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桥梁响应的车辆动态称重方法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和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其称重精度依赖于称重系数的准确性。以典型三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为应用背景,首先推导了车辆重量与桥梁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数学表达式,给出了车辆称重系数的定义和理论解析解,同时指出针对实际宽幅桥梁,根据车辆横向位置修正对应的称重系数;其次,利用两车道随机车流对该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并提取桥梁响应,得到车重与响应之间的相关曲线和相关系数;最后,在实桥上设计安装了桥梁动态称重系统和路面动态称重系统用于监测通行车辆信息,通过匹配算法得到大数据统计下的车辆称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称重系数解析解与仿真结果误差为1.8%,实测称重系数与理论解析解、数值仿真结果绝对误差为1.73%。研究结果对诸如简支梁、不等跨连续梁等其他类型桥梁提供了研究思路,以得到桥梁不同位置处的车辆称重系数,同时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别对理论、仿真和实测的称重系数相互校核,提高标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新型浮力称重式动态计量控制系统自适应能力较差、无法为变化的瞬时给物量提供准确的动态计量服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浮力称重式动态计量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分析了新型浮力称重原理,确定物质质量,以计算浮力称重瞬时给物量。通过输入阶段、模糊化阶段、模糊推理阶段和输出阶段实现新型浮力称重式动态计量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将浮力称重偏差和偏差改变率作为输入,不同阶段通过隶属度函数相关联。依据浮力称重瞬时给物量,将整体误差及其变化率当成输入,建立模糊规则表,完成模糊推理,输出控制电压,控制新型浮力称重电机自适应加料或减料。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较高,在快速、中速与慢速给料过程中大部分处于稳定阶段,称量结果准确;经现场测试,设计控制器控制误差最低。可见设计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可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物料运动的同时称量出其重量称为动态称重。动态称重因为涉及的参数多、运动状态下干扰大,所以比静态称重要复杂的多。本文给出了自动进料系统中动态称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称重中的主要干扰来源和特性。最后利用小波分析理论对称重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的最终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4.
托盘是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中的关键传力部件,满足应力应变限制条件是保证标定质量的基础。用UG对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的托盘建立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托盘应力、变形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输入参数与应力、应变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输入参数。结果表明此优化方法可以减少托盘约7%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载电子对抗传统标定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方法,论述了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说明了所应用的无人机及雷达信号源具体的指标要求。介绍了无人机搭载雷达信号源的动态标定原理与标定过程,通过分析计算以及实际测试,验证了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陈宝远  房国志 《应用科技》2004,31(4):51-53,68
根据实际应用经验,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具有片内标定的电路,从而消除了芯片本身的零点误差和增益误差。对可在称重控制仪表中应用的可系统标定的20位A/D转换芯片AD7703的特点、指标以及与PLM96的接口电路作了说明,并讨论了它的标定方法,给出了系统标定和输出数值读取模块的程序框图,有效地解决了称重系统的零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机动态轨道衡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动态称重特点和软件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采用高速A/D 转换器及数字滤波来消除振动干扰误差的方法.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动态称重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动态检衡标准.  相似文献   

8.
董敏娥 《科技资讯》2010,(32):249-249
从计重收费的要求,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出发,分析比较了计重收费中应用的这两种方法——动态称重与静态称重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总结了应用静态称重的需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针对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中传感器夹具发生受迫振动问题,采用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分析技术,对传感器夹具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模态、谐响应分析理论,求解得到称重传感器夹具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确定了对称重传感器夹具动态性能影响最大的模态频率,并将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经过谐响应分析得到了夹具正常工作状态下夹具材料力学性能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称重传感器夹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随机输入信号的系统仿真模型,应用于动态称重技术中,可对动态称重过程中现场实测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计算机模似,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称重传感器误差标定装置中传感器夹具发生受迫振动问题,采用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分析技术,对传感器夹具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模态、谐响应分析理论,求解得到称重传感器夹具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确定了对称重传感器夹具动态性能影响最大的模态频率;并将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经过谐响应分析得到了夹具正常工作状态下夹具材料力学性能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称重传感器夹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萌 《科技信息》2009,(34):I0340-I0340
传感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军事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讨论传感器技术在收费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动态称重的主流技术,并展望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电学测量为基础的动态称重系统多存在抗干扰能力弱和稳定性差等不足,采用稳定性好的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弥补电学测量的不足。利用弯板式称重板进行移动车辆轮轴荷载称量和高速光纤光栅解调仪进行称重板应变测量的方法,结合汽车车辆的轮轴特性,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制了一套利用光纤Bragg光栅和高速动态解调仪实现弯板式高速动态汽车称重系统(WIM)。经与已知轴重和总重的车辆进行现场实测对比检验了系统的精度,满足ASTM E1318标准的要求,与商用称重系统进行实测结果的统计对比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可用于对桥上自由运行车辆轮轴重、总重、车辆速度和轮轴间距等参数的采集,为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提供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吴华斌 《广东科技》2014,(12):181-182
嵌入式技术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已被成功应用到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当中,不仅极大丰富了智能化产品的种类,也提高了产品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在称重领域中,基于嵌入式技术和总线技术的称重系统,具有产品集成度高、柔性化、可靠性好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并被广泛应用于高端静态称重领域、动态车辆计量以及动态工业自动称重等多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一种基于总线技术和嵌入式控制器的动态电子轨道衡称重系统,并分析了该称重系统的结构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朱小军 《科技信息》2013,(4):434-435
根据我国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的实际情况,对比静态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特点,本文提出以动态预检测为手段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滞留车辆的延误时间,从实例中分析动态检测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介绍动态称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航天测量船舰载雷达标定原理分析,推导出基于标校经纬仪的雷达光轴标定计算公式,并提出动态条件下舰载雷达光轴标定的新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解决动态情况下舰载雷达光轴无法标定的技术难题,极大的提高舰载雷达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车辆电容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车辆称重装置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一种车辆电容称重传感器.文章中从结构设计、称重原理对车辆电容称重传感器作了介绍,重点讨论了静态标定过程,根据试验数据,从非线性、重复性、迟滞性等方面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改进多传感器电子秤的计量精度及稳定性的实现方案。根据称重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测量精度情况,对系统中所用传感器作受力分析。通过对影响称重系统精度的性能指标因素的研究,改进称重系统结构,增强系统稳定性。讨论并分析多传感器系统非线性造成的原因,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应用动态补偿电路对多传感器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以硬件手段实现系统的优化,使电子秤称重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流量标定系统并分析其精度。这个系统有一个称重油箱,它累计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流量计油的重量,以使得到平均流量。这个过程可消除液压泵流量脉动的影响,从而提高标定精度。最后给出二个标定实例。  相似文献   

20.
螺旋加料动态定量称重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加料动态定量称重控制方法 .该方法基于自校正预测控制算法 ,采用“先快后慢、最后点动”的动态控制方式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动态定量称重过程中精度和速度的矛盾 .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表明 ,该方法对动态在线定量装料、定量包装和称重配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