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含高分子乳化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丙烯酸酯共聚物 /小分子乳化剂乳液体系和丙烯酸酯共聚物 /高分子乳化剂乳液体系的流变性能 ,并测定了各体系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高分子乳化剂体系较之小分子乳化剂体系 ,粘度增加数倍 ,其流变行为与小分子乳化剂乳液体系相似 ,为假塑性流体 ,但流动指数增大 ;高分子乳化剂使乳液体系的耐电解质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丙烯酸酯共聚物/小分子乳化剂乳液体和丙烯酸酯共聚物/高分子乳化剂乳液体系的流变性能,并测定了各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分子乳化剂体系较之小分子乳化剂体系,粘度增加数倍,其流变行为与小分子乳化剂乳液体系相似,为假塑 流体,但流动指数增大;高分子乳化剂使乳液体系的耐是耐电解质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两亲聚合物P(C9-AA)作乳化剂,制备大颗粒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苯丙乳液的方法;讨论了乳化剂,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C9-AA)作乳化剂时,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2%,99℃下可以合成性能良好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及热重分析(TG)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钛溶胶,通过单体预乳化方法结合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聚合物乳液,将改性钛溶胶加入到聚合物乳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考察了乳化体系、改性二氧化钛溶胶添加量、羟基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DSC、GPC以及SEM对乳胶粒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当选用SR-10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二氧化钛溶胶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羟基单体质量分数为20%,制得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乳化剂,乳液胶膜的耐水性、耐污性差,粘结力及强力下降.并且将该乳液用于涂料印花、涂料染色时,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极少量(即对单体0.4%)实验室自制的可聚合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成具有柔软性、成膜性和摩擦牢度好的粘合剂,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自制涂料印花粘合剂在手感、耐水洗、干摩擦牢度等方面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用硅溶胶、丙烯酸酯类单体,KPS为引发剂,以反应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为复合型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与SLS配比、乳化剂总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滴加单体前加入反应型乳化剂,二者(反应型乳化剂与SLS)质量比为2∶1,乳化剂总量为0.5%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乳液。动态激光散射仪测试表明,该乳液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1nm,分布宽度为0.075。  相似文献   

8.
详细讨论了在一次加料法制备含聚硅氧烷(PHMS)/丙烯酸丁酯(BA)复合乳液中,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及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转化/率和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MS/BA复合乳液的表观活化能和聚合速率方程分别为:Ea=132.77kJ/mol,Rp∞[PHMS]^-1.39[I]^0.85[E]^0.75(I为引发剂,E为乳化剂)。该乳液呈假塑性流体特征,随PHMS、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无皂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液聚合以其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乳化剂的存在给聚合物的性能、乳液的稳定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外加对反应有促进作用的甲醇、丙酮来实现无皂乳液聚合,由于引入有机试剂而带来了污染;离子型共聚单体乳化剂参与疏水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使乳液中不存在游离的乳化剂,可得到粒径(及其分布)小而洁净的乳胶粒。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观察乳液乳胶粒的形态,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探讨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吸水和力学性能,并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空间稳定结构,其电解质稳定性大大优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分别由14.6MPa和462.3%提高到17.1MPa和524.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硅氧烷乳液的离心分离稳定性、耐热(60℃)、耐寒(2℃、-10℃)稳定性、单体转化率、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乳液粒子大小及其分布图,以及不同加料方式、不同聚合反应温度下的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先加催化剂、乳化剂、水,后加单体,且采用反应初期高温聚合、后期低温聚合的方法,则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  相似文献   

12.
APG为乳化剂的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级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简称APG)为乳化剂合成聚苯乙烯乳液。结果表明:该乳液稳定性高,抗电解质稳定性随着AP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粘度比一般乳液的低一些,其综合性能比一般乳液要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变结构控制原理,讨论了定向爆破设计中带有边值问题的C.C.григорян方程解的惟一存在性。结合实际爆破设计的讨论,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定量计算爆破辅助措施对爆破最终结果影响的一个方法,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滑移的过程,并为如何选择坝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由基共聚合成了P(C9-丙烯酸)两亲聚合物,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CMC值比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小得多;其水溶液对油有很大的包容能力;将其用于乳液聚合作唯一的乳化剂可制备异型颗粒,其粒径约为500nm的均分散乳液。并对此类两亲聚合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聚合乳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液聚合常出现凝胶率过高、乳液粒径过大、分布过宽、乳液在配制涂料的过程中易破乳以及涂料最低成膜温度过高的问题.利用自制马来酸酯乳化剂便宜、无毒无污染、反应性好等特点,作为无皂乳液的反应性表面活性剂来解决上述问题.选用性质不同的乳化剂复配,得到的乳液成膜后对成膜能力、耐水、耐酸碱能力进行对比,确定复配和乳化能力更好的乳化剂,并通过粒径和电位等的测试来确定乳液的性能.最终得到马来酸酯乳化剂与OP复配的比例为1∶1,乳液的吸水率为8.27%,固含量为48.06%,凝胶率为8.16%,单体妆化率为98.01%. 乳液的粒径控制为3.325 dnm,PDI为0.233.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体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以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通过控制聚合物乳液玻璃化温度合成丙烯酸乳液,与水泥复配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研究了液粉比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和低温柔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伟 《甘肃科技》2011,27(8):43-46
以50%阳离子度的DMC-AM体系为考察对象,采用复合乳化剂体系、白油为分散相,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引发下,成功得到稳定性好、分子量640万~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在考察不同类型白油对乳液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乳化剂用量、油水比、水相单体浓度、水相pH值、和乳化速度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速度的影响,并利用显微镜考察了以上单因素实验体系聚合前后微观形态的变化,初步分析了乳液形态变化的原因。最后在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复合乳化剂司班吐温比、油水体积比、乳化剂量三个因素对乳液聚合物的表观黏度和聚合最高温度的影响大小,确定了最佳聚合配方。  相似文献   

18.
研完硅溶胶和铝溶胶分别存在下甲基丙烯酸甲脂(MMA)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结果表明,当溶胶粒子的表面电荷与生成的聚合物末端电荷相反时,胶囊化效果明显。采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电泳实验对此进行表征。同时还研究了胶囊化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绘制出了以蚜虫报警信息素为原药的不同微乳体系的伪三元相图,通过分析相图中微乳区域边界点的组分浓度,选择合适微乳体系进行透明温度范围及冷贮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对于本试验中的油水体系,研究发现:乳化剂A的乳化效果较乳化剂B更好;温度升高有利于微乳区面积的增加;原药含量为5%、乳化剂C含量为12.1%的微乳液体系以及原药含量为5%、乳化剂D含量为14.5%的微乳液体系均获得较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苯并[C]噻吩具有很好的反应性能,作为许多反应的原料而受到重视.尤其在苯并[C]噻吩经光聚合制得聚苯并[C]噻吩后[1],因其具独特的导电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2,3].Cava等人用邻二(溴甲基)苯和硫化钠反应,一步制成1,3-二氢苯并[C]噻吩[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