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辽东栎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太阳辐射强度、叶面温度、叶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对辽东栎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间属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Tr辽东栎=10.0-4.7ln(Rt).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大叶白蜡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叶面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层厚度、叶室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大叶白蜡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TR大叶白蜡=10.6-4.67ln(RT).  相似文献   

3.
黄褐毛忍冬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夏季自然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褐毛忍冬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并受到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2,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9,气孔开度的日进程与蒸腾速率日进程趋势相一致;黄褐毛忍冬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8:00左右.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选择34种乔木、灌木、果树树种,通过水分控制使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以分析苗木的蒸腾强度、气孔大小、叶水势、饱和亏缺与太阳总辐射、大气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土壤含水量及叶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侧柏对水分胁迫反应最为敏感,水分胁迫时,能迅速调整气孔开度以增加气孔阻力减少水分蒸腾,是其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山杏、白榆有较大的临界饱和亏缺和较低的相对含水量,具较强的耐旱能力;当土壤含水量在6%以上时,土壤含水量与苗木蒸腾速率的关系密切,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不密切;不同树种的蒸腾速率对气温、大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反应不同,可以选择关系密切的因子作为不同苗木蒸腾速率预测的指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了解苗木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可指导选择立地条件类型、墒情及把握造林时机,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羊草群落不同优势植物光能和水分利用特征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和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的日动态都呈峰值明显的双峰型曲线,黄囊苔草光能利用效率的日动态明显不同于其它三种高大禾草;四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动态都呈单峰型曲线,但日变化韵律和峰值出现时间有明显差异.四种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日变化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都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黄囊苔草和大针茅的光能利用效率都与气孔阻力、温度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黄囊苔草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阻力、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阻力、叶面温度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影响新疆阜康荒漠地区红砂光合日变化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疆阜康荒漠区域优势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分析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叶面温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光合速率日变化形成典型的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日变化和叶面温度的日变化曲线相近,在午后均呈逐步降低趋势;气孔导度与生境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为先下降,然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水分利用率全天递减。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叶面温度和气孔导度对红砂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红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形成典型的双峰型,温度是影响红砂光合特性的重要因子之一,气孔因素则是导致其光合速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产LI-60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群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腾作用受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油蒿蒸腾作用的主导因子.油蒿蒸腾速率(Tr)和主要环境因子-气温(AT)、有效光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Tr=-543.49+0.048RAR+4.138RH+23.447AT  相似文献   

8.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棉花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在人工气候室取得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气CO2 浓度倍增对棉花叶气孔阻力和导度、叶温、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生长状况与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 浓度倍增,棉花叶气孔阻力增加,导度降低,叶温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棉花生长加快.这些性质的变化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高低两种水分处理)产生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光合速率和生长的正效应及其对蒸腾的抑制作用削弱了水分胁迫对棉花光合和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低水分条件下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的比例大于高水分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复合农林系统植物蒸腾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江苏省如东棉花原种场林- 农- 果、林- 果、棉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蒸腾作用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植物的蒸腾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日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表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蒸腾速率随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因子的变化而表现出低- 高- 低的季节变化趋势;光强、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三种不同生态系统中,林- 果复合生态系统的蒸腾耗水量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一种在沿海地区适宜推广的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环境对温室黄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以P-M方程为基础模拟了温室黄瓜叶片蒸腾速率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和土壤温度下的响应状况。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土壤温度下蒸腾速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728、0.667、0.818和0.824。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实现设施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污染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程度,根据植物对其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的抗性等级,筛选出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从而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抗性树种有:花曲柳、桑树、皂角、旱柳、柽柳、忍冬、枸杞、水蜡、紫穗槐、桂香柳、叶底珠、卫矛、刺槐、山桃、木槿、榆树、枣树、臭椿;敏感监测树种有:油松、锦带花、榆叶梅、糠椴、山杏、连翘、糖槭、云杉、桧柏、白桦.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4种木本植物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同一植物群落内不同生长型(乔木和灌木)的植物幼苗对土壤干旱反应的差异,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干旱条件下辽东栎、大叶白蜡、柔毛绣线菊和二色胡枝子4种木本植物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老叶中大于幼叶,根中脯氨酸增加的幅度比茎叶中都大。辽东栎和大叶白蜡根、茎、叶的脯氨酸增加幅度大于柔毛绣线菊和二色胡枝子的增幅。根据脯氨酸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差异,可以得出4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辽东栎,大叶白蜡,柔毛绣线菊,二色胡枝子。  相似文献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matal density of five woody plants endemic to China, i. e.Eucommia ulmoides, Quercus liaotungensis, Q.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Cyclocarya paliurus andFicus heteromorpha, and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was studied by observations on leaves of the herbarium-stored specimms(1920s–1990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omatal density inEucommia ulmoides, Quercus liaotungensis andQ.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sponse to the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while inCyclocarya paliurus it decreased slightly and inFicus heteromorpha there were no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4.
个杨树无性系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对山东省高密地区不同杨树无性系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杨树无性系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6个杨树无性系日平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大小次序为:Gs(卡帕茨)>Gs(T66)>Gs(高1号)>Gs(I 109)>Gs(中黑防)>Gs(中林2001)>Gs(80 2 9)>Gs(黑林1号)>Gs(NL895)>Gs(NL1388)>Gs(中林2025)>Gs(窄11号)>Gs(L324)>Gs(I 110)>Gs(窄055)>Gs(黑林3号); Tr(卡帕茨)>Tr(T66)>Tr(高1号)>Tr(I 109)>Tr(中黑防)>Tr(中林2001)>Tr(80 2 9)>Tr(黑林1号)>Tr(NL895)>Tr(NL1388)>Tr(中林2025)>Tr(窄11号)>Tr(L324)>Tr(I 110)>Tr(窄055)>Tr(黑林3号). 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校园6个绿化树种光合荧光特征比较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仪、Mini-PAM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6种济南市校园绿化树种的光合荧光特征. 结果表明,龙爪槐和日本樱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其他4种为双峰型曲线,双峰型曲线的光合午休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龙爪槐和日本樱花单峰型的净光合速率对应着双峰型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减少水分丧失的同时不降低同化能力. 随光照的增强,6个树种的最大荧光产量、有效量子产量均下降,非光化学淬灭上升,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不同. 对电子传递速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6个树种对光能的适应和利用能力,结果显示,贴梗海棠与金钟花能适应高光,但光能利用率较低;木兰、日本樱花和紫荆对高光敏感,但适宜光强下光能利用率较高;龙爪槐对光能的适应和利用能力居中. 6个树种主要光合荧光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与光合荧光参数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萘乙酸对几种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以榆叶梅(Prunus triloba Lindl)、白丁香(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ling)、黑桑(Morus nigra L)、石刁柏(Aspargus officinalis)和小听白蜡(Fraxinus bungeana)为材料,以砂为基质,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后进行了扦插。在扦插后第18天,对扦插植物组织进行了可溶性糖、还原糖、氨基态氮、可溶性蛋白、淀粉酶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浓度为100-400mg/L的NAA对五种植物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但最适度浓度有所不同:石刁柏为100mg/L,榆叶梅为200mg/L,而白丁香、黑桑和小叶白蜡则以400mg/L效果最好、同时,这些结果也正好与五种植物插条生根后,组织内的可溶性糖、氨基态氮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提高,以及可溶性蛋白的降低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盐腔迫对3种白蜡树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幼苗盆栽实验,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3种白蜡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光合作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白蜡幼苗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根茎比差异显;幼苗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强度均下降,饱和水气压差增加,而不同树种幼苗的胞间CO2浓度上升或下降,NaCl与其相关关系也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神农架锐齿槲栎集中分布地带布设20个样方,对其进行植物物种及群落调查,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锐齿槲栎林群落中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99种,隶属于71科145属,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菊科和忍冬科等植物为主。区系组成中,在科的层次上,以世界广布科占优势,其次为泛热带分布科; 属的分布以温带分布属类型为优势,占总属数的50.3%,具有明显温带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热带成分。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可将神农架锐齿槲栎林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并以锐齿槲栎+四照花-绿叶胡枝子-中日金星蕨群丛和锐齿槲栎+华山松-鄂西绣线菊-苔草群丛类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 探讨在喀斯特生境下树种气孔对蒸腾需求的响应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了解类似气候条件下相似物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基本调节策略,为喀斯特地区森林的保护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贵州茂兰喀斯特地区,以常绿树种胀果树参(Dendropanax inflatus)和落叶树种瓜木(Alangium platanifolium)为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对树干液流进行了野外监测,同步记录小气候数据,采集两树种叶片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做气孔结构分析。【结果】 ①常绿和落叶树种树干的液流速率(FS)日变化规律相似,整体来看,观察期落叶树种瓜木的FS[(585.25±53.46) g/h]高于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384.83±39.12) g/h],说明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的蒸腾作用强。②落叶树种瓜木的气孔密度(SD)[(1 005.08±80.99) 个/mm2]显著大于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237.16±21.67) 个/mm2](P<0.05,df=48,F=7.08),但两树种的气孔开度(SO)、气孔长度(SC)以及气孔器大小(SAS)均无显著差异(P>0.05,df=48,F=2.65);同时SD与SO、SC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df=9,F=14.00;P<0.05,df=9,F=17.12),相比较低气孔密度的常绿树种胀果树参气孔较长,开度较大。③两树种的SD与F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f=48,F=16.03;P<0.01,df=48,F=32.10),说明两树种蒸腾与气孔密度小有关;同时两树种气孔密度与太阳辐射强度(R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7.66;P<0.01,df=48,F=47.18),落叶树种瓜木的SC与Rn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13.06),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SD还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5.02), SC与Ta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6.32),SO与TaR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f=48,F=17.20;P<0.01,df=48,F=14.81),说明Rn是影响两树种气孔形态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 环境因子和气孔形态变化均在调节树木蒸腾中起作用,以气孔密度较低的常绿树种胀果树参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更强,从蒸腾调节的角度来看,气孔密度大小以及环境因子影响叶片气孔形态的差异是导致树木蒸腾强弱差异的关键所在,类似落叶树种瓜木有高气孔密度的物种更适合在复杂的喀斯特生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6个树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鄂西红豆(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红叶石楠‘红罗宾’(Photinia×fraseri ‘Red Robin’)、木荷(Schima superba)、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苏柳172(Salix × jiangsuensis cv. ‘J172’)、紫叶李‘好莱坞’(Prunus cerasifera ‘Hollywood’)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干旱胁迫盆栽试验,比较各树种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内6树种光合特性对干旱的响应差异明显,紫叶李‘好莱坞’和苏柳172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干旱胁迫10 d后光合水平显著下降,气孔限制为主要因素。榉树在处理第4天光合的下降由气孔限制引起,但第10天测定结果显示恢复正常。而鄂西红豆、木荷、红叶石楠‘红罗宾’在10 d胁迫期间未受气孔限制。比较正常灌溉水平下3个时点各树种的Ci/Ca平均值,干旱胁迫10 d内抗旱性表现从强到弱排序为:鄂西红豆、木荷、榉树、红叶石楠‘红罗宾’、苏柳172、紫叶李‘好莱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