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采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豆类中的钙含量.首先对pCa-1-01型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进行测试,此电极对钙离子浓度在0.1100 mmol·L-1范围内有较理想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29.33mV/pCa(25℃);然后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酸液吸收燃烧所得产物;最后在样品液中加入离子强度调节溶液KCl及pH值为10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后定容,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的电动势,再计算不同豆类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豆中钙的含量最高,花豇豆中钙的含量最低,回收率为96.12%100 mmol·L-1范围内有较理想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29.33mV/pCa(25℃);然后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酸液吸收燃烧所得产物;最后在样品液中加入离子强度调节溶液KCl及pH值为10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后定容,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的电动势,再计算不同豆类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豆中钙的含量最高,花豇豆中钙的含量最低,回收率为96.12%98.06%,相对标准偏差在0.44%98.06%,相对标准偏差在0.44%1.19%之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冈石窟降尘中钾、钙、锌、锶含量的方法。将样品研磨,过200目筛后用微波消解仪消解,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消解液中钾、钙、锌、锶的吸光度,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样品处理过程快速准确,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恰麻古中多糖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恰麻古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以苯酚-浓硫酸为显色剂,在486nm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标准曲线为A=8.445x+0.0381,r=0.9998,回收率为101.7%,RSD=2.0%,恰麻古多糖的含量为9.01%.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作为恰麻古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酚酞不溶于水的性质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酚酞显色液吸光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光光度法进行β-环糊精含量的测定,能保证吸光度差(△A)的计算与空白点吸光度的变化无关,有使酚酞工作液放置时间短和测定过程快速的优点,对β-环糊精样品的测定结果偏差小。  相似文献   

5.
光度法测定肉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有荞麦的新型保健肉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肉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测定波长250 nm下,蛋白质含量在0~170 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R=0.999 5、RSD=1.89%(n=7),回收率为97.24%~99.82%,该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酚酞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酞不溶于水的性质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酚酞显色液吸光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光光度法进行β-环糊精含量的测定,能保证吸光度差的计算与空白吸光度的变化无关,有使酚酞工作液放置时间短和测定过程快速的优点,对β-环糊精样品的测定结果偏差小。  相似文献   

7.
苯甲酸是目前食品中较为理想的防腐剂.少量食用,并无生命危险,但如果大量食用,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确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并严格控制食用量是十分必要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酱油中苯甲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多个因素进行探究.实验正交结果表明,用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8mL1∶1HCl萃取含有苯甲酸的溶液,振荡3min后静置2min测其吸光度.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标准溶液,224nm处测吸光度绘制A-C标准曲线.同时测定回收率为93.8%~109.5%、RSD为0.6%、最小检出限为0.005mg/mL.最后对样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8.
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实验发现,微量的大黄素与NaOH呈显色反应,当pH大于12.00时,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大黄素在1~200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9X+0.002,r=0.9994,检出限为0.5μg.测定了在Tween80-(NH4)2SO4液固萃取体系萃取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文冠木中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在0.40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2.44%);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槲皮素含量为0.0088%-0.0143 %,总黄酮以芦丁计在8μg/mL-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1.45%);7个不同产地的文冠木中总黄酮含量为3.27%-10.57%.不同产地的总黄酮含量分布与槲皮素基本相似,其中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产文冠木中的槲皮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安徽毫州产的最低.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用于文冠木药材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下方法对龟甲胶中的铬进行检测:龟甲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铬在0~12.5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1.58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8%.因此,认为这种方法可满足龟甲胶中微量铬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显色后在828nm处测定伊班膦酸钠注射剂含量及游离磷酸盐.结果表明:伊班膦酸钠浓度在0.514 5~1.497 6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n=9),RSD=1.05%.游离磷酸盐浓度在0.116~5.83 g/mL范围内,浓度同吸光度...  相似文献   

12.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茶叶中的钙、镁、锰、铁、锌、铜、镍、钴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该法的回收率为92.6%-103.6%,结果可行,方法简便,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用硝酸及高氯酸处理牛奶及奶制品样品 ,以硝酸镧为释放剂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同一份试液中测定牛奶及奶制品样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方法。本方法共存离子不干扰 ,测定的RSD均小于 2 % (n=5 ) ,加标回收率在 99%~ 10 1%之间。且方便、快速、实用 ,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其进行络合显色,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双山颗粒剂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芦丁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8.04~48.24μg/ml(r=0.9996),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8.6%,n=6)。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双山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印纸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鉴别复印纸的方法。最大吸收波长496nm,显色剂用量为2mL,在沸水浴中的显色时间为3min,葡萄糖含量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为:у=1.163C-0.0957,相关系数r=0.999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5%,相对标准偏差为0.78%,线性范围为0.1~1.0mg/mL。用该方法对16种复印纸样品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达到了鉴别复印纸样品的目的,为纸张的种类鉴别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乙烯中微量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醋酸乙烯经蒸发、溶解、显色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然后根据吸光度与铁含量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待测醋酸乙烯中微量铁含量.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实用性强,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吸光光光度法测定苹果汁(康师傅)中的苯甲酸,在220.8nm波长下测定苯甲酸标准溶液,吸光度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087c+0.11167,相关系数R=0.9799.回收实验测定回收率为98.0%-100.8%,向苯甲酸提取液加标测试,测定样品溶液中苯甲酸的含量,该法快速、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回流和超声波两种方法对蒙药材接骨木中盐酸小檗碱进行提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检测波长426 nm.回归方程为:Y=0.00393+1.28929X(mg/10 ml)r=0.99992;盐酸小檗碱浓度在0.099-0.796 mg/10 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回流法96.19%;超声波法102.69%.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较回流提取法提取率高.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接骨木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以普通山银花作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雨一号"山银花及其培育亲本叶片和花蕾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吸光值,并根据标准溶液回归曲线计算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绿原酸浓度在0.02~0.1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98%(n=9),RSD=1.48%;"雷雨一号"、砧木亲本、接穗亲本干燥花蕾绿原酸含量分别为7.69%,4.75%,12.58%,均高于对照药材绿原酸含量4.43%.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L-色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Trp-NO2-体系的吸收光谱行为,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胶束后,溶液的吸光度增大,体系得到增敏,由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L-色氨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色氨酸量在0.2~34.0 mg.L-1范围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直线回归方程为A=0.777ρ-0.011 9,相关系数r=0.994,检出限为0.054 mg.L-1.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捷的优点.在优化参数条件下对粮食等多种样品中的L-色氨酸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