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和县云和镇蔬菜大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蔬菜生产高速度上升。1971年全大队平均亩产跃到136担,比1961年亩产18担,增产118担。菜农收入每人平均从1961年38元,增到107元,增加1.8倍。其中第一队每人平均收入135.5元,比1961年增加2.56倍。现将他们的经验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淀粉是稻米的主要营养成份。它是由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两种成份——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组成。这二种淀粉的含量与比例。与稻米的食用和工艺的品质有着密切关系;直链淀粉含量对米饭的食味、光泽、凝聚性和柔软性都有较大的影响。1971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测定许多地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适口性的报告中指出:东南亚最受欢迎的稻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都占总淀  相似文献   

3.
产量增加,饮食结构变化,城市扩大,劳力减少……稻米生产面临抉择。世界稻米的主要产地欧洲人餐桌上的主食为面包,亚洲人则是大米。多少年来,亚洲一直是世界稻米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地区。世界上排名前10位的稻米生产大国中,前9名均为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4.
由于帝国主义采取贸易歧视政策,在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道路上竖起了人为的障碍,使东南亚国家吃了不少苦头。1955年4月万隆会议后,与会各国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经济合作,摆脱贫困,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这个愿望为亚非国家与社会主义各国的贸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一向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贸易,谋求共同的经济繁荣。因此,东南亚国家同社会主义各国的贸易近几年来有相当的发展。 1955年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发展要比其他地区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的速度为快。拿东南亚个别国家来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如印度尼西亚1955年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额为7,700万美元,为1954年的2.2倍,为1953年的6.7倍,而1951年只有900万美元;1955年缅甸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为2,400万美元,为1954年的6倍;印度1955年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开发无公害稻米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稻米是指外观漂亮、富有营养、口感佳、食味好,达到部颁或省颁优质稻米标准的大米。无公害优质稻米是指达到优质稻米标准的稻谷在其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工业“三废”及农药、过量化学肥料等造成的污染,并经优质米加工机械精加工而成的大米,属高科技绿色食品,符合国际稻米发展新潮。1 我区开发无公害优质稻米的优势1.1区位优势 池州地区1992年12月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地区级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11月被国家计委、科委列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唯一的一个地区级试点,这就为池州地区开发无公害  相似文献   

6.
上海精达电压调整器厂(原上海精达电子仪器厂),是专业生产动力用大功率S BW、D BW系列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电力稳压器的企业;国家邮电部定点生产稳压器的单位,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和中东等境外国家。我厂生产的电力稳压器获国家电力电子产品合格证书,九一年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并参加九二年在香港举办的首届中国得奖产品技术展览。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以  相似文献   

7.
张良 《华东科技》1999,(12):27-28
1997年夏季,泰国突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向东亚和东南亚各国蔓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使国家的经济陷入巨大困难之中,这些国家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济成就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国内一部分人对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龙头——浦东新区的发展产生了担忧,提出了浦东开发开放还能否坚持下去的疑问。但是,在周边地区一片灰暗色中,浦东新区却如一亮色,表现出勃勃生机。1997年和1998年新区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有机稻米的概念、标准及生产技术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我国稻作特点,对有机稻米基地选择、规划及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进行总结集成,旨在提高及扩大我国有机稻米的生产水平和种植面积,进而实现生产有机稻米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们来了     
<正>成立于2002年的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是国内东南亚研究机构中的后来者。我们虽然比不过国内一些历史悠久、力量强大的老牌东南亚研究机构,但是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到有自己的特色,有深度,并且接地气。所谓特色,就是不面面俱到,而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学科比较优势,在东南亚研究的某一个领域或者对东南亚某个国家的研究中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东南亚有11个国  相似文献   

10.
大事日志     
1961年4月1日至15日 4月1日毛主席接见古巴青年代表团。苏联政府就老挝问题致英国备忘录。越南外长雍文谦函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谴责东南亚集团干涉越南内部事务。苏发努冯发表声明,指出东南亚集团无权干涉老挝事务。 2日陈毅副总理自3月28日至今访问印度尼西亚。1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在雅加达签订友好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开发利用好民族文化这一资源,将会造福于民族区域的人民。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雷山西江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既促进了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区域内原有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成为民族文化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选取邢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1987~200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和水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探讨了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区耕地对地下水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农作物需水量的增加是地下水资源超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区合理规划土地.涵养水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基本格局、功能结构与发展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格局和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流量、流向结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港口体系仍属东亚一些大型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口的支线港群,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机制开始发育,但尚不完善;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该港口体系将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枢纽港、江苏四港为干线喂给港的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远洋集装箱枢纽港群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建国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6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条经验:一是必须将集中统一与区域自治相结合;二是必须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三是必须将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四是必须将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五是必须将选派汉族干部与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传统储运企业的顾客需求、生产流通关系的转变等原因使得传统储运企业必须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有业务功能的继承性,又可以盘活企业原有资源、使其快速成长、发展壮大。文章在对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聚焦于水稻、玉米和小麦3大粮食作物,就生长期的定义、界定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基于局地、区域尺度视角,描述了我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对生长期界定所存在的差异;对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生长期的变化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这2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的起止日期主要依据界限温度或现实经验进行界定,界限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标,我国主要以0、5或10℃为阈值;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准确估算作物播种和收获的具体日期,适用于局地尺度范围内生长期起止日期的界定.参考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定某时段作为生长期,便于开展区域尺度范围内气候因素的长期演变研究;改进作物生长期的界定,可准确分析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选取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农业种植制度的制定、作物品种的布局优化等相关工作,能更好地保障作物产量并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原理,对高超声速飞行器X-43A建立了SEA模型,并合理划分子系统,采用理论及经验公式确定SEA模型的参数.针对结构子系统的内损耗因子以及声腔子系统的吸声系数,讨论了响应灵敏度分析.对平板子系统划分方式和材料厚度对声振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飞行器壳体材料结构和阻尼因子以及厚度的改变对壳体声振响应特性影响较大,子结构划分方式对计算精度有较大影响,在声学结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生产面临高产与安全高效、高产与绿色优质之间矛盾和难以协调统一问题,种植方式向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和标准化转型。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增产增收、省种省工、减肥减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再生稻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主要存在强再生力水稻品种选育技术体系不完善、再生稻单产水平不稳定、适宜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少等问题,从生产技术和遗传生理角度综述了再生稻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再生稻品种评价体系与品种选育、腋芽萌发机制与产量形成、肥水运筹调控与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再生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洪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风险分布,本研究利用该地区1961~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0~2011年一季稻发育期资料、面积产量数据,以累积湿润指数为基础构建灾害辨识指标,分析了一季稻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性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完成了风险度区划。结果表明:(1)近51年长江中下游一季稻洪涝灾害年际变化显著,除重度洪涝外均呈增加态势;大部分地区灾害发生频次为30~90次,高发区在湘鄂交界西部地区。(2)一季稻洪涝灾害发生概率高值区在长江沿岸地区和浙江东南沿海地区,达30%以上;灾损率为3.2%~5.2%,大致呈阶梯分布,从东到西逐渐减小;大部分地区种植比率低于10%,江苏省的种植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省;风险度分布大致以长江为轴,由长江沿岸向外逐渐递减,最高值出现在湖南石门,达0.24。  相似文献   

20.
通径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7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因子对粮食生产的相关影响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决定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导因子,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直接作用不大,但通过化肥投入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间接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