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B法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机理及特点,并对AB法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及AB法工艺的稳定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李晓斌 《甘肃科技》2011,27(13):79-81
AB法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对于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通过对AB法工艺流程及其原理的介绍和各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对AB法的一些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3.
马云鹏  尹富荣 《广东科技》2011,20(14):146-147
本文对罗芳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研究AB法工艺运行过程中面对低浓度进水和高浓度进水差异工况下遭遇的问题,对适用对策和取得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挖掘潜力、改善水质效果、提升减排效益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俊 《科技资讯》2012,(18):154-154
本文详细介绍了百乐克工艺的主要特点及其优势,并与生物膜法,AB法等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该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AB工艺优化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工艺作为一种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高效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等优点,并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少脱氮除磷环节,该方法无法满足现行污水处理标准的要求,因此,对原有水厂AB工艺的升级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此介绍对AB法升级优化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许毅 《广东科技》2008,(4):180-182
两段SBR法结合了AB工艺和SBR工艺的优点,并采用新型生物脱氨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文章结合两段SBR法对食品废水中的COD和NH3-N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提示了两段SBR法处理食品废水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AB工艺的原理、参数、优缺点、实际应用工艺等方面对AB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市南郊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采用AB工艺,处理大量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每天10万立方米。废水中的硫化物浓度随季节转换有时偏高,致使进水AB工艺中的污水中硫化物浓度高达20 mg/L,严重影响了AB工艺的正常运行,通过探索和实践,调整A段的运行参数,将大部分的硫化物去除,以消除对B段的影响,保证AB工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不能有效进行除磷脱氮、在运行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胀、低活性污泥浓度运行时抗冲击负荷能力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弊端,依据相关数据,提出用AB法替代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预期结果为:氮磷去除率大大提高,运行更稳定,增强了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泥膨胀的能力,也容易实现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脱酸与脱色处理是废弃油脂回收利用预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炭(AC)/活性白土(AB)复合型固体碱,借助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表征固体碱性能,并使用固体碱对废弃油脂进行脱酸脱色处理,考察载体配比、浸渍液浓度、固体碱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脱除游离酸和有色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固体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C∶AB=6∶4,浸渍液浓度为10 g/L;脱酸-脱色处理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体碱用量为150mg/g,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70℃;在该条件下,废弃油脂的脱色率为54.77%,脱酸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阿利新蓝分子沉积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接触角滴定的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磺酸钠/阿利新蓝分子沉积膜具有良好的自组装性能,且以单分子层层状沉积。通过时间控制,考察了聚苯乙烯磺酸钠/阿利新蓝分子组装形成分子沉积膜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第8层阿利新蓝和第9层聚苯乙烯磺酸钠分子沉积膜润湿性稳定时间分别为18 min和25 min;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吸附速率常数比阿利新蓝的要小。依据不同组装时间的吸附动力学行为,提出了聚苯乙烯磺酸钠/阿利新蓝分子沉积膜在石英表面组装过程的动态模型。原子力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多层聚苯乙烯磺酸钠/阿利新蓝分子沉积膜存在良好的层状周期结构,但层内局部结构有缺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日语汉字词汇“AB”型和“BA”型的词性,将其分为四类进行语义比较发现:“AB”型和“BA”型作为名词、名词和スル形动词、名词.ナ形容词时,两者的语义范围应为“BA”型≥“AB”型,“AB”型的意义包含在“BA”型中;作为スル形动词时,其语义范围同样是“BA”型≤“AB”型,但“AB”型的意义并不全部包含在“BA”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AB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治理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通过AB法和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对比性试验,系统地考察了两种方法的进水负荷、耐冲击负荷、活性污泥性状和处理效率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AB法在进水COD为1600mg/L,BOD5为800mg/L,苯酚浓度为600mg/L,总容积负荷为12kgCOD/m^3day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6.5%,BOD5去除率达9  相似文献   

14.
程鹏  马勇  李瑞红 《科技信息》2012,(23):117-118
本文介绍了AB公司的ControlLogix控制体系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中的系统配置、网络控制通讯及生产主要功能实现,详细阐述了设备网、控制网、以太网三级网络在过程控制中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等腰三角形ABC作为一般位置直线,由于斜边AB的位置一定,则C点以AB作为轴线作旋转运动的轨迹就是一个定圆,从而该定圆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必然都是一个形状和位置一定的椭圆,由于C点的正面投影没有在该圆的正面投影的椭圆上,导致了没有C点的水平投影的精确解.若适当地改变C点的正面投影的位置,使C点的正面投影落在该圆的正面投影的椭圆上,才能求得C点的水平投影的一个精确解;或者改变已知条件,即△ABC只是直角三角形,而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时C点的水平投影才有两个精确解.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氨硼烷(AB)第一次被制备出来后,AB及其相关化合物受到了储氢材料研究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AB的制备、结构及热分解性能出发,阐述包括水解、将AB置入多孔硅中改善反应环境、金属替代的化学激活等诸多改善AB的放氢性能的方法,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接着对大家共同关心的AB的再生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金属替代的化学激活方法形成的金属氨硼烷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放氢性能。其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放氢容量,放氢反应过程中无挥发性的气体副产物,整个放氢反应过程几乎是热中性。AB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这些优势使其成为潜在的颇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储氢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于给定的数域F上的n阶矩阵A,给出并证明了k阶子式阵Ck(AB)的伴随矩阵C*k(AB)的一个性质:C*k(AB)=C*k(B)C*k(A),从而使一般意义下的伴随矩阵的性质(AB)*=(B)*(A)*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取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B段曝气池进水,投加硫酸铝(AS)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化学除磷小试实验,考察了不同投药量下总磷、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投药量以及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去除总磷、氨氮、COD和浊度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S和PAM复配对B段污水中总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AS投加量(以Al2O3计)为9.45mg/L,PAM为0.05mg/L时,TP、COD、氨氮和浊度去除率平均为89.2%、37.7%、71.6%和2.41%。曝气过程中投加AS和PAM复配化学强化除磷,总磷、COD、浊度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3~59.2%、5.0~20.3%、10.9~34.7%,但不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在溶解氧足够时,本研究投加量范围的AS和PAM的加入对硝化作用无影响;后置混凝对TP、COD、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同步混凝,但需增加混凝沉淀设备,因此同步混凝更适合于于AB工艺的化学强化除磷改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废水生物处理的几种新工艺,对AB工艺、CASS工艺、SBR工艺和LINPOR工艺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使用条件、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提高处理效果,减小设备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提高工艺的适应能力和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仍是废水处理工艺改革的关键。废水的生物处理新工艺符合当前人类日趋增强的环保意识的要求,我国应重视其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