.2±20.8 s)(P0.01);术中出血量(60±1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0±20 mL)(P0.01);术后病率为0.06%(2例),低于对照组0.13%(4例)(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3点注射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大肌瘤剔除术中是非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菜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模型对照组(8只)、苦菜总黄酮药物组(8只);正常对照组饲普通标准饲料,模型对照组、苦菜总黄酮药物组先导管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喂饲高脂饲料;同时苦菜总黄酮药物组每天灌胃苦菜总黄酮液3ml/kg,而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水。实验满12周后停药禁食12h,耳缘静脉取血8-10ml用于做血脂、Hs-CRP检查;用1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Hs-CRP含量,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动脉内膜斑块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血脂,血清及斑块组织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苦菜总黄酮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血脂、血清及斑块组织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苦菜总黄酮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脂、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后,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方法 7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n=12),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n=14),及健康对照组(n=10),以及发生急性移植抗宿主病患者(n=10)在有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IL-23、IL-21、IFN-γ、TGF-β1、IL-22浓度。结果 1 aGVHD者(n=12)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浓度(pg/mL)较正常对照组(n=10)和无aGVHD组(n=14)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1 156.61±458.0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 978.34±1 647.71)和无aGVHD组(2 541.62±1 80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未发生aGVH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22.14±2.49,19.18±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L-21、IL-22和IL-23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外(P<0.05),其余的细胞因子健康对照组和无急性a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VHD组血清IL-22浓度与无aGVHD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有效治疗者,治疗后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2在有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与(IL-17、IL-23、IL-21、IFN-γ、TGF-β1)与aGVHD的发生发展和疗效有关,而与IL-22无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采用美国Hologic Sahara跟骨超声骨密度仪,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2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骨超声骨密度定量检查,根据骨密度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共72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率为30.9%,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骨质疏松(OP)组与非骨质疏松(NOP)组比较,OP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体重指数低,空腹胰岛素、骨密度低,糖化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24 h尿蛋白定量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糖尿病发病时间长、低体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预测的意义.方法选择60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颈动脉彩超及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正常糖耐量(NGT)组对易损斑块检出率为8%,糖耐量减退(IGT)组对易损斑块检出率为36%,糖尿病(DM)组对易损斑块检出率为65%.结果显示:IGT组、DM组对易损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G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hs CPR对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检测可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早期检出易损斑块、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 F-PSA/T-PSA 比值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87例和健康体检者188例的血液样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检测血清中 T-PSA、F-PSA 浓度,计算F-PSA/T-PSA 比值,比较 T-PSA、F-PSA 和 F-PSA/T-PSA 比值在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的 T-PSA、F-PSA、F-PSA/T-PSA 的比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lt;0.01);与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 T-PSA、F-PSA、F-PSA/T- PSA 的比值差异也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T-PSA 在4.0~10.0 ng/mL 时,与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 T-PSA 差异无显著性(p〈0.05),F-PSA 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F-PSA/T- PSA 比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SA 可作为前列腺癌筛选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 T-PSA 在4.0~10.0 ng/mL 时,F-PSA/T-PSA 用于筛选前列腺癌优于 T-PSA,选择0.15作为 F-PSA/T-PSA 的临界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