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的高分子量的聚羟基醚砜的分子量分布,建立了聚羟基醚砜在N,N—二甲基甲酰胺淋洗液中的GPC标定曲线,本文还测定了聚羟基醚砜的溶度参数并取得了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杂环聚芳醚砜、聚芳醚酮及其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自制的新型类双酚化合物4-(2-甲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mM-HPPZ)为单体,与4,4′-二氟二苯酮,4,4′-二氯二苯砜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砜(PPES)、聚芳醚酮(PPEK)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PPESK,n(S)/n(K)=1/1)材料,并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双酚单体及其聚合物的结构,利用DSC、TGA对聚合物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双酚单体具有与双酚类似的活性,可以进行聚合反应,新型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玻璃化转变温度高(Tg=520-558K);耐热稳定性好,其在氮气氛下5%热失重温度为693K左右,合成的间甲基取代聚芳醚砜、聚芳醚酮及其共聚物聚芳醚砜酮在氯仿、四氯乙烷、四氢呋喃和酰胺类溶剂中可溶解成膜。  相似文献   

3.
以4.4’-二氟二苯酮,4,4’-二氯二苯砜和双酚S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聚芳醚酮砜共聚物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和动态粘弹谱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是无定形聚合物,其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介于聚醚酮醚砜和聚醚砜之间,共聚物的T_g随组成的变化符合Fox方程,酮类组分有利于提高共聚物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聚醚砜的磺化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醚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性能的稳定性。以浓硫酸为溶剂,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了磺化改性,并对磺化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磺化温度为10℃左右较好,磺化反应为一平衡反应,搅拌速度对磺化度影响不大,磺化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几乎呈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含间苯基及甲基侧基聚芳醚砜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α—CH3-DPODPS)、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通过亲电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主链含四面体构型的砜基及其醚键邻位含有甲基的新型聚芳醚砜醚酮酮聚合物.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以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为膜材料,参考溶度参数差计算结果,采用浊点滴定法、黏度的测定和凝胶动力学实验考察聚乙二醇对铸膜液体系的相分离曲线、黏度和凝胶速度的影响.采用相转化法在平板刮膜机上制备了系列超滤膜,研究了聚乙二醇对膜性能和结构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含量增加,使三元体系发生相分离时所需的水量降低,铸膜液黏度增加,凝胶速度下降,水通量降低,截留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4,4′-二氟二苯酮、4,4′-双-(4-氯苯基磺酰基)朕苯和对苯二酚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聚芳醚酮砜共聚物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双卤单体活性不同,在缩聚反应中所形成的其聚物分子链为无规嵌段结构;该共聚物随着醚醚砜砜重复单元含量增加由结晶性高聚物转变为非结晶高聚物,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金属铋作用下 ,在 THF- H2 O介质中 ,由二硒醚与溴苄反应制得了苯基苄基硒醚和二苄基硒醚 .采用 CAN作氧化剂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高产率地合成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苯苄亚硒砜和苄基亚硒砜 .然后与对甲苯磺酸作用得到了两种新型的高选择性氧化剂 BPS- TSA和 BS- TSA.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原料易得 ,低毒性 ,高产率等优点 .  相似文献   

9.
以格氏试剂法合成了二硫代苯甲酸(DTBA),DTBA与氯甲基化聚芳醚砜(CMPSF)在碳酸钾催化的碱性条件下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能发生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聚芳醚砜大分子链转移剂(PSF-DTB),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P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金属铋作用下,在THF-H2O介质中,由二硒醚与溴苄反应制得了苯基苄基硒醚和二苄基硒醚采用CAN作氧化剂,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高产率地合成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苯苄亚硒砜和苄基亚硒砜,然后在对甲苯磺酸作用得到了两种新型的高选择性氧化剂BPS-TSA和BS-TSA。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易得,低毒性,高产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 我校工程塑料研究室经过三年来的艰苦的工作,胜利完成了《硼氮杂环耐热高分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为我国开创了一个新的耐热高分子系列。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速飞行,火箭、宇宙航行及无线电技术等的飞跃发展、都对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苯并噻唑莽的芳杂环高分子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用热塑性塑料——聚丙烯的工程塑料化技术”由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成功,并于1997年7月24日通过广州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以氯甲基甲醚为氯甲基化试剂,氯化锌(ZnCl2)为催化剂,对聚芳醚砜(PSF)进行氯甲基化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来探讨聚芳醚砜氯甲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合成的聚合物结构由1H NMR得到确认,其热学性能通过热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并考察了其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无水AlCl3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将4,4’-(4-氯甲酰苯氧基)二苯砜(SPCI)与3-甲基二苯醚(MDPE)和二苯醚(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酮醚砜醚酮/甲基取代聚芳醚酮醚砜醚酮(PEKESEK/M-PEKESEK共聚物.经FT—IR,DSC,TG及WAXD等测试表明共聚物为非晶态结构,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0-172℃,且随共聚物甲基取代M—PEKESEK结构芋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共聚物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乃)均在460℃以上,且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及DMF和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15.
革新与发明     
碳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本发明由中国专利局于去年底授权公开,其材料组成(重量%)为:碳布35~80、聚芳醚砜0~60、聚砜0~40、聚酰亚胺0~50、聚四氯乙烯0~30、偶联剂0~2.优选组成比为(重量%)碳布45~65、聚芳醚砜35~50、聚砜5~20、聚四拂乙烯5~15、偶联剂0.5~0.15.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无规聚丙烯氯化后,与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按比例混合,在适当溶剂中进行热压本体悬浮聚合,得到接枝共聚物,抗冲击强度达275kg·cm/cm2,抗张强度417kg/cm2,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17.
用热塑性聚(氧-1,4-亚苯基磺酰基-1,4-亚苯基)(聚醚砜)树脂作粘接剂,制备耐高温摩阻材料,探索了材料的压制工艺。试验证实了:聚醚砜树脂和制成的摩阻材料,其耐热性和摩擦磨损性能,较大程度优于改性酚醛树脂和其制成的材料。通过近代表面分析手段对摩擦表面和磨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4,4’-二(β萘氧基)二苯砜,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通过亲电综电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主链含萘环的新型聚芳醚砜醚酮酮共聚物,并用IR、DSC、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9.
共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乙二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共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井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贺建梅 《甘肃科技》2004,20(6):69-70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塑料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与2002年~2003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通用热塑性塑料和工程塑料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