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登柏教授     
罗登柏,男,汉族,1945年生,湖北麻城 人。1969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理学 硕士,同年分配来到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系,从事 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1984年和 1995-1997年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化学系做 访问学者。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等单 位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国 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晋升为教授, 1995年被确定为学枝学科带头人。现为湖北省 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多年来,罗登柏教授…  相似文献   

2.
罗国维教授     
罗国维教授罗国维教授,女,广东省和平县人,1937年5月出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华南师大化学系教授,校环科所副所长、化学系环保研究室主任。罗教授多年从事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过分析化学、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3.
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化学系主任、美国化学会田纳西州分会主席、美国华人化学协会篝备组成员黄道行教授,应我院邀请,于今年六月十五日至廿七日在我院化学系讲授<化学动力学>课程。参加听课者除我院化学系教师外,尚有北京师大、东北师大、西南师院、华南师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工学院等四十九个单位的一百多教师。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办、西德波恩大学组织和主持的第十届国际磷化学会议,于1986年8.31—9.6在西德波恩大学举行。由波恩大学E.Appel 教授任主席,参加会议的有30个国家的代表共496名。我校张景龄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被指定为“磷杂环化学”专题组的助理主席之一。这次会议的报告共分9个专题进行,与1983年第九届会议的专题设置进行对比(见表1),可以看出三年中磷有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陶明教授     
陶明: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四川冕宁县人,中共党员,化学教授,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陶明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等理论课程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等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左本成教授     
左本成教授左本成教授,男,河北省乐亭县人,汉族,生于1935年2月。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回国后一直在高等学校任教,曾讲授物理化学、结晶化学、物质结构、分析化学。七十年代后致力于分子光谱分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承担本科生专业...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一日至六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拉姆城的杜克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国际磷化学会议。该会议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上次会议是1979年在东德召开的,这次是由IUPAC和美国化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一共有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我院化学系张景龄教授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承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吴钧和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唐除痴讲师应邀一道参加了这次会议;另外还有三名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学者也  相似文献   

8.
我校化学系王恩波教授在1988第八期《化学学报》上发表题为《具有 Dawson 结构的钼钒磷杂多酸的制备和性质研究》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课题。论文作者采用分步加入原料、分步酸化、回流煮沸、乙醚萃取的合成方法直接制备五  相似文献   

9.
高子伟教授     
高子伟教授,男,生于1966年3月,陕西省神木县人。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得无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至12月在长安大学基础部任教;1991年12月至1996年12月在宝光集团公司从事陶瓷金属化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1996年底受聘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美国加州州  相似文献   

10.
台湾大学刘广定教授是台湾大学的一位著名化学教授,在有机化学方面很有成就,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他的关于有机制备和溶离反应机理的研究于1988年获得了在台湾地区荣誉最高的理科学术奖.他1938年生于北京,1960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68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1970-1974年任台湾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74年起任教授.1980-1981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化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1981-1984年借聘国科会自然科学发展处处长.1993-1996年借聘中央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和该校化学系主任.他是中国化学会、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炼金术史及化学史学…  相似文献   

11.
台湾大学刘广定教授是台湾大学的一位著名化学教授,在有机化学方面很有成就,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他的关于有机制备和溶离反应机理的研究于1988年获得了在台湾地区荣誉最高的理科学术奖.他1938年生于北京,1960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68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1970-1974年任台湾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74年起任教授.1980-1981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化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1981-1984年借聘国科会自然科学发展处处长.1993-1996年借聘中央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和该校化学系主任.他是中国化学会、  相似文献   

12.
专家介绍     
江琳才教授,男,广东省梅县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生毕业,其后回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80至1982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南安普敦大学学习和研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务长,化学系物理化学教授、电化学研究室主任;兼任广东化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师专物理化学教研会理事长,国家教委理科化学教材编委.江琳才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讲授过物理化学、现代电化学、电化学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姚金雷教授     
正1978年6月出生,浙江庆元人;洪堡学者,教授。2000年7月毕业于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1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5月-2007年4月,以洪堡学者身份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物理系进行访问研究;2007年8月-2010年2月,在美国Duquesne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3月-2012年10月,先后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化学系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郑福平,教授,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香料化学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食用香精香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15.
<正>韩正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10月出生,师从著名多酸化学家王恩波教授,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到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被辽宁大学做为引进人才聘为教授,辽宁大学学术带头人。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晶体学会会员。从事功能配合物晶体工程的研究工作。2009年~2010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辽宁  相似文献   

16.
应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和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刘少炽教授于1985年9月19日—25日从西安来贵州师范大学讲学。讲习会上,刘少炽教授就“磁性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以类氢原子轨道法为基础的核对电子排  相似文献   

17.
SBR侧流除磷工艺低成本化学除磷及磷回收潜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反应器,SBR)侧流除磷工艺为基础,以厌氧释磷液的富磷污水侧流化学除磷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磷资源回收,探索低成本化学除磷方法.结果表明,富磷污水化学除磷过程可以缓解碳酸盐对除磷药剂的竞争.当侧流化学除磷池以ρ(P)=3~5 mg/L作为出水磷质量浓度控制目标时,单位药剂(CaO/mg)除磷量为0.6~0.2 mg;除磷药剂的用量为城市污水直接化学除磷系统的7.7%~8.4%;处理单位体积(1 m3)ρ(P)=50 mg/L的富磷污水时,可以得到0.27 kg含磷率为17%的化学污泥.SBR侧流除磷工艺可以回收污水中65%的磷,当提高SBR运行周期n和充水比λ时,磷的回收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房喻教授     
房喻 ,男 ,汉族 ,生于 195 6年 ,中共党员 ,陕西省西安市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198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8年 3月在英国Lancaster大学获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1998年 7月回国 ,被陕西师范大学聘为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陕西省化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 0 0 0年 4月被任命为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理科分会主任。从 1984年 9起 ,房喻教授主要从事“含N ,S类配位原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 1993年 8月应邀到英国B…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钼钒磷杂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近年来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密切注意。迄今为止,已经合成出1—11个钒原子取代的钼钒磷杂多酸的钠盐,和1—6个钒原子取代的相应的杂多酸。现在我们合成了未见报导的、含有7、8个钒原子的钼钒磷杂多酸和它的铵盐,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分步加入原料,把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的方法合成了钼钒磷杂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化学会公布2015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评选结果,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关正辉教授荣获2015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成为2015年度全国有机化学领域仅有的两名获奖学者之一。关正辉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领导的课题组针对有机化学中碳氢键羰基化、高效合成含氮杂环等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发展的钯催化芳胺双羰化反应首次解决了芳胺直接合成靛红酸酐的科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