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获取水面波形与水底压力的对应关系,提出基于表面波形获取水底压力的计算方法,建立表面波形和水底压力变化的测量系统.对水面波形测量结果,采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法计算其系数,通过线性叠加法反演重构原来水面波形.根据有限水深色散关系计算不同频率组成波的波数,进一步计算出非规则波、船舶兴波以及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水面波形在水底引起的压力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讨论基于Matlab/Simulink的非增压柴油机的非线性瞬态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充排法建立了一个四缸非增压柴油机瞬态模型,进行了油门突变过程(负载固定)的仿真.利用实时工作间(RTW)将模型转化为通用实时代码,并利用外部模式(external)进行了仿真,加快了仿真的速度.模型不但可以用于ECU控制参数的在线标定,经简化后还可以用于复杂控制策略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三缸内燃式水泵输出压力及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缸内燃式水泵的主动力系统和输出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三缸内燃式水泵的工作模型.采用MATLAB语言,对三缸内燃式水泵的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特性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仿真曲线.输出压力随油门开度增加明显升高,受转速变化影响不大.输出流量在1400 r/min左右时最小,在容积效率较高(1600~1800 r/min)时,输出流量较大,此后随着转速的升高,输出流量也随之减小.输出流量受油门变化影响不大.并对三缸内燃式水泵与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输出流量在全工况基本一致,而输出压力在全工况改善了20.67%~87.67%.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柴油机和电动机的动态协调控制,设计了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控制器由功率预处理模块、油门控制模块和工作模式识别模块构成.控制器的输入参数为液压泵扭矩、液压泵转速和蓄电池SOC,输出参数为柴油机油门开度.建立了基于MATLAB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性能仿真模型.对挖掘工况和平整工况下的控制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载荷变换实时调整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柴油机的工作转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傅里叶级数法(IFSM)对矩形板在任意边界下的面内自由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将结构的位移容许函数表示为包含正弦三角级数的改进傅里叶级数,正弦三角级数的引入能够有效地解决在边界处存在的不连续或者跳跃现象;将位移容许函数的未知傅里叶展开系数看作广义变量,采用能量原理建立结构的能量泛函,结合Rayleigh-Ritz法对未知傅里叶展开系数求极值,将矩形板的面内问题转换为一个标准特征值求解问题.通过大量的数值算例,并与现有文献中解及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还显示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与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信号的实时产生问题,给出了PSWF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研究了PSWF信号的有限傅里叶展开,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重构产生PSWF信号波形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了PSWF信号与正余弦级数之间的联系,并将高效、成熟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运用到PSWF信号的产生上,提高了PSWF数字波形产生的硬件可实现性.同时,也为其他复杂波形信号的实时产生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7.
废气涡轮增压器旁通阀开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T-Power仿真软件建立了小面径比(A/R)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仿真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外特性各转速下旁通阀开度进行了标定和优化;并分析不同开度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高速工况下涡前压力和进气压力两者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匹配小涡轮时,通过优化旁通阀的开度可以使进气压力和涡前压力平衡;并提高中高速扭矩,改善经济性。高速时,涡前压力是影响柴油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傅里叶级数凸轮的通用设计方法能够求解的近休止区间较小,收敛性较差.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可扩展近休止角的高速傅里叶级数凸轮的改进设计方法. 通过引入近休止角函数,求解凸轮任意近休止角的位移方程,推导出从动件的速度、加速度、跃度和跳度方程. 基于凸轮特征参数和轮廓曲线数据,建立傅里叶级数凸轮三维模型. 与通用设计方法对比,验证改进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影响凸轮机构运动特性的转速和推杆升程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改进设计方法的凸轮近休止角范围较大,廓线计算收敛性好,冲击力小. 随近休止期区间、凸轮轴转速与推杆升程的增大,从动件速度、加速度峰值增大. 改进设计方法可减小高速凸轮机构的振动与冲击,提高传动精度.  相似文献   

9.
以减小柴油机转速波动为目标,设计了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以液压泵需求扭矩、液压泵转速和蓄电池SOC为输入参数,以柴油机转速、柴油机扭矩和电动机扭矩为输出参数.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柴油机油门开度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MATLAB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性能仿真模型.对挖掘工况和平整工况下的控制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实现柴油机和电动机的协调控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柴油机的转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增压柴油机排气压力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等压增压系统的多缸柴油机排气压力的变化规律. 利用瞬态压力传感器和燃烧分析仪,在某V型8缸增压柴油机上,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第1缸排气阶段气缸内和排气道出口处的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情况. 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速下,随着负荷增加,排气道出口压力随曲轴转角变化的规律相近,压力的波动幅度增加;随着转速的增加,在排气道出口压力曲线中的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曲轴转角位置向后推移;在某些工况下,缸内排气压力高于排气道出口的压力,而有些工况下,缸内排气压力会低于排气道出口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套递推公式,用于计算由测压针法测量旋转物体间的接触单位压力和摩擦力.当接触区长度较小时,可大大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压力及压差是热工测量的基本内容,方法很多,然而在以高温高浓度气固多相流体为对象的场合,可用的方法却很有限。首先,高温排除了接触传感法的可能。若采用导压管法,虽可克服高温影响,但是因流体的扩散、凝结、微浅漏等因素引起的管路堵塞却很难解决。在导压管基础上加吹扫风,是防堵的有效手段,但测量误差太大。综上所述,如何精确有效地测量高温度浓度气固多相流的压力与压差,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提出并成功地应用了一种新的测压法——音速恒流吹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落狂液压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功能,分析了现有标准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校准系统的基本精度,提出了一种压力动态绝对校准方法,即用价格低、精度高的测力传感器取代测压传感器、实现压力动态绝对校准。文中分析了采用压力动态绝对校准的意义,介绍了实施方法,从理论上阐明了该方法可提高校准精度,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了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输出误差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一种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介绍了误差修正即补偿因子中三个基本参量的取值方法。通过对两个压力传感器实际输出数据的补偿,使其线性度分别由补偿前的1.89%、2.06%降低为补偿后的0.69%、0.33%.  相似文献   

15.
边界单元法在动水压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汉克尔函数作为基本解,给出了可压缩水体动水压力的边界单元法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各种库底条件对动水压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文中还详细讨论了奇异积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边界单元法分析动水压力的原理,并且对于二维问题给出了常量边界元的支配方程以及有关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边界单元法具有工作量少、精度高、适应性强的优点。文中还讨论了当坝体上游面倾斜、库底倾斜或水库为无限远时对作用在坝体上游面上动水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双电桥法减小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漂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温度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灵敏度的影响,为了减小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漂移,采用双惠斯登电桥方法,在300-373K的温度范围内对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漂移可以降低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运用冻结法在深厚表土中进行井筒施工过程的安全,需对外层井壁承受的冻结压力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在用遗传方法对灰色理论建模数据进行全局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冻结法施工中外层井壁承受冻结压力发展趋势的智能灰色理论模型.通过预测值与监测值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井壁承受的冻结压力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快速、安全建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套用文题方法测定中压汽液平衡的装置、测压范围为0~7MPa。采用了液体物料集中脱气、液相转移物料、连续进料、以数字式精密压力计测量溶液总蒸汽压的实验方法,每次实验可完成二分之一全浓度范围的测定工作。使用此装置测定了甲醇、丙酮、正戊烷、二氟二氯甲烷(Freon 12)四种纯组分在常沸点以上的蒸汽压以及甲醇-丙酮、二氟二氯甲烷-正戊烷、二氟二氯甲烷-丙酮三对二元系的汽液平衡,获得了温度T、压力P以及系统总组成Z的数据。并进一步用物料衡算与RK状态方程相结合的方法求得了完整的T、p、x、y汽液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20.
启动压力梯度和断层的存在都会使压力导数曲线发生上翘,对压力导数曲线上翘类型的识别,是正确选择试井解释模型的关键。分别给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和断层影响的二阶导数计算理论基础,绘制了压力曲线、压力导数曲线以及二阶导数曲线,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和断层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进行识别的方法——二阶导数法。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导数法简单易用,可以对两种不同情况引起的上翘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