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讨论了1965年以来云南地区强震孕育过程中地震类型的动态变化,发现:云南地区发生6.7级以上强震前数月至数年,云南省内均有2次以上5级双震或群震型地震发生;部分强震前数月至数年,至少有3次以上前主震型地震密集发生.强震发生在这些前主震、双震、群震型地震150 km以外地区.典型地区地震类型的追踪研究也表明:宁蒗地区发生5级双震、前主震型地震以及腾冲地区发生6级群震型地震,云南地区均发生6.5级和7级以上强震,但地点远在宁蒗、腾冲200 km以外地区.实验中,随着载荷的增大,岩样的破裂类型经历了主余破、孤立破→群破→前主破→破裂类型多元化的过程.震例和实验研究结果的对照显示:地震的类型不仅与发震地区地质构造有关,也与地壳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红外遥感资料,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2016年10月6日台湾MS 5.9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6年6月初震中以北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现象,并且异常区域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至7月1日天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收缩至消失,但随后在震中附近又开始出现热红外异常,该异常在8月5日异常值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消失.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容易识别,可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之一,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为今后卫星热红外在地震前兆识别中提供了震例素材和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Mw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地质灾害。为了对该次地震的震害有初步认识,基于已有文献资料、高精度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本文尝试对该次地震的灾害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地震为逆冲型事件,发震断裂为拉脊山北缘断裂东段;震源浅叠加松散覆盖层产生了明显的地震波放大效应,使得极震区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异常高,强震动使得房屋大量倒塌;而位于断裂上盘的积石山崩塌及滑坡地质灾害相对不发育,仅在黄土覆盖的官亭盆地产生了数百处小型滑坡和中川乡一处较大规模的地震液化滑坡泥流。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芦山地震前1个月内的FY-2卫星云图与红外亮温数据分析发现,震前3d即4月17日的06:30—09:30,在青藏高原东部出现延展达数百千米的两条线性云,两者延伸交叉处正是芦山地震的震中位置。通过与汶川Ms 8.0级地震前数小时出现的线性云异常进行比较,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前屡次出现的“无中生有”线性云异常现象,可能与青藏高原东部地下未知的隐伏构造及油气赋存有关,具有一定的临震指示性,应该作为该地区地震遥感监测的重点。今后,在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大数据的支持下,考虑孕震过程中的地球系统多圈层作用与耦合效应,将开展遥感多参数异常时空特征及其关联性分析,为解开该地区的线性云异常之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显示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要在包括南北地震带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尤以青藏高原内部的地震活动最强.近年来7级以上大地震更多集中在巴颜喀喇地块边界附近.2014年5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川滇境内6级以上地震频发.余震活动及地震序列的分析显示,对于不同震型特点的强震序列,其地震序列的衰减特性和活动性参数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处理了新疆地区2010~2014年的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基于构建的亮温背景场资料,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地表红外亮温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震前亮温异常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其位置和走向均与于田地震所处断裂带相吻合;异常出现在2014年1月27日(地震前16天),一直持续到2月2日(地震前10天),之后迅速消失;亮温异常十分明显,异常出现时亮温均值相比背景值增幅达8K~10K,异常值增幅可达20K以上。此次亮温异常现象在时空演变的各个方面均与于田地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亮温背景场资料对于地震异常提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忻州市地处山西地震带的中北部,地震活动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历史上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14次,其中7级以上强震3次,是山西乃至华北地震带的强震发生区,也是未来的强震危险区,因此抗震设防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忻州农村房屋的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等加以分析,发现忻州市农村1990年以后新建的砖混、框架结构、砖木结构新房可达8°抗震设防能力;1990年以后新建的其他房屋,如窑洞、土柸房、草木房等不具抗震能力;1990年以前建设的大都属于危房级别.本文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忻州市农村房屋特点,提出忻州市农村房屋抗震设防能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闽台区域地球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陈箴 《海峡科学》2008,(4):3-9,14
该文主要依据近30多年以来对福建地块的地震地质背景、地壳变形观测、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震源动力学参数等资料,结合台湾学者对台湾岛弧地球动力学、强震构造等的研究成果,探索海陆板块俯冲一碰撞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板内活动地块影响,进而揭示板间-板缘-板内强震活动关联性和动力学性状的异同,以期为闽台区域的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贵州剑河5.5级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3月30日9时47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东经108°48',北纬26°36')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7 km。这是贵州省1949年以来震中在本省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只造成1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地震灾害损失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地震震动持续时间短、震中区木结构房屋较多等。震中100 km2范围内,有多条近北东向活动性断层存在。水库可能对地震的发生有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宕昌县及其周边150km范围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域内地震地质资料及地震活动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地震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环境,表明该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较复杂,属于断裂活动强烈区域,强震活动自1880年来有三个活跃期,弱震自1970年来有两个活跃期,在时间上与强震活动的后两个活跃期相对应,稍有滞后,弱震及强震活动规律均显示自1982年以来该区域处于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并将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内呈持续活跃状态,正确认识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水平与特点对该区域防震减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机器型通信(MTC),也可以称为机器对机器间的通信(M2M),一种新型的通信业务,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在3GPP标准化会议上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由于MTC终端数目庞大,且其具有频繁发送小数据的业务特征,当大量MTC终端同时发起随机接入信道请求时,就会造成随机信道的拥塞,导致用户体验较长的延时,因此,3GPP标准化组织提出了解决避免大量MTC终端接入导致拥塞的EAB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控制终端接入的数目,但对同时发起随机信道接入请求的终端数目不是很理想.对此提出一种分散机制来打散同一时间点接入的终端的数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完全多部图的唯一列表染色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n,图K1*7,n,K1*n,7都具有M(5)性质。  相似文献   

13.
作为ojective模的推广,引入了A(X,M) ojective模的概念,并给出了A(X,M) ojective模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比幂函数增长得快的N函数所生成的一类Orlicz(奥尔里奇 )函数空间———Lp(M)空间的内插性质 ,得出了Lp(M)空间中线性算子的内插定理 .证明在一些条件下拼三组 (L∞ ,Lp0 ,Lp(M ) )是关于拼三组 (L∞ ,Lp0 ,Lp() )的θ型内插拼三组 .推广了已知的有关Lp(M)空间和经典Lebesgue(勒贝格 )空间的线性算子内插定理 .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给出Borsuk定理的一个推广,由此对(M)-型映射的同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e,M)-内射模     
本文引入了(e,M)-内射模的概念.设M是任意一个固定的右R-模.称右R-模X是(e,M)-内射模,如果对任意的基本单同态f:K→M,从K到X的任意同态都能扩张到M.本文给出了(e,M)-内射模的一些性质和刻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M2Cl4(PH3)4(M=Cr、Mo、W)分子,在D2d对称约束下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解析,三种化合物的M-M键长分别是CCr1.737A,Mo-Mo2.157A,W-W2.286A.能量解析表明:E(Cr-Cr)<E(Mo-Mo)<E(W-W),它们的稳定性不仅和配体的空间效应有关,而且和金属原子d轨道的δ重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针对(N M)容错系统优化模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结合免疫遗传算法和父代保留策略,提出了模型求解的父代保留免疫遗传算法。该算法在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后,新产生的个体不覆盖父代个体,扩展种群进行基于矢量距浓度机制的选择操作,这样可避免较优个体的损失,增强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及收敛性能。算法性能分析揭示了算法性能改善的机理。优化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较免疫遗传算法在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要结果为:设μ(n)是M?bius函数,x>0为实数,若M(x)=■,则M(x)=o(x),x→∞.完成了该定理的初等证明.  相似文献   

20.
在(L,M)-fuzzy预拓扑空间中,利用(L,M)-fuzzy预闭包算子定义了(L,M)-fuzzy隔离度及连通度,讨论其等价刻画,给出了(L,M)-fuzzy预拓扑空间中连通度的樊畿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