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本文用对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液晶单体4,4′-对苯二甲酰二氧二苯甲酰氯(TOBC),以此单体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共聚酯.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酯的液晶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OBC与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形成的共聚酯,当乙氧基链节含量≤60.73%时,即当聚乙二醇分子量小于600时,共聚酯呈液晶性,而高于此值则液晶性消失.  相似文献   

2.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在酯交换催化剂Ti(OC4H9-n)4/Sn(n-C4H9)2(C11H23COO)2存在下,采用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出单体: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BBHB)。然后再与对苯二甲酰氯分别在3种不同的溶剂中进行溶液缩聚,合成出3个不同分子量的HTH-4聚合物样品,并用DSC、POM对其液晶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改性聚苯醚(MPPOG)的共混物为对象,叙述了在单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时不同液晶含量下的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LCP的加入降低了MPPOG的粘度,改善了加工性能,但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改善不明显。MPPOG与LCP是不相容的,它们的纤维尺寸及织构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双酚A二乙酸酯、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芳香族共聚酯。实验结果表明: 1.当双酚A二乙酸酯的过量为12%时,可得到最大分子量的产物。 2.当共聚酯中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含量接近等摩尔时,其密度最低。 3.当间苯二甲酸的含量为10%、15%和50%(摩尔)时,共聚酯显示出热致性中介相的光学性质。 4.间苯二甲酸含量为10—35%(摩尔)的共聚酯,其可纺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改性聚苯醚(MPPO)的共混物为对象,研究了共混物在单螺杆挤出机和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时不同液晶含量下的液晶的结构形貌和共混物的皮蕊结构。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中,即使拉伸比很低或液晶含量很少(2%)的情况下,液晶的成纤性也很好,而在注射成型中,则表现为皮蕊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二甲酰氯,2,5-二[4-((s)-2-甲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和乙二醇、一缩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共聚酯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的焦锥织构,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共聚酯都有较高的旋光性。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相。所有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  相似文献   

7.
应用DSC和 X光衍射研究了12种热致液晶性规则共聚酯。探讨了聚合物链结构与共聚酯从晶态向液晶态的相转变温度TCN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聚酯的TCN随对数比浓粘度的增大而升高,然后趋于稳定;介晶单元的苯环上引入氯取代基可降低共聚酯的TCN和结晶度:一般情况下,共聚酯的TCN随介晶单元的增长而升高;柔性间隔基增长,共聚酯的TCN先降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比热法对Bi-Sr-Ca-Cu-O和Tl-Ba-Ca-Cu-O超导体从液氮温度到室温作了详尽的比热测量.类似于YBCO超导体,在临界转变温度与室温的这一区间里发现Bi系和Tl系样品也存在负的比热奇异行为,即存在形状类似于倒置λ相变的比热反常峰.反常峰的位置和数量与样品的受热历史有关.并且实验发现存在一个临界的最高热循环温度T(CTC),当样品的最高热循环温度T(TC)小于T(CTC)时,这类反常峰将消失.对BSCCO和TBCCO这一临界热循环温度T(CTC)分别为238±2K和261±1K.  相似文献   

9.
以4-(4'-二苯氧)苯甲酮(DPBP),对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采用低温亲电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较大的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用IR,DSC,TG和WAXD等手段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相关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分别为160℃和38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合成适于加工成型的芳香族液晶共聚酯材料为出发点,主要采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4,4——二羟基联苯为单体,在一定配比下进行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对熔融缩聚反应条件进行摸索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对所得共聚酯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完了用固相缩聚方法提高全芳液晶聚酯的分子量。以2,6-萘二甲酸,对/间羟基苯甲酸、双酚类单体为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低聚物,再以固相反应制备共聚酯。通过对共聚酯熔融指数的变化,探讨固相缩聚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效应,共聚酯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与固相缩聚反应速率的关系;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固相缩聚对聚酯结晶性的影响。得出全芳聚酯固相缩聚过程是一个由化学反应为主要控制,继而转化到物理扩散为主要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4种不同的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1,3 丙二醇、1,4 丁二醇、1,6 己二醇)与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出4种不同脂肪/芳香比的共聚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共聚酯(PETA)、(对苯二甲酸丙二醇-co-己二酸丙二醇)共聚酯(PPTA)、(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TA)和(对苯二甲酸己二醇-co-己二酸己二醇)共聚酯(PHTA),并比较了它们的热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同二元醇、不同脂肪/芳香物质的量比的共聚酯,随脂肪族单体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单调降低,熔点(Tm)降低,生物降解能力增加;相同脂肪/芳香物质的量的比、不同二元醇制备的共聚酯,Tg随二元醇碳原子的增加而单调下降,Tm变化顺序为:Tm(PPTA)>Tm(PBTA)>Tm(PHTA)>Tm(PETA),1,3-丙二醇体系的共聚酯具有最佳的耐热性能;生物降解能力随二元醇单体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双(β羟乙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的缩聚反应,是聚酯(PET)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该反应阶段所使用的催化剂直接影响反应过程及聚酯产品的粘度、色相、二甘醇含量等质量指标[1,2].目前国内外纤维级PET生产均使用锑系列(Sb2O3或Sb(O...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几种测试手段对用低温溶液法合成的以聚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酚酯和聚2,5-二氯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酚酯为主体,分别以不同结构的双酚: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联苯、双酚A和1,5-萘二酚为第三单体的芳香族共聚酯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发现分子链结构对芳香族共聚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一类以2,3,5-三甲基氢醌(TMHQ)、对苯二甲酸(TPA)、2,6-萘二甲酸(2,6-NDA)为基本共聚单体并加有少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芳香共聚酯;研究了共聚酯的组成对溶解度、热性质、液晶性质、流变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共聚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呈现向列型液晶的特征,其熔体粘度的切变依赖特性也证实了这一点。DSC 热谱和广角 X-射线衍射图分析证明,对某些组成,在共聚酯的分子链中存在着相应于 TMHQ-TPA 和 TMHQ-2,6-NDA 两种短嵌段结构。这是与非均相缩聚条件有关的。  相似文献   

16.
对中位-四(对-苯甲酰氧基苯基)卟啉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锌配合物(ZnTBCOPP)的荧光量子产率是卟啉配体(H2TBCOPP)的3倍,并发现在不同的激光波长激发时荧光相对强度-浓度曲线发生了变化,ZnTBCOPP具有光敏性,在室内放置能逐渐分解。  相似文献   

17.
以联苯二氯苄制备的对联苯二甲酰氯和1.6~已二醇为单体合成了热致型主链液晶高分子,并以此液晶高分子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少量扩链剂双2-恶唑啉(BOZ)存在下进行反应性共混.探讨了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液晶合成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对联苯二甲酸和聚酯液晶进行了表征,用DSC对聚酯液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了对反应性共混条件对共混物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OZ对酯交换的促进作用使玻璃化温度(Tg)升高,延长共混时间和提高共混温度使冷结晶温度(Tcr)升高,溶体结晶温度(Tmc)和熔点(Tm)下降。  相似文献   

18.
张小红 《甘肃科技》2000,16(3):61-61
MOTOROLAV998+手机的电源及音频处理模块由一块GCAP(U900)完成,EPROMT和EEPROM由一块U701完成,SYN-MDEM(频率合成及调制节调)由一块MAGIC(U913)完成。逻辑控制CPU是WHITECAP(U700)。1介绍各个电压在逻辑控制下的先后产生过程1.1B+电压当EXT-B+供电时,U900的F10脚输出高电平,Q942的S-D截止,B+由EXT—B+产生。当BATT+供电时,F10脚输出低电平,Q942的S-D导通,B+由BATT+产生。CR940为隔离二极管。1.2V-B0…  相似文献   

1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液晶高分子(LCP)挤出共混,注射模塑制得试样。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仪等手段,表征共混物的热行为、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PET与液晶高分子(PET-60PHB)的共混体系,共混物的强度对LCP的含量呈曲线变化,LCP的质量分数在0~20%之间,共混物的强度有极大值;LCP的质量分数在40%~60%之间,共混物的强度有极小值。  相似文献   

20.
合成具有确定端基的液晶性和非液晶性齐聚物对进一步合成液晶嵌段共聚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两种端基为羟基的齐聚物:非液晶性的聚碳酸酯和液晶性的共聚酯酰胺。采用双酚A过量和控制酯交换聚合过程,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碳酸酯齐聚物;通过在熔融酯交换反应中加入乙酰化的对苯二酚,可以提高反应体系中的羟基的浓度,以控制最终得到端羟基的共聚酯酰胺。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聚合物端基的羟基结构。通过1H核磁共振谱验证了所得到的齐聚物结构,并通过偏光显微镜证明所得到的共聚酯酰胺具有向列型液晶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